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章 围追堵截

    臻马在信中言明。

    在三日后的深夜,会对魏无忌的军队发动袭击。

    以火光为号。

    前后夹击。

    一同打开通往赵国的通道。

    蒙骛收到信后,当即召集麾下将领议事。

    诸将看着这封信,一脸不解。

    秦赵乃死敌,这是不争的事实。

    为何赵国会在这个危急关头,向她们抛出希望的橄榄枝。

    “诸位以为如何?”蒙骛环视诸位将领。

    “末将以为,此事颇有蹊跷。”

    蒙骛看向那名说话的将领,“你认为其中有诈?”

    说话的将领点了点头,“秦国与赵国乃死敌也,如今,我等深陷于包围之中,赵国不仅不落井下石,还要救我等。怎么看都感觉不对劲。”

    她深思了一会,“依我看,当小心为上。”

    “母亲……。”

    蒙武刚要说话,蒙骛便看了过来。

    她当即改口,“主帅,如今我等深陷于包围之中,吕不韦又无法救援我等。若不突围,唯有死路一条。如此,还不如暂且相信赵国一番。”

    “少将军,若赵军设伏,恐葬送我秦国士卒性命也。”

    “可不突围,我等亦是死路。”

    蒙武的意思很简单。

    吕不韦现如今已经指望不上了,反正横竖都是一个死。

    不如搏一搏。

    而其他将领则认为,现在虽然深陷于包围之中,但未必不能有转机。

    战场局势风云变幻。

    在此之前,她们也没想到秦魏之战会一波三折。

    没想到势如破竹的她们会被团团包围。

    更没想到视作劲敌的李牧会放弃剿灭她们,返回赵国。

    还有就是赵国来信,要帮助她们突围。

    这么多没想到,足以证明这场战争,局势变化之快,让人猝不及防。

    万一,局势又发生变化。

    原本的劣势,突然转变为优势。

    此时若冒险,信任了赵国。

    如果中了赵国之计,葬送了这么多秦国士卒之性命。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局势再怎么变幻,对于秦国而言,只会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蒙骛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她乃主帅,一个决定都会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

    无数个家庭破碎。

    一时之间,蒙骛难以抉择。

    生怕再次落入魏无忌所设计的陷阱当中你。

    蒙武看出了母亲的犹豫,可如今正是突围的大好时机。

    而原地等待局势转变,无疑是最愚蠢,最无的做法。

    倒不是说局势不会发生转变。

    而是转变为对她们有利的局势,所拥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想要将局势转变为对她们有利,必须要达成两个条件。

    一是吕不韦能够攻下由楚韩联军二十万人驻守的荥阳。

    打开她们西行通道。

    而是许寇拿下新郑,一路南下,直逼楚国首都。

    迫使楚韩联军回援。

    如此,她们才能转守为攻,绝地翻盘。

    围城需数倍于敌,方可攻之。

    在人数等同的情况下,吕不韦想要拿下荥阳,无疑是痴人说梦。

    最大的可能性便是与楚韩联军在荥阳僵持不下。

    许寇那边也是如此。

    所以,如今她们唯一的生路,只能向南突围。

    无论赵国的这封信,是不是陷阱,都要踩上一踩。

    而突围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

    趁李牧撤军,防守空虚的时候。

    蒙骛当即抱拳说道:“我知主帅之忧也。赵国,不可信。然,如今生路在南,唯有南行,方能脱困。末将愿率领三万人为先锋,趁如今李牧撤军,联军围困出现缺口之际,向南部突围。如此,就算赵国欲要设伏,也难以这么快就布置妥当。”

    “你的意思是说……。”蒙骛看向蒙武,“现在就突围?”

    诸将议论纷纷。

    良久,所有人说道:“我等赞同少将军之见。”

    蒙骛环视诸将,一拍桌子,“好!我等便向南突围!”

    顿了顿,她继续说道:“此次突围,无先锋与后军,当捏紧拳头,砸碎魏无忌的层层阻碍!”

