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章 民国文人,他们也是救国者!

    漆黑的夜。

    却因一条消息瞬间通亮。

    “赢教授又出新文章了!”

    当赢天最新文章发出的那一刻。

    整个大夏,整个世界都再一次沸腾了。

    由于之前的受伤……

    这世上没一个人想过赢天最近能再发出文章。

    却不想。

    这才过去十几天,那新的增兵文章就又来了。

    中央部分,老人此刻心思重重,还在盯着前线。

    下一秒,一个军官便直接拿着打印好的文章走来。

    “这是……”老人些许不解。

    军官深深吸了一口气:“赢教授的最新增兵文章。”

    “小友他又开始写文了?!”老人双眼瞬间放大。

    这才多久,他距离完全恢复还差的远呢吧?!

    身子微颤,老人心头猛地涌上两种情绪。

    一种便是心疼与心酸。

    此刻他能够清楚的想象到,赢天在只恢复了一点的情况下,就又开始写文时煎熬痛苦,饱受折磨的模样。

    而另一种情绪呢,则是惊喜以及危急时刻被拯救后的松心。

    毕竟现在的前线情况确实是太过糟糕,急需有人来帮忙。

    “谢谢了,谢谢了……”

    老人的眼眶含起泪水。

    对于赢天新写出的这篇文章,他的态度是复杂的。

    他真的很不想赢天在没恢复的情况下继续让自己受到折磨。

    但在文章出现后,他也确实是没法拒绝,并且对之喜欢的紧。

    这可是能够拯救整个大夏,所有民众的珍宝啊……

    所以最终,老人也是只能感谢,除了感谢他什么都做不到。

    “赢教授起来写文了?!!”

    京都,一栋处于中心地段的小区内。

    正在疯狂骂着别国网民的张寒安,在看到赢天的新文后惊了神。

    显然,她也是没想到,今晚还在正常笑着和他吃饭过休闲日子的赢天,竟是现在就突然性的又出了新文。

    “是因为今晚,前线那边终于迎来风雨了吗?”

    张寒安看向窗外:“但……需要这么赶吗?”

    “前线刚出现问题,您就立刻开始了新文的书写!”

    张寒安触动不已。

    鼻子不由的就又酸楚起来。

    作为最知道赢天当下状态的人。

    她最知道此刻该多么的心疼赢天。

    但,也就像老人一样……

    对于赢天这已经写出来的新文,张寒安也根本就拒绝不了。

    或者说,今夜整个大夏所有人对赢天这篇新文的情绪都是如此。

    如今的大夏前线,真的是已经又到了让大家极度绝望的时候啊。

    “谢谢赢教授,谢谢!!!”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唯一能做的,或许也就都只能是心疼过后对着赢天极真挚的道一声谢,然后,将赢天这新的心血缓缓接下了。

    《觉醒年代——寻药的人是谁?是我,是我们!》

    这是赢天今夜再一次增兵文章的标题。

    不同于之前。

    这次文章所对应的时代,已经是民国。

    赢天的文章写出,那么大家自然是要看的。

    不然赢天已经累过苦过,文章里的历史人物却因故事没有传播开来而无法及时复苏,这岂不是直接浪费了赢天前面的所有?

    “只是不知道赢教授这次写的是什么!”

    对于赢天于民国时期所写的第一篇增兵文章。

    大夏后方所有的民众都是十分好奇。

    大家都在思索。

    赢天这次还原出的又会是哪些大家遗忘了的战士。

    是什么特殊系的军阀吗,还是其他……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猜测。

    但,在之后真正打开赢天的新文后。

    整个大夏,后方的所有民众还是不由的全都惊住了。

    “文人,赢教授这次要还原的是民国时期的文人!”

    是了,赢教授之前选择最佳加成便选择的是文战之力。

    他也曾说过大夏民国时期其实文人故事如繁星般璀璨。

    那么现在,他去书写文人,也就完全合理。

    “属于我们大夏……”

    “真正意义上的民国时期文人们的故事吗?”

    盯着屏幕,张寒安期待到了极致。

    事实上,在赢天还没进行有关文人的那番发言前。

    张寒安在考究历史时就曾出现过怀疑,觉得大夏民国时期文人的内容不该那么稀薄。

    而赢天在选择加成之力时所说出的那些话,成功证实了她的猜想。

    现在,终于能见识到民国时期真正的文人们了吗……

    他们的模样是怎样的,他们写过怎样的小说,又作出过怎样精彩的诗词?!

    睁大眼睛,张寒安带着无数想象,对赢天的新文进行起了详细的阅读。

    而后,她的心脏便像被一只手握住一样,突然停止了跳动。

    没有什么小说,也没有什么诗词……

    作品文章倒是有,但却都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体而存在。

    赢天所写的民国时期文人,即使有作品有文章,其内容的主要作用,也是为了他们所要做的事,以及所要传播的思想。

    “革命?文人,读书人们竟也能如此的惊天动地?!”

    当看到陈仲甫的前半段人生时,大夏民众们感慨其辉煌。

    当看到陈仲甫从监狱出来,遇到另一位读书人李守常并与之交流,谈出思想革命论时,大夏民众们为之惊讶,纷纷赞扬。

    当看到陈仲甫回国创办《青年杂志》,并上台进行出一番极轰动的演讲后,大夏民众们身体上下直接全都涌满了热血。

    而后,当看到陈仲甫与民国时期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友情,蔡元培大雪天里三顾茅庐,真诚请出陈仲甫加入北大,并正式开始新兴时代后,大夏民众们脸上全都出现了因感动而产生的笑容。

    “这最后的觉悟,说到底——人的觉悟!”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民国时期文人们的故事,原来是这般铁骨铮铮的吗?!”

    “他们也在做事,他们也在救国,这……这也是革命!”

    “思想上的改革,民主和科学!”

    “三顾茅庐,温润如玉,蔡公与仲甫先生为我们体现了什么叫做大夏文人们的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