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章 春梅和秋菊离开了驸马府

    小李子他们没有被定性为逆贼,武则天让人释放了他们。

    武则天一天也不想见到安公公,叫小李子用易容术还原他的容貌,把他逐出宫外。

    小李子知道武则天也不想见到兰香娘俩,他也顺带把兰香娘俩安排出了宫。

    兰香和桂枝,也不好继续留在宫里,她俩也被小李子安排出了宫。

    小李子让人在长安城内买下了一座大宅子,把他们几个都安置在那里。

    小李子是成年皇子,按理说是不能长住在宫里,他向武则天请示:“皇后娘娘,不知道你如何处置儿臣?”

    武则天笑笑:“你不能走,要留在宫里听候本宫差遣。”

    武则天又说:“你继续和婉儿帮本宫处理政务,将功补过,但是此事不宜对外声张,免得招惹闲言闲语。”

    小李子的身份是皇子。

    上官婉儿是当今皇上的生母,她母凭子贵,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皇太后。

    武则天考虑到这一点,本来想在宫外建一座王府,迁小李子到宫外居住,但是觉得那样做的话,会令到他们两个无法同居,心有不忍。

    最后武则天还是决定,留小李子继续在宫里居住,对外声称是让他帮助两宫皇太后,照顾年幼的皇上。

    除了上官婉儿是皇太后,武则天也成了皇太后。

    按照先皇遗诏,皇位传给太子李晃,皇帝年幼,由太后武则天监国。

    其实,先皇的那道遗诏是伪造的。

    武则天知道,上官婉儿善于模仿笔迹,她长期帮助批阅奏折,已经把李治的笔迹模仿得难辨真伪。

    武则天和小李子结盟,双方互相作出了妥协,达成了共识,武则天洗白小李子他们的逆贼身份,小李子和上官婉儿协助武则天掌握政权。

    上官婉儿模仿李治的笔迹,写下了那道伪造的遗诏,武则天在遗诏上面盖上玉玺后,遗诏就被成功地制作出来了。

    如果没有那道伪造的遗诏,先皇驾崩时没有遗嘱,皇位按理也应该由太子李晃继承。

    武则天不洗白小李子他们的逆贼身份,太子李晃就难以认定是先皇的亲生骨肉,不但他继承不了皇位,甚至因为他是逆贼上官婉儿所生,难逃一死。

    那样的话,皇位按理成章就应该由皇后娘娘的两个皇子李显和李旦,其中一个人来继承。

    不出意外的话,李显是皇长子,皇位将由他来继承。

    武则天不愿意这种情况出现。

    武则天知道,李显和李旦虽然害怕她,在她的面前俯首贴耳,但是他们两个已经成年,渴望自己独立执政,如果把皇位传给他们,她难以控制他们。

    皇位顺利传承,吊完唁回到各自封地的皇子们,谁都不敢兴风作浪。

    皇子李显和李旦,虽然对于皇位旁落心有不甘,但是新皇继承皇位合法,他们不敢兴兵作乱。

    而且,他们知道自己手上的那点兵力,如果不联合其他皇子,难成大事。

    他们只好再等,静观待变。

    武则天重新掌权,最高兴的人是太平公主。

    只是她有点不解,武则天为何会饶了小李子他们,而不是把他们定性为逆贼,统统都杀掉。

    太平公主想了好久,才想明白。

    她觉得:“母后想利用小皇子作为傀儡,她还想利用小李子和上官婉儿帮她做事,所以才饶了小李子他们,不把他们定性为逆贼。”

    武则天重新掌权后,为了政局的稳定,暂时没有撤换小李子提拔的那些官员,只是撤换了禁军大统领。

    禁军大统领李尔,因为中秋晚宴的安保工作有漏洞这个罪名,被免职了。

    小李子他们没有被定性为逆贼,自己没有被定性为逆贼同党,保住了项上人头,只是被免职,李尔万分庆幸。

    李尔做禁军大统领期间,小李子送给他的银子,还有他提拔的那些禁军大小头目进贡给他的银子,他这辈子都花不完,被免职正合他的心意。

    他不用再担惊受怕,并且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两个裤兜里面都装满银子,到处去风流快活。

    太平公主的两个贴身丫环,春梅和秋菊,趁着事情还没有败露,借口自己年纪大想嫁人,请求太平公主放她们离去。

    虽然太平公主想留着她们帮自己做事,但是考虑到强扭的瓜不甜,太平公主每人赏了她们五两银子,把她们放走了。

    春梅和秋菊,只是通风报信给小李子两次,她们各自就得到了一千两银子,她们觉得自己赚大了。

    春梅从屋子门口的一个花盆里,偷偷取出了她藏起来的银票。

    秋菊撬开屋子里面的一块砖头,偷偷取出了她藏起来的银票。

    春梅和秋菊各自的银票,都被她们密封在浸了蜡油的小竹筒里面,取出来的时候完好无损。

    各自取出银票后,她们一起离开了驸马府。

    她们去到长安街的一间酒楼,要了一间厢房,点了自己喜欢吃的几个菜,边吃边商量事情。

    春梅:“秋菊,离开驸马府后,你有什么打算?”

    秋菊咽下了嘴里剩下的糖醋鱼丸,吧唧吧唧小嘴,这才慢悠悠的细声说:“我还没想好,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先藏好银票。”

    在说这句话之间,秋菊还特意看了一下厢房的门有没有关好。

    春梅:“秋菊,你说得对。”

    春梅和秋菊商量好,从酒楼出来后,就回到各自爹娘的家里,把银票藏好后,再相约出到长安,租一间房子住下来,玩一段时间再说。

    从酒楼出来后,怕弄掉了银票,或者被贼人偷抢去银票,春梅和秋菊不敢逗留,雇了一辆驴车,直接回城外的象牙山村。

    春梅和秋菊,她们都来自象牙山村。

    小时候,她们一起入宫做了宫女。

    路上,坐在驴车的车厢里面,秋菊对春梅说:“我爹娘好久没进城看望过我了,春梅,你爹娘最近有没有进城看望过你啊?”

    春梅:“秋菊,我整天都和你在一起,我爹娘如果进城看望我,你怎么会不知道!”

    春梅又说:“屈指一算,我有好几个月没见过我的爹娘了,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