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7章 梁祝之祝英楼28(完)

    “娘,女儿只是不想以后嫁人了,不能常回家看你们,你和爹那么疼我,我舍不得你们,你看,我以后就算成亲了,我也能有大把的时间在家陪着你们,你们就不喜欢吗?”

    赵珂继续打着感情牌,一脸可怜的看着祝母。

    “你这死丫头,休想给我灌迷魂汤,你的胆子比英台还大,枉我一直以为,你比英台乖巧懂事,感情全是装的!祝英楼啊祝英楼,你可真是好样的,这么欺骗你娘!”

    祝母没被赵珂那副可怜打动,她满脑子都是这丫头做出的种种离经叛道的事情。

    今儿不杀杀她的威风,指不定以后还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娘~女儿以前也没做什么啊,不就做这一件事,怎么能算欺骗您呢?而且,人家都是太守了,也算是为咱们祝家争光了,我还给八哥争取了一个县令的官职,您就看在我这份功劳上,原谅我吧?”

    赵珂眼见前面的梗祝母是过不去了,只得又换了套路。

    “哼~真是不得了了,你是太守大人了,我告诉你祝英楼,你就是天王老子,在你娘我面前,都得跪着,今儿我也累了,懒得跟你扯东扯西,你给我在这好好跪上三个时辰,反省反省!”

    祝母说完之后,直接出了门。

    临走前还对看门口的丫头吩咐:

    “你给我守好十小姐,没跪到三个时辰,谁来也不准让她起来!”

    “······”

    听到祝母一系列的操作,赵珂知道这顿罚是免不了了,也不说话了,跪一会就跪一会吧。

    这母上大人不消气,她在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门外躲在一旁的祝父看着祝母离开后,他才悄悄的走了进来。

    “爹的乖女儿哟,你受委屈了!不过你也该罚,胆子太大了,你不知道我看到那封信,差点没背过气去!”

    祝父看着乖乖跪着的赵珂,既是心疼又是埋怨。

    “爹,是英楼不对,让你们担心了,我只是不舍得离开你们,凭什么女子嫁人就得一直待在夫家,我就不嘛~”

    赵珂看到祝老爹,撒起娇来那是轻车熟路。

    “是是是,爹都知道,我女儿最聪明,如今立下大功,皇上都下旨了,你以后嫁了人还能回家住,爹爹都高兴死了!”

    祝父是真的很高兴,女儿就是聪明有本事,还顾家,也不枉他多年心疼着长大。

    “爹,我就知道您最疼我了,您放心,您闺女厉害着呢,没人能伤害我的!”

    赵珂看着祝父,心里暖暖的,面对这么宠女儿的爹,她哪里舍得离开家。

    “说什么瞎话呢,再厉害也有没注意到的时候,你以后给我好好的,我让你八哥看着你,看你还敢不敢乱来!”

    祝父还是小声的教训了赵珂两句。

    “我知道了,爹~你放心吧!”赵珂没敢说她还要去拿下成国的事。

    这是她通过谢丞相向司马睿做的承诺。

    不然她一个女子,怎么可能这么轻松就给个太守职位,还让她八哥做县令。

    父女俩在祠堂腻歪了几句,祝父还是在守门丫头的咳嗽声中,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赵珂在祠堂待了三个时辰出来后,迎接她的就是祝父的爱心晚餐。

    她这一跪完,祝母的气也消了,哥哥们一个个对她嘘寒问暖的,在家这几日,简直快活似神仙。

    直到白术告诉她,尼山书院来信了,她才想起,那边的祝英台还没回来呢。

    “我去,不是吧,她也要回来了?”

    原来祝英台被她暴露了身份,但有赵珂请求的圣旨,她继续读书倒是没什么。

    关键是,她跟梁山伯的关系,如今遮不住了,只得先回来了。

    “九小姐被你连累了,在书院受尽了骚扰,听说想上门求娶的不少,连王蓝田都想插一脚呢,她就只得回来了。”

    白术想着银心顺带给她写的信,看着赵珂有些幽怨。

    “看我,我这有封信,你赶紧拿给刘山,让他送去丞相府去,务必要快!”

    赵珂将一封早已准备好的举荐信递给白术。

    刘山是她收的难民小队长之一,吃了她忠心丹的,暂住在祝家旁边她自己买的宅子里。

    “是,小姐!”

    看着白术离开,她这才松了口气。

    没办法,她是妹妹,姐姐祝英台没成婚,她跟马文才也得等。

    而祝英台要嫁的是梁山伯,如今的梁山伯却只是个学子,她家母上大人是不会同意的。

    她这封信是推荐他的,不管他分到哪个县,只要有官身在,她家母上大人都会用意的。

    搞定这件事,赵珂这才松了口气。

    没过几日,祝英台前脚到家,后脚马太守就带着马文才上门送聘礼来了。

    马文才自然是想见见赵珂,得知赵珂愿意嫁给他之后,他都快高兴傻了。

    至于后面的要求,他那是半点意见都没有,好不容易等到今日上门提亲,他自然就跟过来了。

    “马公子请稍等,我家小姐稍后就过来!”

    换回女装的白术,带着马文才来到赵珂的秀楼前的连廊上。

    “嗯,你去吧!”马文才点点头。

    白术走后 ,才看仔细打量了整座绣楼,雕花连廊,中间那座风雨亭上海摆着棋盘。

    想到这是赵珂从小住的地方,他将来也会时常来此居住,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激动。

    “在看什么?想跟我下一盘?”

