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发错了,别看!1

    发错了,请忽略以下内容。以下内容是很久以后章节的,且前面还有很多剧情。

    —————————————————

    不过这些年温宜越来越优秀,倒是逐渐走进了玄烨的视野。

    如果忽略温宜女子的身份,所有孩子真的没有一个比得上她。不知不觉中玄烨开始投入更多精力教导温宜,不过众妃只当皇上想再培养出一个如海蚌公主那样的妹妹,根本没有在意。

    前朝后宫全然不知玄烨心中渐渐坚定了立温宜为皇储的想法。

    当玄烨刚开始发现自己的念头时,无疑被自己吓了一大跳,还反思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毕竟女皇在种花这片大地上几乎前所未有。

    即使有吕后、武皇之流也只被天下人认为是牝鸡司晨,况且她们一个只是摄政、一个并不算是得位之正。

    如果玄烨还是康熙,他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毕竟再怎么样他都是个思想传统的古代男人。

    但是玄烨都已经经历了变成自己儿子这样离奇的事,又想到在俄国等国家也不是没有女皇,而那些女皇也不输男人、年轻有为。

    那大清作为天朝上国,温宜作为自己的女儿凭什么不能做种花这块土地上古往今来的第一人?

    所以温宜长大以后玄烨没有把她嫁去蒙古,而是破例给她封了固伦和肃公主,精挑细选给她配了瓜尔佳氏一名嫡幼子,把温宜留在了京中。

    朝中大臣都非常惊讶,但是这些年皇上对温宜的宠爱他们都看在眼里,毕竟皇上曾因温宜破格给敦嫔晋位。

    所以众人只觉得皇上舍不得公主,他们也不甚在意,毕竟一个公主改变不了朝局。其他的也只是感叹天威难测罢了,毕竟皇上这些年行事愈发难以捉摸了。

    虽然温宜是很优秀不假,但谁能想到皇上越过这么多有才能的儿子立公主为储?

    温宜大婚那天玄烨带着两位贵妃和敦妃亲自驾临了公主府,以温宜的名字冲撞了孝敬宪皇后为由,给温宜更名昭熹,祝福温宜未来光明灿烂。

    实则是玄烨觉得温宜这个名字太过中庸柔顺,如果只是作为一个公主的闺名私下叫叫自然无伤大雅,但如果作为女皇的名字昭告天下载入史册就有点太小家子气了。

    不是甄嬛那自封的女中诸葛,曹琴默是真的聪明绝顶。

    她从皇上给温宜赐婚开始便隐隐感觉出了一点什么,以前她觉得自己是多想了;不过现在这个荒唐的念头又浮上脑海,如果皇上没这个意思,为什么要改温宜的名字,毕竟这个名字就算冲撞了皇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想到这里曹琴默心里不禁火热起来,不过这些都是她的臆想,这个想法太惊世骇俗,她也不相信皇上真的会这么做,所以也只是想想罢了。

    朝熹成婚后,玄烨便私下把她叫到了乾清宫,问昭熹是否有野心做种花史上第一个堂堂正正的女皇,昭熹听到这番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瞬间,从小到大的一幕幕走马灯似的飘过昭熹的脑海。即使曹琴默从来没有透露出任何宫中生活的不易,永远给女儿展示的是自己幸福的一面,一向早慧的昭熹却知道母妃的不易。

    母亲身份卑微,进府后就不得宠爱,面对不慈的福晋,只得投靠年侧福晋平安生下自己;每次母妃因为自己被华妃威胁时,都丢下自尊跪在华妃面前苦苦哀求,甚至不得已帮华妃出谋划策做了很多错事。

    昭熹一生无法忘记,敦肃皇贵妃因为争宠给自己灌下安眠药,自己在半夜醒来后看见枕在自己身边,牢牢握着自己手的母亲,那是自己第一次在母亲喜极而泣的眼眸中看见她来不及隐藏的滔天恨意。

    昭熹知道,自己的母亲可能从来不是一个好人,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母亲更爱自己。

    每个女人都是生来善良的,“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如果不是为了温宜的前程,曹琴默怎会一次次被折辱后爬起来苦苦绸缪,甚至被别人说成恶毒也在所不惜?

    昭熹被玄烨一番话激发出了巨大的野心,她一定要爬到那万人之巅,余生她要化作母亲的盔甲,一生一世守护母亲为母亲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