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章 二进院小宅子

    正月初一,按照惯例娄家四个儿子儿媳妇都带着孙子们去亲家家里拜年了,今年家里马车,骡车都有,也不用挤着坐了。

    娄家两老今年有七个下人在家陪着,倒也没有往年那么冷清。

    娄永达几人一到戚家,小卿宝就被戚家人给抢过去了。

    “快屋里坐”,戚大哥把几人请进屋。

    “二嫂这是几个月了”?戚如兰一看到二嫂就知道她这是有了身子。

    “已经五个月了”,二嫂摸着肚子一脸的幸福。

    “二嫂这回该宽心了吧”,戚如兰喝过茶笑着说道,几个妇人坐到一块说上体几话了。

    那边小卿宝和哥哥姐姐们去院子里玩去了。

    娄永达和岳父他们坐在一处聊天,聊到开年后要把家里几个皮小子弄到县城书院来了,学堂已经教不了他们几个了。

    戚大哥说让几个孩子们住到他们家里,娄永达觉得还是让孩子们住到书院算了,这么多皮小子天天吵吵闹闹的,扰了岳父岳母清静。

    后面聊着聊着就觉得可以在县城置办一个小宅子,家里抽个把人过来照看一下他们也是可以的。

    到时候和家里人商量一下,看看是老大媳妇过来还是老三媳妇过来,老二家的肯定是愿意留在家里给两个老的做吃食的。

    张桂芳今天在娘家也长脸了,爹娘和弟弟一家子本来就是开包子铺的,小卿宝觉得这法子也可以教大婶子弟弟家,包子铺里带点酒酿发糕卖生意肯定更好。

    反正娄家只是在镇子上卖一下这些吃食,也不存在什么竞争关系,小卿宝把这事和家里人提了提,老吴氏和娄老头就同意了。

    所以张桂芳今天除了拜年,还在教弟弟一家子做酒酿发糕,爹娘和弟媳都很感激娄老大愿意把赚钱的生意交给他们。

    娄老二那边,刘秋芬的大哥和小弟这些年做货郎也赚了点银子,刚盘了两间铺子,年后准备开杂货店了。

    这不今天又在镇子上摆摊,家中小子们都跟着去街上玩了。

    刘家两老的很看重自己这懒闺女,以前没嫁人的时候,就知道躲懒,还贪嘴,但家中也就两儿一女,也是能宠就宠着的,没想到这嫁了人了,有什么好事还想着娘家,这去年来教了他们做香肠,熏腊肉的法子,若是猪肉没卖完就加工之后再卖,还可以卖得价格更高些。

    还有那不值钱猪内脏,都有法子给做出好味道,家里两个儿媳妇把卖不出去的内脏那么一卤,放在猪肉摊上,一样卖得好。

    娄老三和李娟儿今天回去拜年,也带了话回去,让他们开春了来家里拿种子,婆婆给他们留了一些番薯种子和水稻种子。

    嫂子和弟妹又把李娟儿一通夸,夸她嫁到了好人家,又夸她在婆家受重视,可把她给高兴坏了。

    四个儿子媳妇晚上回来的时候脸上都是笑盈盈的。

    娄永达又把全家人叫到了一处开家庭大会了,主要是讲明年把小子们送去县城书院的事。

    还有家里要不要在县城置办一处小宅子的事。

    再就是家里谁去县城比较合适。

    “四叔,我们能不能不去书院读书了,我和子山都认为自己不是读书那块料,我们想学做生意”,娄子辅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

    “对呀,四叔,我们再怎么努力都学不过弟弟们去,倒不如做点其它的,我看舅舅们卖货就挺有意思的,我也想跟舅舅们学做生意”,娄子山也紧跟着说道。

    “除了你们两个不想读书的,还有没有其它人也不想去县城书院的”?娄永达问道,牛不喝水也不能强按头。

    “哥哥们不读,我们读,我们现在还小,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娄子峰说道,他今年已经八岁了,除了读书也没别的好做。

    “子相,他们两个已经想好了,想学做生意,你是还想当大将军吗?还是有了其它的目标”?娄永达问今年已经虚岁十六的娄子相,这年纪算是个成年人了,都可以说亲事了。

    “四叔,我还是跟着你吧,我现在觉得我学的东西还远远不够当大将军”,娄子相在娄永达身边也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看清了自己的能力。

    “既然你们实在不想读了,四叔也不勉强你们,年后跟四叔去长寿县吧”,娄永达想着给他们找个地方先学学,做生意也不能说做就做。

    “爹娘和哥哥,嫂子你们觉得呢”?娄永达觉得这事不光孩子们自己的意见重要,家里人的意见那也是要听的。

    “这事你看着办吧,找人带带也好,两个小子这是还不知天高地厚呢”,娄永达笑笑。

    “四弟,你办事我们放心,两孩子都劳你操心了”,大嫂二嫂也表态。

    “那其它人就都去县城书院吧,宅子的事改天大家一起去看看,家里你们谁愿意去县城管这群皮小子的”?老吴氏问道。

    “娘,家里一摊子事呢,我们去了,哪忙得开”,张桂芳说道。

    “买个伯伯和婶婶吧”,小卿宝适时开口,家里的人确实都各有各的事,还不如买两个人在县城里帮忙做饭打扫。

    “行,那这事听小乖宝的吧”,娄老头拍板,家里人有空过去看看就行了,倒还真是不用所有时间都耗在那边,地里的活,家里的活都需要人。

    这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陆续也来了不少拜年的人,娄家人就都没有出去。

    正月初六娄永达带走了娄子相,娄子辅,娄子山,还有家中那七个下人。

    正月初十娄家人驾着骡车一路来到了县城的牙行,还是以前买下人的那家牙行。

    小卿宝说了是买一个煮饭婆子和一个洗衣服打扫的婆子,如果是一对老夫妻那也行。

    牙人领着他们一行人挑了一会,小卿宝指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这人看着面善,问了一下,会煮饭洗衣,就定她了。

    又挑了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问了一下,以前是庄子上做账房的,后来主人家把庄子卖出去了,新东家不放心以前的人,就没有要,他们自然也都卖到牙行来了。

    小卿宝做主把这两人留下了。

    又让牙人带他们一行人去看了看书院附近的宅子,有一处二进院的小宅子还不错,也有十几个房间,就是价格有点高,不过银子花了还能再赚。

    两人老的也经不住小卿宝喜欢啊,用了戚如兰给她存着的银子,又从公中添了一些,用小卿宝的银子名字自然也是写她的。

    付完了银子,契书很快就办好了。

    牙行把新的契书和那两人的卖身契都双手递给了娄老头。

    娄老头转手就交给了小卿宝。

    一群皮小子开心死了,他们可以住在书院的边上了,吃饭洗衣也不用操心了。

    “都给我好好读书,不要浪费了我们小乖宝的银子,这宅子可全是花你们妹妹的银子买的,她都还没有住,就给你们住了,以后可都要记得你们妹妹的好,别做那白眼狼”,娄老头在回去的骡车上就一路在给孙子们训话。

    新买来的妇人叫刘二丫,男人叫周大庆,娄老头让两人先随他们回桂花村,过几天再过来收拾,反正书院也要过了元宵节才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