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章 选定荒地

    一行人到县衙的时候戚如兰立马叫人给安排房间,上茶上点心。

    又把闺女一把薅过来抱了一会。

    娄永达去忙了,戚如兰带着一大家子人先去长寿县转了转,在外面吃了午饭,下午又在外面玩了一会就早早的回县衙了。

    娄永达到晚上才露面,说明天安排了时间可以带大家到底下几个镇子走走,顺便帮他把田地挑了。

    翌日一家子吃过了早饭,正准备出发。

    小卿宝问道,“爹爹现在长寿县最穷的镇子和村在哪里,我们先去那边看看吧”。

    “嗯,最穷的当然就是最偏远的地方了,那我们就先去桑叶镇吧”,娄永达在最前面的马车里给大家带路。

    这桑叶镇之所以穷,一是路不好,比较偏僻,二是山多,大山边着小山,良田占地面积太少,还是他让大家种了番薯之后,那边的百姓日子才好过了一些。

    马车走了大半日才到了所谓的桑叶镇,这镇子因为有一些小山坡种了桑叶,有人养蚕为生,所以才得了这么个名。

    小卿宝觉得这蚕丝应该是很贵的东西,按道理来说这桑叶镇应该不算最穷才对啊。

    这镇子上只有一家酒楼,所以娄永达一行人就直接在这酒楼大堂里开了两桌。

    小卿宝想什么便这么问了。

    “这桑树一亩地最多也只能养出几十斤的蚕茧,一百斤干蚕茧,需要除去大约一半的蚕蛹,生丝出丝率不足半数。如果是鲜茧,那还要再少一些,这么算下来,一百斤干茧,最终只能得到三十多斤熟丝”。

    娄永达对这边的情况也很了解了,所以把这些事也讲给家里人听听。

    “那桑树不是还可以结桑果卖钱吗?树底下还能养鸡鸭,鸡鸭下蛋和卖肉都行啊”,反正地大人少,现在养的鸡鸭大多数都是散养。

    “你别看这边的桑树长得大,那都是有年份了,但是桑果却长得特别小,这桑果又不好运输,一摘下来就坏了,这就是做罐头和做果脯都不太合适,食品工坊那边也派人过来看过,都不太看得上”,娄永达说道。

    “还有养鸡鸭的事也有想过,但是鸡鸭崽子卖得也不便宜,有些乡亲们怕收不回成本,也不愿意尝试”,娄永达也不好强制让人家买回去养啊。

    饭菜上桌,大家就都开始吃饭了。

    这个点已经过了饭点,大家也都饿了,都吃饱了这才往外走,在镇子上看了一圈,这个镇子的街道没有扩建。

    娄永达一下子就看出了小卿宝在想什么,立即说道,“这边当时也拍卖了,倒是商会里有人给了爹爹一点面子拍了几间铺子的地出去,但到现在也还没有过来盖铺子”。

    “他们估计觉得这边的人不够多,怕盖了铺子,上了货,安排了伙计掌柜过来,收不回成本,所以想再等等”,小卿宝也能理解那些商人的顾虑。

    “爹爹,我有办法可以改善桑树结果的问题,您到时候拿药水过来让他们给桑树洒点肥,这桑果可是好东西,不仅可以做果酱用在糕点里,还可以晒干了做桑甚干泡水喝,泡酒也行”,小卿宝已经想出了好多个法子。

    “那晚上回去我们再好好商量一下”,娄永达牵着小闺女上了马车,这一片已经看完了。

    这桑叶镇除了有几个村子那边是大的石头山,镇子这附近的这一片的山坡都是些土坡,小卿宝在想这要是有挖掘机,几天就给它推平了。

    一行人先回了县牙,还是在县牙住好些,要不然还得在那边找客栈。

    晚上小卿宝就把她想到的法子都教给了娄永达,关于桑树结果子的事,她决定用灵水兑一些复合肥料。

    娄永达给她找了两个空房间,小卿宝就把这两个房间填满了,这批肥料全送给桑叶镇的乡亲们了。

    翌日,娄永达安排了人把肥料给桑叶镇那边送过去,说是福安送他们的改良桑果的肥料,隔三五棵树洒半把就够了,盯着乡亲们把肥料洒完了再回来。

    明年的桑果摘下来会有工坊的人过去收,也可以自己晒干了再卖。

    这事之后他会派人和工坊那边沟通的。

    今天他们还是走的那个方向,小卿宝帮着挑了一块无主的荒地,连着山坡还有湖水,就是离桑叶镇都有些远了,这一片住的人不多。

    其实整个大启面积挺大的,人都是喜欢往富饶的地方挤,这南边还好,那北边的人听说更稀少。

    “爹爹就这里了,你找人把地方划出来吧,我已经想好种什么了,哥哥他们学经商学了有一段时间了,这里我觉得可以让他们练练手了”,小卿宝站在马车的前面,站得高看得也不远,谁让她矮呢。

    “确定要在这里了”,太上皇不解的问道。

    “嗯,反正这里没有人,种出来多少都算是捡的”,小卿宝心态很好的说道。

    太上皇心里都忍不住给这一家子竖了大拇指,都没有贪图那些好田地。

    “行,那听闺女的,明天我就让你三个哥哥过来开荒”,娄永达在心里想着这里啥也没有,还要盖几间屋子。

    要不然几个孩子过来住都没地方住。

    “爹爹那前面是哪里”,小卿宝指着远处问道。

    “那再远一些就是东南府和西南府交界处了,还有那一边是交州府靠着海,冬日里比我们这边还要暖和一些”,娄永达耐心的给小闺女解释。

    “哇,有海耶”,小卿宝在心里欢呼,那岂不是有大海鲜。

    “哟,小娃娃还知道海呀”,太上皇打趣道。

    “知道呀,我还知道海里也有好吃的呢”,小卿宝德意道。

    “那海里的好吃的可没多少,那海水腥气重,只有住在海边上的人会偶尔吃吃海货,京城那边都只有海参还能入口”,太上皇笑着说道。

    “有机会卿宝给黄爷爷露一手,那好吃的必须得遇上好厨子”,小卿宝的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她什么时候有机会得去一趟海边。

    娄永达已经在地上锭好了一个画红漆的木桩子,这个之后派人过来量地也好找地方。

    回去的路小卿宝又要求走了另外一条,虽然绕的远了些,但可以把长寿县这一边走一遍,不用走回头路。

    马车才走出去半个时辰,小卿宝的脑海里就响起了小金凤的声音,“主人,主人,有好东西”。

    “有什么好东西啊”?小卿宝坐在马车里靠在爹爹的身上,这样不容易磕到碰到。

    “主人您不是说让我发现任何有用的东西都要第一时间汇报吗,这里有铜,这右边这个山上有好多铜”,铜在这个时代那可是好东西,可以做铜钱的哇,还可以做镜子,盆等好些有用的东西。

    “爹爹,你在这停一下,娘亲,你陪我去方便一下”,小卿宝叫停了马车,让戚如兰陪她下去。

    两人走到了边上较远一些的地方,小卿宝还真的小解了一下,这才拉着她娘亲说了这个山上有铜的事,让她先不要声张。

    这地方让戚如兰先记下来,之后有合适的时机再说他们发现铜矿石的事。

    这件事得回去再和爹爹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