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6章 感觉被下套了。

    “哈哈哈,林小友你太过轻视自己了。若这抓阄之法当真是钻营之术,那顾某可当真希望自己成为这钻营之人呢。”

    顾剑棠伸手拂须,朗声大笑。

    旋即神情变得郑重起来。

    “对了,我刚才下楼之时听说林小友准备退出此次文会?”

    “不错。”

    “是为何故?”

    顾剑棠凝眉,露出一副不解的表情。

    “顾大家,此事已经作罢,小子也不想再置喙他人,就此揭过吧。”

    林策轻摇了摇头,苦笑一声,然后抱了抱拳,牵着云巧儿的手便欲离去。

    “且慢!”

    顾剑棠再次喊住了林策。

    同时扭身看向了旁侧的郑千秋。

    “郑老,你在此处主持,当知事情原委,还请细细道来。”

    “不敢欺瞒顾大家。”

    郑千秋正愁没处给林策打抱不平,旋即躬身抱拳作揖,脸色一寒,朗声道。

    “林小友之所以选择退出此次文会,盖因自踏入这文会之地便遭遇各种不公平待遇。”

    “哦,遭遇不公正待遇?”

    顾剑棠脸色适时的一寒。

    “不错!”

    郑千秋点头,说道,“林小友起初在入武侯祠本有蜀王殿下所赠名帖不需答题闯关便可入登贤阁,可门房小吏却以林小友没有名帖为由,在他人证明林策乃蜀王殿下邀请贵宾的情况下依旧强行将其阻拦在外。"

    "林小友无法,只能转而答题闯关。也便是在那时,林小友一展诗才,写就了三首惊才绝艳的诗词。“

    “而后他进入祠园内,又在我所主持的梅园作出了一首令老夫汗颜的咏梅词,老夫见其才情卓绝,率性洒脱,便将美玉相赠,让其避过了后续三关。”

    “怎奈在此,林小友再遇刁难。胡桂山以林策讥讽这朱漆抓阄之法创造者为由欲将其扫地出门,后又在其与老夫之间的称谓上做文章。”

    “老夫实在是有些看不过便与之理论,而此时众学子之中竟又有人拿林策所作诗词非他所作为由质疑其才情,逼迫林策不得不发下文圣誓言。那胡桂山自知理亏,拂袖离去。”

    “而林小友却也不堪诋毁,选择了退出此次文会。”

    “顾大家,事情便是如此。老夫未曾偏驳任何一方,还请明察。”

    说完,郑千秋再次作揖,旋即挺直胸膛,双手背负身后。

    不算大却无比晶亮的双目犹如鹰隼一般的扫视过在场的诸人。

    “原来如此,想不到林小友此番文会之行竟然如此曲折。”

    顾剑棠听后直接沉默了数息,旋即长叹一声,看向林策。

    “林小友,此番遭遇其中的确是我文会多有不妥之处,可换一个角度来讲,此番遭遇也铸就了林小友的千古诗名不是?”

    “顾大家客气,小子几首打油诗当不得千古二字,便是能名动蜀郡便心满意足了。”

    林策呵呵一笑。

    顾剑棠也是人精,哪里听不出林策心中的怨气。

    我能作诗是我自己的本事。

    你们胡搅蛮缠的给我设绊子就能抹过去了?

    “此番的确我文会一方多有不对。不若这样,顾某代文会举办方向你告个罪?”

    说着,顾剑棠当真原地站直,理了理衣襟,无比郑重的要向林策施礼。

    林策一个健步冲上前,一把拖住顾剑棠。

    “顾大家,您当真如此,岂非是要折煞在下?”

    “此事在下不计较了总成了吧?”

    “那林小友是愿意继续参加文会了?”

    顾剑棠面露微笑。

    知进退,此子不错!

    “顾大家,非小子不给面子,实在是身心俱疲,想早日回去休息,明日小子还要回三河县呢。”

    “回三河县?我听蜀郡一些人此次林小友乃是专门投奔蜀王殿下准备拜在其门下做谋士的,怎会折返?”

    靠的!

    老子这点破事传扬到众人皆知的地步了吗?

    还是你顾剑棠还是身负朝廷探子的身份?

