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红烧肉,酸菜鱼,爆炒鸡丁,山药羹,卤味拼盘,青椒炒茄子一个一个上桌,客人们开始品尝。

    “这是小店今日开业赠送给几位客官的酒水,几位请慢用”,喜子拿上来一壶二两的酒水,外加几个小酒杯。

    “尝尝,尝尝”,一个客人给桌上的几位好友都倒上了一小杯。

    “这酒味儿闻着倒是怪香的”,还没喝就有个人开始夸上了。

    “嗯,的确上好酒,怪不得只送我们这么小的一壶”,其中一人喝了一小口,咂巴了一下嘴巴,是他喝过的酒里面为数不多的好酒了。

    “小二,你过来 ,你们这酒是个什么酒,怪好喝的,多少钱一壶”?

    “客官,我们这酒水是琼浆酒,四十二度呢,不能多喝,容易醉,这二两的是两百文一壶,这酒现在直供京城那边,还有一款叫玉露酒,那度数更高,五十三度呢”,喜子笑着介绍。

    “来一壶尝尝”,那客人还没有喝过那么烈的,他们几个人分着尝尝肯定不会醉。

    “好勒,您稍等”,喜子跑去给他们倒酒去了。

    不一会酒水就给这桌上来了,那人尝了一口便连喊几声,好酒,好酒。

    “这菜味道也特别,倒是在旁的地方没有吃过”,其中一人挨个都尝完了说道。

    “嗯,看来以后得常来了”。

    “哈哈哈”。

    等几人吃的差不多了,喜子立即又送上了一小盘的水果。

    几人边聊边吃,外面有路过的人看到这家菜馆的生意还不错,也想着进来瞧瞧。

    这长河镇上从前只有一家酒楼,这家后面开了一段日子生意一般就关了,铺子这才落到了娄子山的手上。

    现在这家店换了老板又重新开起来了,附近也有人好奇的,进来尝尝味道。

    楼上王应之带着人开了一个包厢,娄子山把招牌菜也给他们上了一遍。

    “嗯,还是和在娄家吃的一个味道”,王应之尝了一口夸赞道。

    “快动筷子,都尝尝”,王应之邀请大家。

    “嗯,确实不错”,另一人也吃了一口感觉比县城里的菜还要香。

    “跟我跑这一趟不冤吧,是不是味道很不错”,他可是很喜欢娄家的饭菜,又不好天天上别人家里去吃,这下好了,以后想吃了还可以来这里。

    “嗯,那我以后可要多来几趟,我们这几人里面,我离得最近”,一人笑呵呵的说道。

    “有马车,这又不远,来一趟也不费什么事”,另几人也摆摆手,不听他的。

    这一桌也同样送了酒水,王应之没有喝,其它人倒是都尝了尝,立即招来小二问了酒水的价格。

    听说酒水都销往京城了,店里备的不多,一人只能买一瓶一斤的,当即都要了一瓶一会带走。

    娄子山今天在柜台那里当掌柜,家里人都在后厨给他当帮工,午饭的几桌结束了,娄家众人就在店里随便烧了些简单的饭菜吃饭。

    到了晚上,比中午的客人要多上一些了,有的是听到了别人说这新开的菜馆味道好特意过来尝味道的。

    开业第一日也不要求太多了,这菜馆的口碑那得慢慢的做起来。

    送走了最后一桌客人,娄家众人才回了桂花村。

    娄子山留下来清点今日赚到的银钱,要是生意好了,他就打算从桂花村收乡亲们种的那些菜,刚开始家里的菜就够他卖的了。

    猪肉,鱼之类的都是早上从镇子上买最新鲜的。

    家里人就第一天都去过之后,后面就偶尔过去看看,娄子山很快就把菜馆理顺了,按现在的生意他还可以给厨房请一个杂工,这杂工也从桂花村招了。

    平日里跟喜子和冬冬他们玩的小伙子里面就有一个干活勤快的叫二牛的。

    杀鱼,杀鸡,洗菜切菜都能干。

    娄子山也知道二牛,在家排第二,所以叫这么个名,这天晚上回来就去他家问了问。

    他爹娘当即就同意了,工钱都没有问。

    二牛也很开心,他家孩子多,上面还有大牛,下面还有一个三妞,是个女娃子,还有个弟弟四牛,他们大些的都没有机会去念书,他要是去做活计了,将来说不定也能送四牛去念书呢。

    娄子山给他们的工钱都是和别人铺子里的小二一样的价格,但是会多给他们发两件工作服,过年如果赚到银子了会再发一个月的工钱当奖金。

    开了一段时间,他的小菜馆生意稳定下来了,家里菜经不起他每天拔了,家里也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天天吃菜呢。

    偶尔书院那群小子们回来了也要拔一些带过去。

    娄子山找了老吴氏,她这几年分了好些菜种子给村里人,好多人都种的吃不完,平日也泡酸菜,晒干菜之类的。

    老吴氏第二天就去相熟的几家说了,家里若是有吃不完的菜,挑那些品相好的摘一篮子送到娄家,子山那里收菜。

    就这么有四家第二天摘了一篮子各种各样的菜送过来。

    连着送了几天这事就在桂花村传开了,都知道娄家在收新鲜蔬菜了。

    这不就有人上门来问了,一问才知道娄子山在镇上开了菜馆,她们就问她们家里的那些菜还收不收。

    老吴氏也不知道太多了用不用得完啊,这事她答应回头问问子山。

    娄子山说了,除了那四家的,其它家若是有不一样的品种的可以去看看,一样的品种他那里现在够用了。

    “那个,我家腌了酸豆角”,一位婶子小声说道,也不知道这能不能收。

    “我家有梅干菜”,另一个婶子也小声说道。

    这两样娄家也做,但有时候送人,有时候自己家里吃,剩的也不多了。

    娄子山立即表示可以过去看看,如果味道可以他就先收一些拿去试试。

    两家的东西都做得很仔细,看着没什么问题,他都收下了。

    第二天就做了酸豆角炒肉沫,梅干菜扣肉,自己店里的人先试吃,觉得还不错,这才添到了菜单上面。

    后面桂花村,婶子妇人们但凡做了什么吃食,又或者挖了什么野菜,都爱上娄家来问上一嘴,万一收了,不是可以换几个铜板吗。

    田里的稻子又黄了,又到了收水稻的季节。

    黄鳝泥鳅又要大丰收了。

    娄老头现在都是请人收,请人种,但是捡黄鳝这事他也愿意自己干。

    酒坊那边的两个小子陪着他一起,每天也收获好几桶,这些全卖给娄子山了。

    小卿宝已经慢慢的缩小瓜地,扩大其它水果的面积了,这瓜再种一茬,明年估计就有许多人种了。

    今年都已经有不少的乡亲们留瓜种了,其它人估计也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