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如今你好歹也是赵国丞相,如此做派,也不怕人耻笑。”

    “耻笑便耻笑吧,只要能陪在我主身侧,仆宁愿不当这个丞相!”

    得知赵姬要走,并且还不带上她。

    臻马感觉天都快塌了。

    这么些年。

    臻马看似独挡一面,实则不过是有赵姬在背后撑腰。

    甚至有赵姬在背后兜底。

    凡是做任何事,这心里有底气。

    赵姬就是她的主心骨。

    可现如今,赵姬回秦。

    却把她留在了赵国。

    如此做法,就好像将她的主心骨给抽了出来。

    一想到日后没人兜底,没人依靠。

    臻马就悲从心来。

    赵姬没有安慰臻马,而是冷着脸对臻马说道:“你觉得郭开此人如何?”

    “郭……郭开?”臻马抬起头,看向赵姬。

    未曾想,事到如今。

    主上内心想到的居然是郭开,而不是她这个忠仆。

    虽然她有些小心思。

    但对主上忠心耿耿。

    那郭开何许人也?

    小人也!

    主上怎的近小人,而轻自己这个忠臣呢?

    “主上,仆一心侍奉主上,绝无二心。那郭开不过是小人。主上万不可信她!”

    臻马哭的很伤心。

    “你也知那个郭开是小人。”赵姬继续问道:“那你觉得郭开对我是否忠心?”

    “自然不忠!郭开此贼只是想利用主上。可同富贵,不可同生死也。一旦主上没了利用价值,那郭开绝对会弃主人而去。”

    “你也知晓郭开不忠,若你随我走了,赵国的基业该如何?难道留给郭开?”

    其实,赵姬也想带着臻马一起返回秦国。

    回秦国,需要重新在秦国站稳脚跟。

    人才自然越多越好。

    可就像刚刚说的那样。

    他信不过郭开。

    但又不能除掉郭开。

    毕竟郭开如今是安插在赵偃身边最好的钉子。

    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臻马监视郭开。

    也是让郭开监视臻马。

    为什么赵姬一直纵容两人恶斗。

    甚至对两人明里暗里的栽赃陷害,争权夺利,一直视而不见。

    就是为了让这两人成为对立面。

    相互监督,相互监视。

    只要能把他交代的事情办了。

    两人如何斗的死去活来,对赵姬而言,都是可以的。

    一听赵姬这话,臻马转哭为笑。

    她抹掉眼泪,“我主放心,仆定然守好我主之业,绝对不让郭开那贼子窃了去。”

    原来,并不是主上觉得郭开比她重要。

    而是需要她来监视郭开。

    以防郭开窃取主上之业。

    如此说来。

    主上其实一直看重的就是她。

    “如此便好。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

    “我主请说。”

    “你如何对待郭开,我不管。但决不能伤了郭开的性命。郭开还有用处。”

    “仆……。”臻马有不好意思的说道:“仆就算想伤了郭开,也无从下手。”

    郭开虽然是小人,臻马也看不上她。

    但不得不说。

    郭开的能力,那绝对是有的。

    不然,纵然有赵姬的支持,她也不会爬到如今的位置。

    对于一个人最大的肯定。

    便是敌人的忌惮与认可。

    臻马这话,赵姬听明白了。

    臻马这是担心斗不过郭开。

    “你若有何疑问,可询问贤孙范奇。”

    范奇是个老狐狸。

    沉稳,干练,聪明,知道把握时机。

    就比如入局大同交易所的时机。

    便能看出范奇老谋深算。

    有范奇相助。

    臻马可以轻松拿捏郭开。

    只不过,若是臻马得寸进尺。

    到时候范奇定然能让臻马自讨苦吃。

    可以这么说。

    郭开与臻马。

    无论谁死,另一人就得陪葬。

    臻马欣喜,“仆多谢我主。不过,还有一件事,想要请主答应。”

    “何事?”

    “我儿如今已有三岁,不如让她侍奉少主左右。如此,也能算得上是佳话。”

    这几年。

    臻马娶了两个丈夫,七房外室。

    却只生出两个孩子。

    都是女儿。

    大女儿叫臻忠,如今刚刚三岁。

    而二女儿这叫臻义。

    如今还未断奶。

    赵姬点头,“明天就把臻忠送来吧,以后就跟着政儿学习。”

    臻马此举,一来是让远在秦国的赵姬放心。

    这臻忠就想当于质子。

    二来则是让赵姬随时能看到臻忠,从而想到远在赵国的她。

    三来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提前与少主打好关系。

    四来万一赵国有什么闪失,臻家也不至于断了香火。

    对于臻马的用意,赵姬自然看的明白。

    莫说赵姬了,嬴政也是。

    她笑着对臻马说道:“忠妹甚是可爱,政颇为喜欢。臻姨请放心,政定然会多加关照。”

    臻马欢天喜地,“那就有劳少主。”

    得到赵姬的支持与肯定,臻马欢天喜地的离开。

    待臻马走后。

    赵姬突然询问嬴政,“政儿,你觉得臻马此人如何?”