    拳头狠狠砸在桌子上。

    起初从荥阳突围时,蒙骛很怀疑是后军突围速度太慢。

    故而先锋突围出去,而后军却遭遇层层阻碍。

    如今,她不想再犯上次的错误,打算全军一起突围。

    以免被魏无忌拦腰斩断。

    前锋与后军断了联系。

    诸将行礼,“我等遵令。”

    秦人这里商议如何突围。

    魏无忌这里则是商议如何弥补李牧离开所产生的空缺。

    虽然将渠再三保证,能带领二十万燕军守住秦军向南的道路。

    但燕国的战绩就摆在眼前。

    廉颇率领不足十万的老弱妇孺,都能打到燕国都城。

    迫使燕王喜割城赔地。

    对于燕军,魏无忌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

    现如今,必须得想办法堵上包围圈的这个窟窿。

    最佳的人选,无疑是项燕。

    可项燕需要带领楚韩联军,钳制住吕不韦。

    那么唯一能动的,唯有敖仓的魏军。

    魏无忌也打算搏一搏。

    她知晓臻马肯定会有所动作。

    帮助秦人突围。

    所以,她打算用敖仓的魏军,堵住两者之间的道路。

    也就是太行山脉一带。

    她在赌。

    就赌蒙骛不敢向敖仓发起进攻。

    敖仓十五万魏军,她只留两万。

    其余十三万士卒在最快的时间。

    赶往太行山脉,堵住蒙骛前往赵国的道路。

    魏无忌知晓,赵姬对于赵国的把控。

    只要蒙骛到了赵国,那与到了秦国没什么区别。

    然而,让魏无忌没想到的是,蒙骛居然如此决绝。

    李牧刚撤军当夜,魏军正赶往太行山脉之际。

    蒙骛便悍然对二十万燕军,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这同样也出乎了臻马的意料。

    她还打算三日后,与蒙骛来一个里应外合。

    未曾想蒙骛居然准备都不准备,直接向她这个方向突围。

    眼看燕人与秦人厮杀在了一起。

    喊杀声震耳欲聋。

    臻马坐不住了。

    欲要挥兵背刺燕人。

    却被门客拦住。

    门客对臻马说道:“丞相,如今李牧已经在前往赵国的路上,若我等去攻打燕国之军,将不占道义也。如此只会平白惹怒诸国,而李牧也有理由援助燕国。”

    “你的意思是让我坐视秦燕交战?”臻马蹙了蹙眉,“我得主令,要帮助秦人突围。若秦人突围不成,反被围歼。你叫我如何向主交代?”

    “丞相,勿忧。”门客似乎胸有成竹,“秦人善战,非软弱之燕可敌也。再者,秦陷险地,唯有殊死一搏,如此士气可用也。三者,燕为合围,兵力分散于各地,如同这小小帛布,而秦为锥。两者兵力相同,锥必穿布而出之。天时,地利,人和。秦已占二,何愁不能突出重围?”

    臻马一听,是这个道理。

    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你认为我该如何行动?既能给予秦人一定助力,又能让秦人记我之恩?”

    “想要给予秦人助力,唯有稳住李牧。”

    “稳住李牧?”臻马一拍大腿,“没错,稳住李牧。”

    蒙骛这个时候突围,太急切了些。

    李牧还未走远。

    若是魏无忌派人追回李牧。

    让李牧率领赵国将士,从正前方阻碍蒙骛突围之路。

    等待蒙骛的,唯有死路一条。

    臻马站起身,欲要亲自前往李牧军营。

    但是被门客拉住。

    臻马知门客非寻常人。

    当即问道:“为何阻我?”

    门客开口道:“若丞相信我,我愿代丞相前往李牧军中,钳制李牧。而丞相则带兵前往太行山脉出口,待蒙骛突围而出,丞相可上前迎接,如此秦人必记丞相之恩。”

    臻马大喜,哈哈直笑。

    可片刻之后,便面露担忧,“先生此番前往李牧帐中,甚是凶险。万一李牧不尊军令,取了先生性命,我岂不是痛失一才?不如这样,先生可代我迎接秦人,而我亲自前往李牧大营。料想李牧也不敢动我。”

    臻马主要怕门客镇不住李牧。

    不仅事情没办好,还白白丧了命。

    门客倒是以为臻马真的在关心她,感动到泪流满面,“丞相厚爱,愧受矣。”

    她朝着臻马一拜,“丞相只需给我一道军令便可。我有把握让李牧不敢轻举妄动。”

    在门客再三请求下,臻马才答应让门客前去一试。

    为了保护门客。

    也为了以防万一。

    臻马不仅给了门客一道军令,还派遣五万人与门客一同前去。

    而她则是带着三万人,前往太行山脉出口,等待着蒙骛的军队。

    事实证明,与大国交战,燕国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面对秦国的猛烈进攻,燕国军队一溃千里。

