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章 锦官城

    “我要去一趟眉山。”文广说出这话,公主、百花娘都吃了一惊。“驸马去眉山作甚?”

    杨文广把自己的想法和两个女人讲了一遍,公主、百花娘高兴坏了,“太好了,我们陪你一起去!”

    文广赶紧摇头,那可不行。苏洵不仅是当代名士,还是一位有傲骨的大文学家。去拜访这样的高人,我哪能带着你们呢?我只有一人前往,才能显出诚意。

    百花娘一听不高兴了,“他是什么样的名士,你去见他还不能带家属了?我看官人你都不必亲自去,我派几个人去眉山把他带过来就得了!”

    “胡闹!”文广气的一拍桌子,“人家是天下有名的大学文家,你派几个人去把他绑架来吗?简直是胡闹!真照你说的办了,不说苏洵会不会为我办事,难道你想让我被天下读书人骂死吗?”

    百花娘吓得一吐舌头,不敢说话了。

    公主开口提醒,“驸马,我们不跟着也行,但此地离眉山远隔千山万水,你怎能一人前往?你得带几个随从。让展昭跟去,刘能、凤英也去。再带五十名,不,带一百名卫士随行保护。”

    “你还不如说让我带一营军队去!”文广瞪了公主一眼,“凤英绝对不能去!她那块头,不管走到哪里都扎眼。展昭可以,刘能去不了。我安排他过几天回趟京城。”

    刘能已经娶媳妇了,杨文广让他带着媳妇回京城,给老太君看看,让老人家也高兴高兴。杨文广不能回京,他是边关大将,没有皇帝圣旨、枢密院的命令,他擅自回京是犯大忌的。

    刘能也是代替他,回京去给老太君、给母亲穆桂英以及家里的长辈们磕头问安。同时,刘能还能把他在西北的情况给家里人讲一讲,让杨家的长辈们都放心。

    公主一听,刘能要回京城!马上慌了。她得准备一些礼物,给皇帝老爹、太子哥哥送过去。老太君和婆婆穆桂英的礼物当然也不能少!

    百花娘也要准备礼物。她和杨文广办过婚礼,也是杨家的女人了,礼物怎么能少?同时她们还得去告诉吴金定、齐长善、窦锦姑等身在西北的杨文广的所有女人。每人都得准备礼物。

    要不然,只有她俩送了礼物,其他人没送,她俩不得落埋怨吗?

    礼物的事情,占据了女人们的所有心思。等她们想起要找自家男人商量送什么礼物合适的时候,文广已经带着展昭,悄悄离开了。

    “驸马走的时候,怎么也不说一声。我还打算问他,给太君和婆母送什么合适呢?”公主嘟着嘴,很是有些不满。

    “算了吧,夫君如此做,自然有他的道理。”还是吴金定,什么时候都向着丈夫,“礼物的事情咱们自己商量着办。夫君那份我来准备。大家不要送太多,刘能可不能带上一支车队回京城。”

    女人们在这里准备送进京城的礼物,杨文广带着展昭离开鄯州,前往眉山。这一路可不近,两千多里地,还有将近一半都是山路。

    虽然俩人骑的都是好马,这么远的路跑下来,累的也够呛。这一天,终于到达了蜀中重地益州。益州可是大都市。城中繁花似锦,花香扑面。城内遍植芙蓉花,真是名符其实的一座鲜花之城。

    一路奔波,好不容易到了大城市,怎么也得休息两天。益州,离眉山已经不远了。说不定在益州还能打听到苏洵的一些情况。

    文广和展昭找了一家看上去不错的客栈,订好房间,俩人洗漱了一番,走到外面打算逛一逛这有名的锦官城。

    城内居民多穿丝绸衣衫,步履悠闲、神情安逸。既不像汴梁居民那样忙碌,也不像西北城镇那样繁杂多事。

    女子美丽、男子文雅。即便是贩夫走卒,看上去也多了几分脱俗之气。走在益州的大街上,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真是一座宜居之城。

    路边有家绸缎铺,进去逛了一圈,出来的时候,二人已经换了一身行头,每人一件蜀锦的长袍上了身。

    问了绸缎铺的伙计,知道附近哪家饭馆的名气最大,饭菜味道最好。两个人溜溜达达,去吃饭。

    饭馆上面的牌匾十分有气势,上写着五个大字,芙蓉八宝楼!一进饭馆,好嘛,里面闹腾腾,高朋满座。

    因为是来品尝益州本地美食,欣赏当地风土人情的,俩人没要包间,让伙计就在大厅里给找了张桌子。

    点了四个菜,要了一壶酒。二人对酌。耳朵里听着熙熙攘攘的蜀中口音、品尝着美食,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突然,一个刺耳的声音传过来,“看那边两个土包子,那土里土气的模样,也跑到八宝楼来吃饭?臭烘烘的,把格老子的菜都搞不香了。”

    文广顺声音一看,一个满脸横肉的白胖子,正拿眼睛瞪他。文广淡淡的一笑,端起酒杯轻轻举一下,缓缓喝下。他大场面见多了,哪会跟这种人一般见识?

    杨文广不想跟白胖子一般见识,没想到他举杯的动作,却惹怒了这家伙。白胖子呼的站起来,抄起酒杯就想过来,却被同桌人给拉住了。气哼哼,自己倒杯酒一饮而尽。

    文广的注意力又转移到眼前的美食上。喝着蜀地佳酿,品尝着川中美食,自得其乐。

    邻桌两个人的聊天,引起他的注意。这个说,眉山苏洵这么多年埋头苦读,着的书名气挺大,却是屡试不中,实在是可惜。

    那个说,明允公虽未高中,但他的两个儿子却均考中了进士。老苏的几部着作也是天下闻名。人家苏家,才是咱蜀中的骄傲。

    听俩人谈论的是苏洵,杨文广赶紧转过身双手捧杯,“两位兄台,小可不才,看二位仪表堂堂、谈吐不俗,厚颜敬二位一杯。”说罢,自己先喝干了杯中酒。

    邻座这二位楞了一下,每个人端着酒杯碰了碰嘴皮子。左边那个就问他:“二位小郎君是刚从北方来的吗?”人家看出他俩都是外地人了。

    “兄台何出此言?”杨文广纳闷了。你怎么知道我俩是刚从外地来的?难道我们就不能是常住益州的北方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