    嬴政想了想,“有小才,但不堪大用。唯有忠心,可圈可点。”

    赵姬摇了摇头。

    “父亲,孩儿说错了?”

    “臻马的确有小才,但并非不堪大用。得看该用到什么地方。勾心斗角,阿谀奉承,臻马就做的很好。”赵姬一笑,“再者臻马也不算忠心。她可不像你的盖聂,有仁义道德,侠义良心束缚。她对为父忠心,是因为通过郭开,她看明白了一件事。”

    “何事?”

    “那就是没了为父,她什么也不是。再者,为父能压得住她。只要为父在,她不敢有二心。”

    嬴政思索良久,“那政呢?”

    “你现在还小。臻马只能成为你的宠臣与奸佞。”

    “看来政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翌日。

    臻马将臻忠送来。

    原本臻马的丈夫与外室,想要让一些仆从跟着伺候臻忠。

    但被臻马拒绝了。

    她送臻忠到嬴政身边。

    说好听点是学习。

    说难听点就是为了能够伺候嬴政。

    如果带仆从过去。

    那成什么了?

    难道去嬴政身边,去当个大娘子?

    那不是迟早被人哄出来。

    那些外室哀嘁嘁。

    说什么孩子还小,吃不得这苦。

    臻马当即一巴掌扇了过去。

    直言男儿家懂什么,能跟在少主身边,是臻家未来的大造化。

    她可始终没忘。

    赵姬之前对她与许寇之言。

    嬴政可是未来的天下共主。

    如今返秦,就是劫难已过,共主归位。

    要不是赵姬让她留在赵国看门护院。

    她巴不得跟着赵姬回去。

    臻马的丈夫与外室见臻马一意孤行。

    只能红肿着脸,哭着将臻忠送到嬴政身边。

    虽说是为了伺候嬴政。

    但嬴政又怎会舍得用这么小的童工。

    她很贴心的跟臻马要了几个仆从,说是要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臻马明白嬴政的意思。

    当即送了五个仆从给嬴政。

    其中只有一个小丫头,是照顾仅三岁的臻忠。

    而赵姬这边。

    赵勋找到了赵姬。

    两人在酒楼中相会。

    一见面,两人谁也没有说话。

    而是叫小厮上酒。

    一盏接着一盏喝了起来。

    酒意渐浓。

    赵勋这才询问赵姬,“贵人真的要去秦国?”

    赵姬点了点头。

    “不去,行不行?”

    赵姬摇头,“我有不得不起的理由。”

    “为了政儿?”赵勋惨笑一声,“王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还记得大同吗?”

    “当然记得。”赵勋流露出追忆。

    回想起与赵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如今政儿与我,即将实现这一伟大的理想。”

    “理想……。那贵人呢?”赵勋抓住赵姬的手腕,深情的看着赵姬,“贵人可为自己考虑过?那嬴子楚曾经抛弃过政儿与你。再者,赵国也能实现贵人的理想。”

    她知道赵姬想要做什么。

    一直都知道。

    很多时候,她选择相信赵姬。

    无论是大同与商通之争。

    还是后来的王宫之变。

    她都当做不知道。

    而现如今。

    她无法再当一个聋哑人。

    “贵人可曾为自己想过?”

    赵姬一愣。

    到如今,他的确未曾为自己考虑过。

    一直考虑的是嬴政,是整个天下。

    赵姬摇了摇头,“不曾。”

    “我……我……。”赵勋咬牙,捏紧赵姬的手腕,“我喜欢贵人。管她什么天下,管她什么王位,管她什么大同。只要……只要贵人答应……,只要贵人答应……,我可以带着贵人远走高飞,我们可以隐居深山,我在外打猎,你在家教子,携手到老。”

    她期待的看着赵姬,“怎样?”

    “那政儿呢?”

    “政儿……政儿……政儿……。”

    赵勋不知该说什么好。

    “哎……我知晓将军的心意。可生于乱世,何来净土?”