    “顾大家,何出此言?在下何时说要留在蜀王殿下麾下做谋士了?”

    林策表现出一副很惊讶的模样。

    “难道不是?可顾某怎听一些人传的有鼻子有眼?”

    “定然是一些人道听途说。此次小子来郡城纯粹是陪县令罗大人,在下在三河县谋了一个刑吏的职位,前不久……”

    当即,林策将自己在三河县当刑吏并且被卷入到钱柳氏、吴姓老者并且因此牵扯出刘文亮、刘常威父子一案的事情说了一遍。

    “如此说来,这次林小友仅仅只是为了办案?”

    顾剑棠将信将疑,眼眸中闪烁一抹精光,审视林策。

    “是。”

    林策重重点头,同时心中也越发确定了这位在京城文坛地位超绝的顾大家定然还背负了朝廷的某些使命。

    一个顾剑棠,一个彩蝶公主,再加上一道削夺兵权的圣旨。

    看来朝廷方面当真是对这位蜀王殿下忌惮颇深呐。

    “那真是可惜了,以林小友这番诗才以及能力,若是能投奔蜀王殿下,定然能委以重用,出头不远矣。”

    呵呵,被杀头也不远了吧。

    林策心说。

    “蜀王殿下自然能识人善用,但依在下看来,在蜀王殿下门下未必会有多大的前途。”

    “哦?”

    “算了,在下此话已经有置喙皇亲贵胄的嫌疑了,还是不说为好。”

    林策摇了摇头,欲言又止。

    “林小友不必有此番顾虑,这里是锦官文会,文会之上自然是畅所欲言,往届亦有对国家政论多有议论之时,不必拘谨。”

    “不错,林小友,顾大家此话并未说错。朝廷鼓励各郡举办文会,除了兴盛各地的文风,彰显我大梦九州正统的地位之外,也有选才纳贤之能。”

    “因而对于朝廷政策也允许各抒己见,林小友大可畅所欲言,我想蜀王听后也不会说什么的。”

    旁侧,郑千秋也跟着插了一句。

    眼中看向林策也面露殷切。

    “这……那好,那小子便说上几句。”

    林策凝眉,脸上现出一抹犯难之色。

    犹豫彳亍了片刻,好定下定了巨大决心,瞅了一眼旁边诸人,压低声音道。

    “三殿下还是以前的三殿下,可三殿下却不是曾经的征西大将军了,他现在是蜀王,朝廷对其多有防备,此番情形之下,若三殿下没有他心,身边谋士再多又有何用?”

    “退一步讲,即便三殿下真有他心,被削弱兵权册封蜀地不掌握任何实权的蜀王又能翻起多大浪花来?”

    “在下虽出自偏隅之地,这天下大势还是能看懂一二的。即便是投奔,也要投一个前程似锦不是?”

    唇角微微上翘,林策勾勒出一个自信的弧度,旋即闭嘴。

    旁边,顾剑棠、郑千秋以及旁边诸人俱是听了个清清楚楚。

    在往外一些人也听了个七七八八。

    诸人神情瞬间变得各异。

    顾剑棠与郑千秋未有发表任何见解。

    不远处的其他听者心思却活泛起来。

    尤其是四大士族以及其他一些蜀郡本地的宗族。

    蜀王的到来于他们威胁最大。

    因而其身旁谋士汇聚越多他们便越提心吊胆。

    眼下林策这般一番言论,等同于开罪了那蜀王梦无敌。

    毕竟作为谋士,也未曾有人敢将是否存有异心的话题摆上桌面。

    林策不可为不胆大。

    今日之后,即便是那蜀王心胸再大,怕也难以容下这位了。

    而清楚林策前不久出了蜀王府遇刺的一些人也将林策此番言论归在了林策是在发泄当日蜀王未曾派兵护送的不满。

    一时间,怀疑林策与蜀王有牵连的不少宗族打消了原有的疑虑。

    “哼!文会虽可对国策议论不假,可林公子这般置喙皇亲贵胄,似乎也不妥吧?”

    人群分裂两边。

    一行人挤过人群走了出来。

    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去而复返的柳如风等蜀王殿下麾下的一干谋士。

    众人一看此情形,心下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