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4章 制作竹筏

    制作竹筏还是挺有意思的,在村民的带领下,乾尘一行来到了村子附近的竹林,这片竹林可是太熟悉了,刚来此处,最先的隐藏点,可就是这片浓密的竹林。

    这一片的竹林范围还是比较大的,里面的竹子也很有年份。制作竹筏,必不可少的材料就是竹子,这竹子的挑选需要根据所想要做的竹筏尺寸来定。

    乾尘和白云、欣沫商量了一下,决定制作一个中型竹筏,既能兼顾速度,又能兼顾稳定。

    几个人挑了18根碗口粗细、年份相近的竹子,另外又挑了2根细一点的竹子当撑杆。

    乾尘拿出堙灭之斧,竹子在堙灭之斧面前简直跟豆芽菜一般,哗哗几下,这20根竹子,就砍了下来。

    堙灭之斧是天级兵刃,砍着竹子不带含糊的,不仅省时省力,切口也十分平整。原本村民们要干小半天的活,乾尘刷刷两下就搞定了。

    在村民的大力帮助下,这20根竹子被抬到了溪水边上。

    接下来的工序是修边。竹子只取主段部分,旁枝侧叶全部切除,毛刺毛边全部刮去,竹子摇身一变成为了光荣的竹竿。

    其中16根碗口粗细的竹竿保留3丈的长度,作为竹筏筏身,剩下2根粗的竹子劈开后,削成竹片,作为固定竹筏筏身的横杆。

    16根竹筏紧靠平铺排开的宽度,也就是竹筏的宽度了,这竹片就截取这个长度。

    接下来一道工序是烤竹。

    16根竹竿虽说是一样粗细,但还是分头和尾的,烤竹的目的是为了塑形。选取了靠近尾部的这一侧,10寸位置,用火烤制柔软,弯出30°左右的角度。

    这个塑形的一侧就是竹筏的筏头,16根竹竿如法炮制。

    下一道工序可是核心工序了,“上油”。

    这里的“竹油”是延岚村祖传的“秘密武器”,也是由祖先一代代传下来的绝密配方。

    上油的目的是让这制成的竹筏能防腐、防开裂、能让竹筏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保护层。

    这也是延岚村造出来的竹筏特别之处。这“竹油”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要经过多道工序的炼制,所用的原料包括竹叶、树脂、草药、动物油脂等等20几种材料。

    塑形完的竹竿、竹片,要刷上这特制的“竹油”三遍,这第一遍刷油就要把这竹竿、竹片刷透,等干透了之后,再刷第二遍、第三遍。

    三道“上油”工序结束,这竹竿的属性会有一点神奇的变化。

    这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扎“竹筏”。这扎竹筏可就不是在陆地上操作了,这16根竹竿被全部丢进溪水里,在溪水的浮力下,一字排开。

    先是调整好16根竹竿的相对位置,确保在漂浮状态下,竹筏筏面的平整,再利用竹片固定好这16根竹竿。

    这里就要用到另一样神奇的植物“柔藤”,这是一种爬藤类的植物,一般在依附古树而生,这“柔藤”十分柔软、坚韧,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属性,作为固定竹竿和竹片的材料再合适不过了。

    每一根竹竿和竹片采用十字绑扎的方法,简洁但十分牢固。

    总长3丈的竹筏,需要7根横向的竹片固定,白云和欣沫对绑扎十分感兴趣,在村民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一把。

    等全部绑扎完毕,竹筏制作就大功告成了!

    总的来说,村民只做了一下辅助和指导,这一个中型竹筏,可完完全全是由乾尘三人合力制作完成的,这成就感,可别提有多多爆棚了。

    原本只是看着《文天游记》上有着那么一段竹筏漂流的描述,但真正自己亲自把竹筏一步一步扎出来,而且造的还有模有样,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自从乾尘和白云、欣沫介绍这竹筏漂流之后,白云和欣沫就一直惦记着那,此刻,不仅有机会尝试“竹筏漂流”,就连这竹筏都是亲自造出来的。

    村民们对竹筏进行了“验收”,获得了好评,这竹筏制作的十分成功,白云和欣沫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上筏尝试了。

    “我叫阿勇,我愿意做各位恩公的筏夫!”

    有一个撑竹筏十分有经验的村民毛遂自荐,愿意带着乾尘进行第一次竹筏漂流,有老师边带边教,那乾尘自然满心欢喜,求之不得。

    一行四人上了竹筏,阿勇一声呼喊,就开始了漂流之行。

    只见阿勇持着那根细长的竹竿,用力向溪水面一撑,这竹筏动了起来。

    村子附近的溪水还是比较平稳的,一路上,阿勇跟乾尘介绍着,这竹竿该怎么撑,怎么控制方向,人站在竹筏的哪个位置会比较好控制。

    乾尘也是现学现卖,尝试了一番。

    不得不说,乾尘的领悟能力还是很强的,一会功夫就掌握了竹筏行驶的技巧。

    阿勇的技术确实不是盖的,很多技巧都讲到了要点之上,没有废话。

    一路上,阿勇把能教的都教给了乾尘,接下来就是实操和经验积累了。

    在竹筏上欣赏两边的风景又是另一个感觉,看着两侧倒退的景致以及溪水面上特有的观赏视角,突然有了那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阿勇:“大伙站稳咯,接下来一段水程可就急咯。”

    乾尘三人期待的环节来了,既然是漂流,那就要感受这“激流勇进”的感觉。

    竹筏进入了急流段后,竹筏的速度就快了不止一倍,溪水不深,很多地方都有石头,这竹筏的刺激一部分来源于竹筏与溪水面的碰撞,还有一部分来自竹筏与底石的碰撞。

    阿勇在极速段的动作也变多了,控制好方向是极速状态下最难的。但阿勇处理的游刃有余,经验十分丰富。

    很多次都以为要撞上边岸了,但阿勇不慌不忙,只是轻描淡写用竹竿找准角度一撑,这竹筏的船头就变了一个方向,竹筏在阿勇的掌控之下,称得上是“人筏合一,心随所愿”的状态。

    在极速段,溪床的宽度明显小了不少,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溪水聚集在一起,流速也加快了不少。

    在竹筏和溪水面的拍打中,还时不时有溪水溅起水花,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一振。

    虽然身上半湿,但丝毫不影响兴奋,这样的玩水体验,平日里可是不多的。

    这“竹筏漂流”,果然没有令大伙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