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章 亩产三千多斤

    王应之一连在桂花村待了两日,纸都写了好大一堆,这才带着东西回去了。

    很快到了娄永达休沐的日子,戚如兰陪他一起回来看闺女来了。

    “爹娘,我们地里的番薯马上要收了,大概一亩地最少能产三千斤,爹爹您看这事怎么办”?

    小卿宝苦恼,虽然他也很喜欢王叔叔,但这番薯可是他为爹爹种的,要是王叔叔报上去,那功劳不就没他爹爹的份了。

    娄永达哪不知道这小闺女的心思,“让王叔叔报到刘叔叔那边,刘叔叔自然会报到皇上那里去的,到时候就说是你大师傅专门给你带的种子,我们家又培育了一年才种出来的”。

    “皇上是位明君,自有他的决断,反正大家能种上高产种子,百姓能吃饱饭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功德一件”。

    “嗯,那后天叫王叔叔和刘叔叔他们过来一起去收”,小卿宝在房间里小大人似的和爹娘谈话。

    娄永达吩咐了娄子相去县牙通知王应之,顺便叫县牙的人通知一下知府大人,后日他们地里要收高产番薯,大家过来见证一下。

    王应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激动的差点磕到腿,什么,高产番薯,亩产三千斤,已经种过一年了,今年种了一百多亩。

    叫他和知府大人一起去见证挖番薯。

    这事他行啊,这好事他愿意啊。

    这娄家可真是他的福星啊,照这发展,他可以躺平了,人在县牙坐,政绩天上掉啊。

    不对,人在家中坐,政绩娄家出啊。

    立马写了一封信,盖上自己的官印,派人快马去请知府大人。

    刘知府听到这种好事,也是连夜就带人骑了快马过来。

    在县衙找王应之又了解了情况,才知道桂花村的稻子也丰收了,只是还没来得及把折子递上去。

    这不知府大人已经坐不住了,下午就一起赶到了桂花村。

    娄里正又陪同知府大人一起去各家地里,晒谷场那边全都转了一圈,做草纸的工坊已经有人开始按要求切稻草,捻稻草了。

    两人又去看了草纸工坊,知道这草纸工坊是用来给全村的,知府大人也很是高看了桂花村一眼,这全村人集体致富啊这是。

    晚上这两人带着几名牙役住在娄家,因为都和娄家相熟,又都很喜欢小卿宝,也都很喜欢娄家的饭食,那自当是不麻烦二家了。

    娄家开了三桌,几个儿媳妇们在厨房忙活,儿子们也不闲着,都帮忙打下手。

    娄家可没有男人不下厨的规矩,谁闲谁干。

    刘知府果然如他们预料的问了番薯种子的事,全家人开过会了,娄老头答话自然是按娄永达的那一套说词。

    说是娄云卿的大师傅给她寻了许多稀有种子,她自己在院子里已经种过好几季了,今年才特意买了田地,在田地里种的。

    还有现在桂花村那些在外面不怎么能见到的蔬菜也是大师傅寻来送小卿宝的种子,先是自己家里人试着种,种得好了才给村里的乡亲们留的种。

    晚上的饭桌上两人还特意敬了华三张好几杯,这神医在桂花村没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气,在外面见过些世面的人那都是听说过的。

    刘知府听说华神医都只能做小卿宝的三师傅,又是羡慕了小卿宝一把。

    这小姑娘要是是她女儿就好了。

    王县令反正是比他提前知道这个事,现在已经没那么惊讶了,他前几天已经惊讶过了。

    第二日,娄老头带队,娄家一众小子们在后面跟着,娄家男人们全去番薯地里挖番薯了。

    今天打算挖个十亩地。

    知府和县令还有几名衙役自然也是不能闲着,全都下地干活了。

    挖番薯虽然有一些累,但是看着一个一个比拳头还大的番薯从地里挖出来,大家也是相当开心的,娄老头说晚上用这个番薯给他们做一桌好菜,那干活的人们就更带劲了。

    娄家的饭菜那就是简单的米饭也比外面吃的香,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在娄家就普通的一个炒青菜,那也是和外面的味道不一样的。

    娄家十个皮小子外加娄老大,娄老二,娄老三,娄老头,还有小卿宝,知府,县令,八名衙役,一共二十五个人在地里干了一天,只是挖了六亩地。

    娄里正特意带了秤和筐,中午过来给他们一行人送了水和馒头,中午就全在地里吃了两个馒头。

    到了傍晚把番薯过了称,果然是亩产三千多斤,今天挖的人都不专业,几个皮小子在地里边干活还边偷吃。

    这番薯新挖出来的特别甜,水份又多,几人就把番薯上的泥拿衣服擦干净就啃。

    牙役见他们这样吃,也学了他们在地里坐着啃了起来。

    刘知府和王县令这下满脑子都是大丰收大丰收。

    今天收的这些全部都要拉回家,还好家里的两辆骡车都在,娄里正还把自己家的牛车也带来了的。

    傍晚三辆车开始往回拉番薯。

    在番薯快成熟的时候娄老三已经按小卿宝的要求在地头搭了三间木屋,番薯成熟后要带着旺财来地里看着的。

    今天挖过番薯之后肯定要在地里留人了。

    娄老大和娄老二主动留下来守地。

    其它人一趟一趟的往家里拉番薯,家里有一个新挖的大地窑,其实这个小木屋底下也有个地窖,只是现在还用不上,之后挖的番薯多了自然也是要存一些在这边的。

    晚饭都是轮班吃的,因为地里的番薯太多,三辆车都要拉好多趟才能拉完。

    刘知府和王县令回来连夜写了递往京城的折子。

    把地里的番薯弄了一布袋,其中有一个挖的完整的,连同上面的藤一起装在了里面。

    刘知府把王县令之前写的那个详细的高产稻和新农具折子也一并带上了。

    叫了两名牙役带上东西六百里加急送出去。

    三天时间后京城就收到了扬州府送上去的番薯和折子。

    靖文帝看到折子上的内容大笑着连说了三声好,把一旁的太子都惊呆了,许久没看到父皇笑的这般开怀了。

    靖文帝看了折子之后就把折子递给了自己的儿子,让他也好好看看。

    这事明日早朝他定要让众大臣看看,对了,还有太上皇,也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其实这太上皇今年也才五十八岁。

    看了一眼边上的太子,这太子今年也有八岁了,再干几年他也可以学太上皇早早的让太子登基,他也可以出宫去和皇后到处看看玩玩了。

    正好下午带着这个好消息,两人悄悄的出了皇宫,一路来了护国寺,太上皇正和老和尚下棋呢,这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