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9章 兰封会战1

    日军第14师团师团长土肥原贤二是日军陆军中将,精通汉语,号称日军三大华国通之首。

    土肥原贤二南下中原时,为了炫耀武力,把战车在麦田里横着一字排开,足足有五六里宽,土肥原一路上没遇到有规模的抵抗,只一天多的时间就推进到了陇海线一带。

    恰恰在这时候,程云颂也接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的命令,让策应徐州的部队往平汉铁路一线撤退,这样土肥原贤二率领的两万日寇就和程潜的十多万国军在陇海线一带相遇碰撞。

    土肥原贤二的冒进令在武汉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十分兴奋,徐州大撤退让他很丢脸,这次要是能吃掉土肥原贤二这个师团,就能很好地挽回颜面。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匆匆飞往郑州程云颂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决定亲自指挥在兰封发动战役。

    商丘是豫东的门户,程云颂命令黄杰的第8军在此驻守。第8军在这里不但要防止土肥原贤二突围,更重要的是要阻止徐州日军增援,为消灭日军第14师团争取时间。

    西边的兰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亲自点将,命令桂永清第27军守防,桂永清是黄埔毕业生,又是何敬之的侄女婿,非常受恩宠。

    他曾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送到德国学习军事,别人背后都叫他“德国将军”, 6个军12万人包围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2万人,程云颂认为“就是用牙咬也能把土肥原贤二咬死”。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对土肥原贤二这名前日本远东特务头子并不陌生,因为他们毕业于同一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下野后曾与土肥原会面,就领教过这名日本同学的狂妄和阴险。

    由于土肥原贤二创立的满洲特务机关,日益成为国民政府的心腹大患,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曾密示戴春风,须严防此贼,伺机清除之,只是由于日本特务机关防守严密,戴春风没有下手的机会。

    如今这个日本特务头子不仅过了黄河,攻占了菏泽重镇,而且锋芒直指中原的生命线陇海铁路,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及一群高级将领深感震惊和意外,但这也为围攻和歼灭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提供了战机。

    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是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一支主力军,是它首先突破了华国的黄河防线,所以从濮阳一带渡河南下,突进到豫东地区,豫东会战很大程度上也是因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而起。

    华国军事领导机关,尤其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本人,为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所吸引,很想在这个地方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长一长华国军队的志气。

    在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主力直插中原腹地,进入兰封民权之间地区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在武汉调遣的各军已先后到达指定地点。

    黄杰第8军,李汉魂第64军,俞济时第74军,已于1938年5月1日前抵达归德一带,宋希濂第71军,第一195师、第106师,也于15日前抵达兰封附近地区。

    兰封北依黄河天险,西靠开封古城,陇海铁路横穿而过,素有鲁西南大门之称,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此次豫东战役,华日双方都将兰封视为要地。

    对于土肥原贤二而言,攻克兰封便彻底切断了陇海铁路的交通,并可以此为据点,进而攻取开封,而后直取郑州。

    对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来说,扼守兰封一线,便可以将西犯之日寇阻于兰封以西聚而歼之,从而保证开封、郑州之安全。

    在豫东战场陷入苦战之际,一支由南京装甲兵团改编为机械化第200师的精锐部队,接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的命令,在指挥官邱清泉的带领下,紧急开赴豫东战场,驰援对日第14师团作战。

    此时位于兰封东面10余公里的仪封,已落入日寇之手。日军占领仪封之后,马上以此为主要据点向西推进,企图攻占兰封。

    5月18日,宋希濂接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的电话,命令他率领71军歼灭兰封正面之敌。

    5月20日清晨,71军攻击仪封的战斗正式打响,为了确保此次战斗,宋希濂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借用了9架战斗机助战。

    20日上午,天空转为蔚蓝色,10余架飞机在阳光下升降盘旋、追逐对射。

    空战尚未结束,宋希濂就命令设置在东西岗头的重炮、野炮、山炮阵地,集中火力,轰击仪封的日军炮兵阵地及外围据点,一场炮战随即展开。

    至20日中午12时许,收复仪封已然在望,就在宋希濂命令步兵、炮兵同时进攻,准备向仪封之敌发起猛攻之时,第27军军长桂永清与新编第22师师长邱清泉突然驱车前来,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之命接替宋希濂驻守兰封。

    桂永清和邱清泉的到来使攻击仪封的战斗半途而废,并且他们成为豫东战场的两位关键人物。

    桂永清的27军是德国帮助华国武装、全副德式装备的主力军,拥有有一个纯正的德式炮兵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认为他们的战斗力很强,把这些军队投入到豫东战场,他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桂永清和邱清泉都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的亲信,桂永清是黄埔一期毕业生,1927年作为团长,随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部驻守杭州时,与何敬之的侄女何相银结婚,何敬之是证婚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还特地送上五百银元作为贺礼。