    赵珂的声音从马文才身后传来,他赶忙转身一看。

    只见卸去伪装的赵珂,一袭鹅黄长裙,存得本就白皙的肌肤犹如白雪,眉眼清亮,五官精致。

    比他看着祝英台想象出来的还要美上七分。

    “英楼,你真美!不是,我是说,你家真美!”

    马文才呆呆的看着赵珂,心里话语一出口,就发现自己冒昧了,赶忙转了话题。

    “傻子,赶紧过来坐,等咱们成婚后,你得长时间跟我住这儿,以后有的时间慢慢看!”

    作为老妖精,赵珂是半点不矜持,看得一旁的白术焦急不已。

    “是吗?也······也是!”马文才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以后还得时常来岳家住呢。

    若说先前还有些排斥,此刻看到赵珂,那是什么都被他抛之脑后了。

    “下棋吧!”

    赵珂招呼马文才,两人是过来明路圣旨赐婚的人,没人打扰也没人反对,相处自然非常和谐。

    而另一绣楼里的祝英台此刻却烦恼不已了,梁山伯不知道能不能来提亲。

    尤其是得知赵珂和马文才被圣上赐婚之后,她就更担心了。

    梁山伯没有官身,祝母是不会同意他们一起的。

    “银心,你陪我去找英楼!”

    在屋子里郁闷了半响的祝英台,最后起身朝着赵珂的绣楼而去。

    “英楼······你这次可一定要帮山伯······文才兄,你怎么这儿?”

    在自己家祝英台没得顾忌,老远就开始喊人,没想看到一旁的马文才。

    “祝英台?你也回来吗?你的山伯可还好?”

    马文才落下一字,看着祝英台故意问道。

    他来回打量了两姐妹,发现长相差别还是有点大。

    至少,他的英楼身姿容貌都强过祝英台,这点他非常高兴,自己比梁山伯有眼光。

    “哼,要不是你跟英楼,我也不会现在就回来,反正我就认定山伯了,我是英楼的姐姐,马文才,你想娶英楼,等着吧!”

    祝英台原本的几分气性在看到马文才后,反而有些消了。

    毕竟她若是没嫁出去,英楼也休想成亲,你有圣旨又怎么样,还不是得等着。

    “你放心吧,我已经去信给谢丞相举荐梁山伯,你的山伯也快有官职了!”

    赵珂看着棋盘落下一字,封死了马文才的大龙。

    她都没看祝英台,就知道她的目的。

    “真的?你没骗我?”听到赵珂的话,祝英台心中一喜。

    “你记得让他来提亲就是了,前面有一道赐婚圣旨,娘是不会太为难你们的!”

    赵珂没好气的看着祝英台说道。

    圣旨都下了,祝母就是想挑梁山伯的刺,也只能先同意这门婚事。

    不然她的小女子就要一直等着了。

    “还真是,那我先回去了,你们继续下棋吧,我去找爹去了!”

    祝英台高兴的回去了。

    “你这姐姐,从小就这样?”

    刚才的对话,马文才觉得祝家两姐妹,位置是不是搞反了。

    这妹妹老是操心姐姐的事情,姐姐比妹妹不稳重。

    “要你管,你还是祈祷梁山伯能入士为官吧,不然······”

    有得你等的!

    “我明白了!放心,我会帮忙的!”

    马文才点点头,就这样,还是等了大半年。

    不是梁山伯慢,而是他还是被谢安送到鄮县当县令去了。

    那里水患严重,流民颇多,治水安置流民。

    他们祝家连同马文才都帮了不少忙,才能在半年后上门提亲。

    赵珂与祝英台同日出嫁,十里红妆。

    因为皇帝主婚,前来道贺之人有大半个朝中人。

    婚后三个月后,赵珂就带着马文才和肚子里的宝宝回了祝家。

    没办法,这马家不想孩子生在祝家,那就得让她提前回来。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赵珂这次也吃了生子丹和生女丹。

    自然怀的又是多胎!

    临走之前,在祝家发作了,生了两儿两女。

    为此一直在祝家直接住了近一年时间。

    之后的时间,她每年依旧是大部分时间在祝家。

    到了该回马家住的时候,她就去渝州巡查,缝年过节才回马家住几天。

    马夫人是舍得不儿媳和孙子孙女,马太守是生气。

    可再是生气,也奈何不得她,毕竟赵珂也是身有官职,与他品级,他管不到赵珂头上。

    她的十年内收回成国的承诺,在第五年,一气合成。

    这次马文才随她一起,亲眼见证了赵珂那骑雕飞空,召白鸟的场景,让他永生难忘。

    至于祝英台,跟梁山伯没了阻碍,两人也和和美美的,生了两子一女。

    因为赵珂跟马家的约定,再加上梁山伯非常爱祝英台,梁母也颇为厚道。

    祝英台也是时常带着孩子回娘家住。

    全家最开心的就属祝老爹了,疼爱的一双女儿能时常陪在身边,他临终都是笑着去的。

    赵珂有生之年,将五胡通通赶出了中原,收服了西北大片土地,被皇帝封了唯一的开国女郡公。

    一生成为晋朝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