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5章 河间之战(上)

    大贞有出兵对付袁绍的理由,但也有不出兵的理由,张致没有着急答应。

    果然刘范比较着急,主动提出,以雁门郡为报酬,并州本被鲜卑和匈奴占领,吕布入主之后,将胡人赶了出去,更是开发位于朔方、五原一带的河套地区。

    刘范赶走吕布,占领并州之后,立即发现了这块好地方,派马超重兵囤积于此,防备鲜卑。

    也正是因此,明明并州紧挨着冀州,刘范可以自己动手的,却有求于张致,因为当初攻打并州的大军,一部分南下加入到了严颜的队伍中,一部分北上,防守鲜卑了。

    相对于有河套地区的朔方、五原两郡而言,雁门郡就差多了,即在胡人南下马蹄范围之内,又没有什么人口和土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被刘范拿出来送给张致。

    本来出兵就是有利的,现在有了好处,张致自然是答应下来。

    平静了许久的冀州,再次掀起战争风云。

    张辽和张燕从东西两侧,向河间国杀了过来。

    河间守将高干一边率人抵挡,一边派人向邺城求援。

    袁绍拿着求救信,看着手下众谋士:“张辽大举进犯河间国,当如何应对?”

    许攸第一个道:“东郡那边有没有动静?”

    邺城位于冀州南面的魏郡,紧挨着东郡,张致手下的徐晃带领大军囤积在东郡,防备袁绍,同时也隔开了袁绍和曹操的联系。

    按理说要对付袁绍,动用徐晃这支兵马,更加方便快捷,现在出手的却是张辽。

    堂上众将一起摇头,没有听到东郡那边的消息。

    许攸疑惑道:“会不会是调虎离山?”

    田丰捋着胡须颔首道:“也有这个可能,不过我的看法是张致并不打算与我们决战,他只是想一步步蚕食冀州。”

    袁绍闻言脸色一变,和大贞的战争没有后退的余地,一旦他让出河间,来个诱敌深入。

    大贞会立马在河间来个均田令,这是个收割民心的利器。就算往后,打退了张辽的军队,重新占领河间,此时尝到甜头的百姓民心也会向着大贞。

    偏偏这一招,无解。

    包括袁绍在内,所有诸侯都知道这一招好使,但对他们来说都没法用,因为他们手下的中坚力量都来自世家,一旦均田得罪的就是这些人。

    这些诸侯们不知道阶级这个词,但是现在,他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这其中差别。

    必须寸土必争,丢了就打不回来了。

    袁绍一拍案几:“必须挡住他。谁人愿往?”

    即使折损了颜良、文丑,袁绍手下还是有许多猛将,张合、淳于琼、韩猛、蒋奇、朱灵、牵招等人。

    众将闻言,一起站了起来:“末将愿往。”

    看着纷纷请战的众人,袁绍也是豪气顿生,点将道:“既然如此就由韩猛、朱灵两位将军带领两万兵马北上协助坚守河间。”

    韩猛朱灵二人一起站出来领军令。

    袁绍又看向其他几人道:“诸位将军也切莫懈怠,东郡徐晃虎视眈眈,尚需小心戒备,请淳于将军亲自坐镇黎阳。”

    黎阳距离濮阳不远,与濮阳隔河相望,正是冀州防备徐晃的重镇。

    安排妥当,韩猛朱灵二人,率领大军离开邺城,一路向北,快要靠近河间国。

    副将朱灵上前来到韩猛身旁:“将军,再有几日便是河间,张辽定然不会轻易放我们过去,小心对方围城打援。”

    韩猛能被袁绍信任,也非浪得虚名,点头道:“朱将军所言甚是。”

    喊来几名小校,安排侦骑查探周围情况,以及河间国的战况。

    张致的战略意图只是骚扰牵制袁绍,故张辽其实并未大举攻城,只是带着万余人马驻扎在河间城外,其他人马则在曹性的带领下,和张燕一起,经略河间国北部。

    河间国守将高干手上,也有数千人马,但是张辽带人就在城外盯着,高干也不敢带兵去援救北部区域。

    于是那些本就没有多少人留守的小县城只好纷纷投降。

    很快,韩猛带着两万大军前来支援高干的消息传了过来,张辽迅速作出调整。

    让张燕继续留在北方,攻取尚且忠于袁绍的仅剩的几个县城,曹性则带着冀州军团主力南下。

    张辽这个冀州将军本来就是对付袁绍的,早晚要碰上,现在韩猛大军北上,送上门来的机会,不容错过。

    在野外决战,总比到时候让他们守城容易的多。

    河间城,城头上,几个守城的小头目看向远处张辽的军营。

    这段时日,张辽就这么带人驻扎在那里,也不走,也不攻城,给城中军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每天这些守军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随时准备迎接张辽的攻城,结果,他就是不来。

    城中守军也不知张辽到底在搞什么名堂,但每天都会认真的盯着城外的军营。

    一个小兵看着对面军营,忽然开口道:“屯长,你有没有觉得对面的军营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屯长是个络腮胡汉子,整了块磨刀石在磨着手里的环首刀,闻言大笑道:“有什么不一样了?难道还有小娘子不成?”

    守军闻言顿时一阵大笑,另一名小兵也说道:“是有点不对劲。”

    屯长这才收起刀站了起来,越过女墙,看向外面,隔着老远,能看到对面营地里,旌旗招展,有几个全身披挂的大贞士卒正在朝着这边指指点点,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一群飞鸟落在营帐后面,半晌之后才又飞去。

    鸟?

    屯长很快意识到不对劲,鸟怎么敢落地军营中。

    “今天早上,可曾看到对方生火做饭的炊烟?”

    众人一脸茫然,摇了摇头:“好像没有吧?”

    屯长大声道:“都给我盯好了。”

    说着转头一路小跑来到高干府中。

    “禀将军,张辽很可能昨夜走了。”

    “走了?你怎么知道?”

    屯长答道:“今早未见对面营中升起炊烟,另外刚刚卑职看到对面营帐中有飞鸟落下,很可能是一座空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