    1930年,桂永清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派往德国学习军事,这成为桂永清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归国后,一直备受重用。

    邱清泉是1934年以考试成绩第一名的资格赴德留学,原在工兵专门学校学习,次年转入柏林军事大学攻读军事专业。

    1937年归国后,邱清泉任中央教导总队参谋长,桂永清是他的顶头上司,此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命桂永清和邱清泉率部参战,显示了他对此战的重视。

    但对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薛伯陵而言,这份厚礼却未必就是好事,薛伯陵十分清楚,这两个天子门生为人刚愎自用,刚余而柔缺,勇多而谋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弄出纰漏,让他难以收拾。

    “黄埔军校第一期到第三期的学员,学习受教时间不长,但毕业出来以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非常宠信他们,在人员使用、物资分配、后勤供应等方面都特别优待。

    他们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做后盾,非常傲慢,目中无人,后来豫东战场失利跟这些因素有很大关系。

    兰封会战中,战事的演变证明,薛伯陵的担心是有先见之明的,事情果然就坏在这两位“德国将军”身上。

    桂永清率领第27军驻守兰封,负责切断日军的退路,27军能不能完成阻敌任务直接关系到兰封会战的成败。

    1938年5月21日,国军开始全面进攻。王耀武的第51师和龙慕韩第88师1个旅击溃了马庄寨日军,并攻克了内黄、人和集。

    日军主力6000余人逃向西南的双塔集、杨堌集。宋希濂指挥沈发藻的第87师猛攻野鸡岗,日军弃寨逃跑,主力逃往杨堌集,一部退守毛姑寨和东岗头。

    1938年5月23日,毛姑寨、东岗头先后被攻克毙伤日寇千余人,东岗头日寇向兰封逃窜。

    兰封方面,桂永清指挥沈克的第106师、龙慕韩的第88师、李文第78师、钟松第61师、李良荣第46师、蒋伏生第36师,以优势兵力固守兰封亘杨堌集一线的国防工事,还配备了邱清泉的战车营、装甲车连,以逸待劳,以阻敌西逃。

    然而,在日军的攻势下,国军第61师、第46师连连失守马集、孟郊集,第27军全线溃退,主力向杞县、开封溃逃。日军趁机攻占了兰封以西的曲兴集、罗王寨和罗王车站。

    国军中央教导总队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创造过辉煌,然而此次国军重金打造的首支机械化精锐第200师以未战溃败收场!

    桂永清逃跑前,匆忙命令龙慕韩率所部1个旅接替第106师坚守兰封,而命令第106师向柿园撤退。

    龙慕韩见桂永清等人逃跑,也畏敌而逃,竟于1938年5月23日夜擅自率军退出兰封,使战略重镇成为空城。这种非常卑劣可笑的行径,接二连三、堂而皇之上演。

    24日,日军从东岗头西进,不费一枪一弹便占领了兰封,依靠国军花费巨资打造国防工事固守待援,国军4天的连续攻势功亏一篑,这伙日军也暂时摆脱了被围歼的厄运。

    土肥原贤二第14师团主力步、炮兵各4个联队,骑兵1个联队得以据守兰封、罗王寨、三义寨、兰封口、曲兴集、杨圪垱、陈留口黄河南岸一线顽抗,陇海铁路被彻底切断。

    兰封失陷,使得开封、郑州面临日军兵锋的威胁,坐镇郑州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十分震怒,下令枪毙中央军第88师长龙慕韩,以图杀嫡系将军来重振军威。

    同时,将胡宗南、李汉魂、俞济时、宋希濂、桂永清等部组建成第1兵团,薛伯陵任总司令,并命令1938年5月25日晨向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发起全线进攻。具体部署为:

    第一、第17军团长胡宗南指挥李铁军的第1军及第36师由开封以东兴隆集向曲兴集、陈留口进攻。

    第二、李汉魂指挥第74军冯圣法将军第58师、第64军第155师由前后伊王向曲兴集、罗王车站进攻。

    第三、桂永清指挥第106师,第61师,第46师进攻三义寨。

    第四、宋希濂率第71军进攻兰封,俞济时指挥第51师、新35师、第20师向兰封口、杨圪垱、三义寨进攻。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告诫各位将领:“如有畏敌不前,攻击不力者,按律严惩”,并限26日清晨前将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全部歼灭,恢复陇海铁路交通。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清楚,国军必须速战速决,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