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6章 云心楼诗会

    赵墨阳紧皱眉头。

    他倒不在乎花费五千金,请几位朋友,在芸娘画舫宴饮。

    他只是,无法相信,这样一个少年,竟然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信长兄,小弟愿赌服输。”

    “只是,我实在不相信,他若有这等大才,为何咱们从来未曾听闻过?”

    “会不会是有名师传授。”

    吴为道:“英雄自古出少年,墨阳贤弟,你不也是年少成名,青云阁一战而天下知么?”

    赵墨阳点了点头。

    这时,二楼又落下一道条幅。

    上面两个大字:莲花。

    众人一阵骚动。

    莲花向来便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花卉。

    “这题目如此简单。”

    “愈是简单,愈是难啊。”

    吴为轻摇折扇。

    “这种寻常所见的题目,早被名家写的俗烂。”

    “若能得到出尘脱俗的佳句,便可石破天惊。”

    方苞道:“吴贤弟对这位外乡客,十分赞赏,莫非你知道他是何人?”

    吴为眼中,一抹是神秘莫测的笑意。

    “方老先生,墨阳贤弟,你们且看吧。”

    “定会让你们,大吃一惊。”

    赵墨阳见吴为一副神秘的样子,心中暗惊。

    低声向方苞附耳道:“方老,近日来,你可知青州,有何非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么?”

    方苞初识,并未在意。

    低头沉吟片刻,又看了眼一身贵气,轻摇白扇的徐飞。

    再看了看徐飞身边的“书童”。

    那书童皮肤细嫩白皙,脖颈没有喉结,非男似女。

    但面上神气十足,傲然挺立。

    这云心楼的客人,人人都身价不菲。

    也都通晓些许文墨,更有许多,是豪门贵族公子,文采风流。

    可在这群才俊之间,那位公子,连同他的书童,却依然如同鹤立鸡群。

    是如此的卓然不群,令人一眼便能看到。

    灼灼其华,似有光芒。

    方苞顿时一惊。

    “莫非?”

    赵墨阳道:“莫非什么?”

    方苞道:“近日来,七皇子殿下带领寒州军途经咱们青州城。”

    “听闻他本是前往沧澜江迎接未来的王妃。”

    “却在咱们青州干了几件大事。”

    赵墨阳点了点头。

    “他一到赤阳山,便铲除了十八山寨的山匪,还将缴获的银两,一部分赈济灾民。”

    “另一部分,捐献给青州,用于修筑河堤。”

    “第二件,他自己如今便住在受灾严重的城西民居,还将些些破损民宅,重新修筑一番。”

    方苞点头道:“墨阳老弟,果然消息灵通。”

    赵墨阳闻言,神情傲然。

    “家父随同太子殿下,在太子府邸接见了七皇子。”

    “据家父描述,这位公子和他的书童,倒是极似七皇子和他的贴身小太监。”

    方苞闻言,更是确信,此人便是七皇子徐飞。

    转头向吴为:“难怪吴贤弟胸有成竹。”

    “原来早知,此人便是七殿下。”

    “老夫眼拙啊。”

    吴为笑道:“七殿下甫一进城,小弟手下,便已见过殿下銮驾了。”

    此时,几位公子,已然写就自己的荷花诗。

    段无夜的诗作一撼,众人顿时大声喝彩。

    吴为道:“无论段兄做出何等的锦绣文章,又怎能比得上七殿下呢?”

    “他在河阳的那首‘不教胡马度天山’实在是义气干云的好诗。”

    赵墨阳道:“‘丈夫三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也早已传遍海内。”

    方苞道:“老夫最喜那句‘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西岐终不还。’”

    “哈哈,哈哈。”

    吴为举起杯道:“方老先生,竟然心中有如此忧国忧民之情怀,令人敬佩。”

    方苞道:“惭愧,惭愧。”

    “恨无投笔从容志啊。”

    赵墨阳道:“老先生,心有家国,亦可以笔为矛,以纸为剑。”

    “对。”

    “说得好。”

    “那么,我们就共同举杯,对影成三人吧。”

    “哈哈。”

    三人举杯,一饮而尽。

    此时,宾客全体安静下来。

    他们在等待掌事诵读徐飞的诗。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此句一出,语惊四座。

    尤其那些云心楼中的歌姬,无不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各种愁绪,细细密密袭入心上。

    她们眼睛大亮,盯着这位浊世佳公子。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这句更是牵动众多人的心思。

    有人念及自己求取功名多年,却始终未能考中。

    有人念及当年爱侣,如今却是劳燕非分。

    有人想到自己攀缘仕途多年,如今却不过是个不上不下。

    一切皆是徒劳无功。

    此时唯有方苞三人,相视一笑,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此时,赵墨阳对这位七皇子的诗文,已然心服口服。

    但他心思细腻,复杂多变。

    在众人掌声雷动之时,赵墨阳低声道:“方老先生,您看这位七殿下,纵有诗才,却为何要到这云心楼来斗诗呢?”

    方苞凝眉沉思。

    他素来谨慎。

    对于自己未明之事,从不肯轻易揣测。

    此时吴为笑道:“七殿下素来都是废柴之名传天下。”

    “而如今高调现身,在这青州第一楼,同士族文人切磋比拼,难道是为了财色么?”

    赵墨阳恍然大悟道:“莫非,为了笼络人才?”

    吴为点了点头道:“如今寒州贫瘠荒凉,七殿下要前去开府建牙,重建寒州,急需大量人才。”

    “而以云心楼的威名,很快他的盛名,便会传遍大楚。”

    “待到那时,懂他之心者,亦会前往追随。”

    赵墨阳道:“仅凭诗文,便能治理天下,击退如狼似虎的西岐大军?”

    吴为道:“七殿下凭的,可不仅仅是诗文啊。”

    赵墨阳疑道:“还有什么?”

    吴为四处看了看,见无人注意到他们这个僻静的角落。

    伸出两根手指,在酒杯中,轻轻沾了沾。

    在桌上,缓缓写下两个字。

    “民心。”

    方苞和赵墨阳一同看了一眼,不由得同时点头。

    赵墨阳道:“咱们且看他日后,如何治理好寒州,如何击退西岐铁骑。”

    “如若他果真是一代明主,我便令我们城阳学院的学子们,奔赴寒州襄助。”

    吴为赞道:“墨阳贤弟义薄云天,为国为民之胸襟,愚兄敬佩。”

    方苞道:“那么,吴兄弟,定然也会令你的长信书苑的弟子,前往寒州了?”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