    完全抵挡不住秦人。

    甚至将渠都差一点被俘。

    双方历经大小战役数十场。

    从当天深夜,一直厮杀到第二日的下午。

    蒙骛所率领的秦军,连破四城十六个隘口。

    斩杀大小将领百余人。

    秦燕两国的士卒,更是死伤无数。

    而此时,魏无忌率领的十三万魏军,还在赶来的路上。

    势必要在蒙骛突围前,追上蒙骛。

    项燕听说此事后,欲要派兵与魏无忌一同追赶。

    却被王翦硬生生拖在了荥阳。

    将渠见不敌秦人,连忙派遣使者,前去追赶刚走不久的李牧。

    企图让李牧赶回来,一同阻挡秦人。

    可使者刚到李牧大营,还未见到李牧,便被臻马门客派人将其剁成肉糜。

    而后,臻马门客一手拎着使者首级,一手捧着军令。

    在五万赵人的保护下,大摇大摆的进入了李牧的营帐。

    刚一入内,臻马门客便将首级抛在地上。

    手捧军令,对李牧说道:“大王有令,此间事宜,皆由丞相臻马代管。丞相下令,令李牧速速返回赵国边关镇守。军令在此,违者诛三族!”

    李牧看向地上首级。

    哪能不知道,将渠那里有大变动。

    再者,太行山脉上空阴云密布,血光冲天。

    一看就知,那里正经历一场大规模的厮杀。

    这前来下令的臻马使者,不仅不隐瞒,还大摇大摆的将前来救援之人首级,抛在她的面前。

    无疑是想要警告她。

    李牧手慢慢向腰间剑柄探去,打算取下该人首级。

    前往支援将渠。

    就算臻马问起,大不了来一个死无对证。

    可就在李牧欲要拔剑之时。

    门客环视帐中一众将领,“如今丞相已派遣五万人与我一同前来。诸位……”她的视线定格在李牧身上,“还请不要自误。为臣子,当尊王。”

    这话看似对李牧说。

    又看似对李牧麾下所有将领说。

    营帐内的诸将不言,齐刷刷看向李牧。

    想要看李牧如何抉择。

    是尊王令。

    还是行谋逆之举。

    李牧扫视众人,陷入了沉默。

    臻马又一次打中了她的七寸。

    她可以毫不顾忌的,当场斩杀臻马派来的人。

    可后果呢?

    不仅她要背负谋反篡逆的骂名。

    这些追随她的将士,家人,宗族都将死于非命。

    李牧慢慢松开握着剑柄的手。

    痛苦的闭上双眼,“末将尊令。”

    营帐内的众人,皆松了一口气。

    这时,魏无忌的使者也前来,请李牧出手相助。

    但被李牧一口回绝。

    魏无忌知晓,李牧定有难言之隐,无法及时前往太行山脉,进行救援。

    可燕国又指望不上。

    楚韩联军又被吕不韦拖住。

    唯一能救援燕国的,只有她率领的魏军。

    魏无忌一咬牙,心一狠。

    干脆丢下甲胄以及除兵刃外所有东西。

    每人只带两日口粮,轻装奔袭。

    为的就是赶在秦军之前,拦住秦军退路。

    轻装疾袭后。

    终于在蒙骛突围的第三日抵达太行山脉,距离蒙骛军队只有二十里的距离。

    此时,蒙骛距离突围出去,只剩下四个隘口。

    以之前的进度。

    蒙骛敢确定,一定能在黄昏之时,冲出太行山脉。

    将渠见李牧迟迟不来救援,早就没了战意。

    而此时见魏无忌奔袭而来。

    也是心一狠,下定决心拦住蒙骛。

    她直接放弃中间两道隘口。

    集中兵力,驻守在最后一道隘口。

    势必要挡住蒙骛向南之路。

    同时令分散在各地城池,以及四散的燕军,从后方全力进攻蒙骛。

    蒙武见魏无忌以及众多燕军从后方而来。

    主动请缨断后。

    她率领两万人,在大军后方,据隘口而守。

    等待着魏无忌等人的到来。

    “将军,前方便是太行径!再过四个关隘,咱们就到了赵国地界!”

    秦军将士双目之中,燃起了希望。

    脸上的疲惫也消减了许多。

    两天三夜,不分昼夜的厮杀。

    早已让她们精疲力尽。

    支撑着她们继续握紧手中兵刃的,唯有活着回家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