    他拨开赵勋的手,走到窗边。

    打开窗,看向外面,“将军,你过来看。”

    “看什么?”

    “看天下,看黎民百姓。”

    赵勋走到赵姬身侧,眺望着窗外。

    看着繁闹的邯郸城。

    看着往来商贩。

    看着斤斤计较的市井小民。

    “乱世之中,能有这片祥和,已是不易。谁能想到,这些人在数年前衣衫褴褛,无米进食?谁又能想到,这些人身处于乱世之中?”

    “这是贵人之功。”

    “将军。”赵姬看向赵勋,“其实,我也喜欢将军。可我们,又怎能与天下比轻重?”

    “可…乱世已有数百年之久,非一朝一夕。贵人何须将此重担,背负于己肩?”

    赵姬一笑,“将军,你不懂。我儿自诞生起便肩负终结乱世之重任。这是她的命运,也是她的宿命。而我……。”

    他看向窗外。

    金乌西垂。

    百鸟齐飞。

    一行秋雁入云间。

    昏黄的落日,为整个邯郸,铺上一层迷人的色彩。

    “或许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辅佐我儿,终结乱世。为天下苍生铸造一个太平盛世。”

    他笑着看向赵勋。

    伸手搂住赵勋的脖颈,对着赵勋的嘴唇,吻了下去。

    良久,唇分。

    赵勋陷入呆滞。

    “天命在我身,苍生在我心。”赵姬轻声细语,“将军又怎能独占?”

    两人都能感觉到彼此的呼吸声。

    “我走了,将军保重。可忘了我,另寻良人。”

    赵姬收回臂膀,盯着赵勋看了良久。

    而后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开。

    赵勋伸出手,追了两步。

    赵姬停下脚步。

    赵勋也停了下来。

    伸出的手,逐渐放下。

    听身后没了动静,赵姬迈着步子,走下了楼。

    赵勋患得患失。

    伸手抚摸嘴唇。

    想起那温热之气。

    她赶紧来到窗边,扫视下方,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最终将目光定格在赵姬身上。

    此时赵姬正在仆从的搀扶下,登上马车。

    似乎察觉到赵勋的目光。

    赵姬转过头,看向楼上唯一打开的窗户。

    两人四目相对。

    好似回到曾经在魏国,相依为命的时候。

    赵姬微微一笑,嘴唇微动。

    虽然听不见声音。

    但赵勋从那口型中,读懂了四个字。

    “将军,珍重。”

    赵姬上了马车。

    马车在仆从的呼呵声中,渐行渐远。

    又过了几日。

    众人纷纷跟赵姬道别。

    除了魏无忌。

    自始自终。

    魏无忌就没有露过一次面。

    赵姬的车队,缓缓从邯郸城驶出。

    车队后方围满了百姓。

    出了邯郸城。

    赵姬叫停马车。

    而后与嬴政下了马车,专门看向邯郸城门。

    “父亲,我们还会回来吗?”

    “会的,一定会的。到回来的那一天,你会是万众瞩目的存在。”

    赵姬环视送别的人群,“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他与嬴政对着众人行礼,“各位,请回。”

    “主上保重。”

    “贵人保重。”

    “平泽君保重。”

    “保重。”

    与众人分别。

    赵姬车队离开。

    百姓逐渐散去。

    唯有赵偃与郭开和一众赵臣还在。

    “大王,赵贵人走了。”

    赵偃点了点头,“我知道。”

    她依旧眺望着赵姬离开的方向,“欸,郭开。”

    “臣在。”

    “你说那赵姬图什么啊?在赵国,他要什么有什么。干嘛要去秦国当个妃子呢?”

    “臣不知。”

    “有本事的人,性格都怪。”赵偃摇了摇头,“不理解。”

    “大王这是不愿让赵姬离开。”

    “不!”许是怕别人误会,赵王连忙说道:“寡人绝无此意,勿要乱说。”

    她可是巴不得赵姬离开。

    “郭开,你说这赵姬该不会走半道又回来吧?”

    “应该不会,贵人去意已决。”

    “原来如此。”赵偃高举手,转设对众赵臣说道:“诸位,寡人有件很重要的事情宣布!”

    众赵臣不解的看向赵偃。

    赵偃朗声道:“寡人在王宫设宴三天!酒肉管够,不醉不归!”

    “大王为何要宴请诸臣?”

    “开心!高兴!寡人喜不自禁!宫内黄狗产子,寡人为黄狗而喜。”

    大臣们一脸问号。

    黄狗生子。

    大王高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