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8章 鲁肃说刘表

    周仓和太史慈商量了半天,最后两人决定耍赖。

    他们二人负责吸引孙权,把难题交给魏延,让魏延自己想办法过江来对付孙权。

    吸引孙权倒是不难,甚至不用他们出什么奇思妙计,孙权已经带领大军向着江乘来了。

    大军刚刚到达,孙权便亲自指挥大军对江乘展开猛攻,要趁着太史慈等人立足未稳之际,将他们赶出去。

    于此同时,曲阿守军也在程普的带领下,对太史慈在大江南岸的另一个据点丹徒,发起了猛攻。

    太史慈由进攻,转为防守,周仓水军游弋于江面上,时不时的援助一下。

    两人派出的信使也来到了徐州,见到了魏延。

    魏延只是轻轻一笑,冲使者道:“请回去转告两位将军,我已有破敌之策,请他们固守数月,江东必灭。”

    “将军可否告知详情,小的也好回去向我家将军说明。”

    魏延摇摇头道:“不可说,你只需向两位将军如实转达即可。”

    信使只好匆匆返回,如实向周仓和太史慈传达了魏延的话。

    两人听了并未太过放在心上,对他们二人来说,魏延属于晚辈,也没立下什么大功劳,现在手上却有六万精兵。

    在周仓和太史慈看来,纯粹靠的是裙带关系。

    张宁已经在一年前嫁给了魏延,魏延现在是驸马的身份。

    魏延指望不上,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一下子搞成了双线作战,两处据点都比较困难。

    江乘这边本来主要的防御江北岸的,如今用来防御孙权大军,城中的守城器械滚木雷石什么的都很缺。

    幸亏周仓及时搬下了三架投石器,算是帮了大忙。

    另一边的曲阿,被程普率领的三万精兵,团团围住,很明显也是趁着太史慈分兵的机会各个击破。

    不过太史慈不准备放弃,守城比攻城容易,哪怕再难,只要守住这两处,难受的就是孙权。

    魏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太史慈不知道,但会稽南边还有管承呢,孙权也不可能一直钉在这里。

    等管承闹大了,孙权必定会退兵,到时候就是太史慈的反攻之时。

    太史慈全力防守,一时间孙权却也奈何不了他,战争陷入僵局。

    此时,孙权手下重谋鲁肃并不在江东。

    鲁肃清楚,当今局势,单凭孙权即使能挡住太史慈一时,也只是权宜之计,更何况还有管承和杜长在挑动山越人闹事。

    孙权要想保住江东,就必须要与各方势力联合,第一个要联合的就是刘表。

    只要能与刘表联合,鲁肃就有信心说服其他诸侯,一起对付张致。

    鲁肃说服刘勋投降孙权之后,在九江呆了一段时日,一是确保刘勋别再变卦,二是帮助刘勋完善了一下九江的防御体系,毕竟九江如今也是紧挨着大贞了,

    而后,鲁肃并未返回江东,而是来到了江夏。

    刘表非常客气,派人将他迎进了府衙,设宴款待。

    看着上首,端坐的二人,鲁肃微微一愣,明白过来,这江夏也没表面上那么平静。

    以前,刘表是荆州牧、镇南将军,黄祖只是他手下的一个太守,两人关系地位很明确。

    现在,刘表被驱逐,刘备成了荆州牧,刘表只剩了一个镇南将军的名头,他和黄祖之间的关系就微妙了。

    刘表是瘦死的骆驼,手下还有刘磐掌控的一支精兵,以及张允统领的一支水军,黄祖则是地头蛇,手下同样有一支精兵。

    两人谁也不服谁,干脆平起平坐了。

    鲁肃看了一眼,心中暗叹,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不过这和他此来的目的无关。

    开门见山道:“如今张致已有鲸吞天下之志,先有曹孟德,现有吴侯,用不了多久,就会轮到两位将军了。”

    刘表与黄祖对视了一眼,苦笑道:“子敬此言,我等又何不知?曹孟德出兵之时,我荆州可是全力支持的,派出数万大军,哎……”

    鲁肃摇摇头道:“此事已经无法挽回,就不必再提了,如今我等只有想法自保了。”

    黄祖冷笑一声:“想法?你想出了什么妙法?”

    鲁肃丝毫不在意他的态度,平静道:“很简单,合则强,分则弱。”

    刘表顿时大笑起来:“你说吴侯要与我等联合?”

    他和孙权可谓是世仇,孙坚死于黄祖之手,之后孙策为报仇多次攻打黄祖,双方在江夏发生过多次大战。

    鲁肃点点头道:“不错,我主愿与两位联合,一起对付张致。”

    如今江东形势危急,鲁肃和顾雍等江东士族一起施压,孙权也不得不暂时放下仇怨,与刘表联合。

    上首两人,闻言好像愣了一愣,齐声道:“当真?”

    “当真。”

    刘表叹道:“我现在明白孟德为何会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了。”

    黄祖也点头道:“既然吴侯愿意摒弃前嫌,我等愿与吴侯联手,共同对付大贞。”

    刘表更是开口道:“听闻太史慈与周仓联手,数万大军攻打丹阳,可需我等出手相助?”

    嗯?这就成了?

    鲁肃准备了一肚子的话,还没得开口,两人就痛快的答应下来了,事情太过顺利,顺利的让鲁肃有点出乎预料。

    刘表顿了一顿,接着说道:“听闻庐江太守李术对吴侯不是很尊敬,我等可以顺便帮吴侯教训教训他。”

    鲁肃抬头看向刘表,明白了两人为何如此痛快的答应结盟了。

    看来刘表果然在江夏过的不如意,迫切的需要一块地盘,趁着现在江东有求于他的时候,打起了庐江的主意。

    对此黄祖自然支持,刘表有了地盘,就不用在他的江夏待着了。

    刘表毕竟是他的老上司,如今落难了,落井下石不合适,像以前一样供着也不甘心,给他另找个的地方礼送出境是最好的选择。

    明白了两人的心态之后,鲁肃又开始盘算起李术来,刘表之言也并非空穴来风。

    原来的庐江太守刘勋偷偷离开逃到曹操那边去之后,李术被孙策任用为庐江太守。

    孙策死后,孙权即位,李术虽然没有明确的反叛,但是对孙权也确实不太服气。

    想了想道:“此事非我所能定,还请两位将军稍待些时日,容我给吴侯书信一封。”

    刘表点头道:“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