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是否还留意着这夜晚的花灯么,如当初期待着看元宵节时的花灯一般的心情,去看那些霓虹漫天的光景,去看那些灯与影子的相互交融。想要去的地方很多想要看的风景也很多,有些人生经历就是在原有的游戏上不断的加码,在曾经的经历中循环往复的穿越相似的关卡。

    提笔写信的时候还是在小学时代,那时家里的书信往来比较的频繁,最初是看到妈妈经常给远方的亲人写信,在那手机欠缺的年代里,书信作为信息交换的一种方式在相隔千里的山水之间传递着,那些饱含人情世故的小小信件,寥寥几笔怎么能诉说完整当年纷繁的往事,当时很是好奇妈妈收到的信纸怎么会那么多张,会有多少事情塞满那一张张的信纸呢。感情不够亲厚的人是不能写出来那么多字的吧。

    在小学时代的我看到家里面收到了大姨的来信的时候,妈妈将那信件拿给我看了一遍让我代笔给她回信,我便仔细的看了看那信纸,和平常的语文练习本的纸差不多,只不过我们的语文练习本是绿色格线,那信纸是红色的格线,初次看到那红色格线很是好看,字写上去也漂亮鲜活了起来,像梅花般点缀在枝头。

    我代笔回信的内容已经很模糊了,只能依稀记得那信的往来大概都是在诉说生活的不容易和世事无常。再不久之后的一封来信说出了大姨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不知道是为何会感觉那些信件越来越沉重了,很多时候不是在故事里的人相互鼓励相互支撑着,却是那些饱含人情世故的话语在相互传递着感情和慰藉。人与人之间相隔千里的时候,只能靠那些文字来代替曾经的感情的重量,后来拿到手的信件变得越来越沉重了。

    曾几何时期待家里收到信件的心情不复存在,也没有太多当初的激动和好奇了。

    在老师讲解课文里妙笔生花的词语时还是在形容山水的奇特之处,在最开始看到红色书信的时候,像极了妙笔生花般的景象。可在仔细欣赏的时候那些文字所带来的世事无常打乱了曾经初见的轮廓,原来曾经用文字堆砌出来的美感不复存在,有的是对人生世事的更多的解读与体验。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相逢拌酩酊,何必备芳鲜。或许自己那些潦草的字迹是在经过这书信里人生世事的历练变得不再想坚持中规中矩的字体了,那些字迹犹如对人生中故事的阅读,在成长也在变化中。很庆幸的是蛛丝马迹中的一点字迹也能展现出当初信件故事里的落差。

    有多少世事是在风雨里历练成长的,有多少故事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刻的感想的,深入人心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可是很多故事却不忍打开,就像曾经的朋友说过养的小狗总会走在人的前面,去面对那场生离死别是很难的,打开生与死的故事同样很难。

    再后来大姨的信件没有了,因为她得病了,是癌症,在家里人决定回去探望她的时候本来是打算全家都去的,可是把我放在了二姑家里,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去支付那相隔千里的车票。也没有想过大姨会提前走,走在了姥姥和这群亲人的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