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拟减持公告

    三人约在了某工业区里的一家老牌火锅店。

    虽然主打重庆火锅,但是经过改良的锅底已无重庆火锅的燥辣,口感相对柔和,这样既不失重庆火锅的本真,又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店里还摆放了三十几味调料,供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饮食口味的人挑选搭配。

    陆文珊向服务员要了包间。

    “陈浩,我们现在账户上的现金还有多少?”

    “之前在45块的价位卖了3000万股高天置地,这里是13.5亿,另外还剩1350万股持仓。其它还未清仓的股票市值大约在4亿。”

    陈浩边说边看着陆铭,想知道他下一步的指示。陆文珊咬着筷子,盯着陈浩发呆。

    “1350万股大概6亿市值。”老陆低头计算着。

    “陆叔,不止6亿,今日高天的股价已经摸到52块了。”陈浩边说边笑,有些得意。

    “当初高天的建仓成本不到7块,之前减持的3000万股,获利在11亿左右。今天他们刘总约我,叫我暂时不要清仓他们的股票。这个你怎么看?”

    “陆叔,由您决定吧。高天的股价毕竟已在高位,清不清仓是情谊问题。”陈浩依旧乐呵呵的。

    “你判断大盘的上涨大概还能持续多少天?”陆铭问。

    “最多一个月。”陈浩肯定地回答。

    “先尽快将手里的其它股票清掉,如果下个月大盘下跌趋势一旦确认,那我们就转沽期指,IF1507,300手,速战速决。你看如何?”陆铭问陈浩。

    “没问题。”陈浩点点头。

    在期货交易这件事上,陆铭和陈浩都是保守派。

    此时的陈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两个月后,他的老师,期货界的一代传奇人物顾强,将会因IF1507的爆仓和股票强制平仓而遭受双重暴击,几十亿资产灰飞烟灭,最终选择从公司顶楼平台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三十多岁的生命。

    陆文珊自顾自地吃着火锅,并不关心父亲与陈浩说了些什么。

    回家途中,陆铭一路盘算,心想“刘博文真会算计啊,从他公司股票上赚走11亿,还得奉还6亿。”虽说如今的6亿市值,当初成本不足1亿,但白白丢钱,总是让人气恼的。

    回到小区停车场后,陆文珊问父亲,今日为何要开大车,陆铭道:“谁钱多谁话事啊。”

    父女俩相视一笑,挽着胳膊回家去了。

    吃过晚饭,便看到高天置地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拟减持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公告说,刘博文因个人资金需求,拟在公告披露后的6个月内,通过交易所系统以大宗交易或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

    换言之,按公司15亿股股份总数,刘博文此次减持最高将达0.75亿股,按52元计,合计套现资金将大于32亿元。

    减持公告一出,大股东们纷纷坐不住了。老陆坐在阳台上喝茶的工夫,接了五六个电话。

    大家原本都巴望着股价先冲70元去,结果控股股东率先减持了。

    财经频道滚动播放着各上市公司当日的股票收盘价,他看到高天置地,收盘价51,较前日上涨3.5%。

    “刘博文为何要将他的拟减持的计划单单透露给我?”陆铭没想明白,但转念便不再去想。

    次日,受拟减持公告的影响,早盘集合竞价前五分钟在上日收盘价负5%的位置堆集了大量抛单,但9点20后陆续有大买单挂出,价格也随之拉升到前日收盘价的负2%位置,并持续到开盘。

    9点30分开盘后,股价被大单拉起,迅速回补了缺口,紧接着,又是一波下砸,但同样被大单快速拉起,这前十分钟的走势在分时图上形成了一个大大的“N”字,随后股价震荡上行至正2%位置收盘,收盘价52.02元,成交量较前一日并无明显变化。

    这波洗盘上攻让持有高天股票的散户们着实有些懵了,明明出了利空,为何股价不跌反涨?

    不到17点,公司出了大宗交易公告,深港本地的两个证券交易席位溢价以54元/股的价格共同承接了刘博文拟减持的公司股份的1%,总市值8.1亿元。

    此消息一出,各个股票论坛里顿时闹开了锅,小股民们各个欢欣雀跃。

    老陆闲下来也会逛论坛,但没有账号,从不发言。

    他发现,虽然都是散户,但因交易理念和买卖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圈子,由此每个论坛聚集起来的也大多是同一类型的股民。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各类股民之间还存在着鄙视链,老陆自觉身处鄙视链的最底端。

    其中一个论坛,他留意到,在高天置地的贴吧里,有一位中年男子最近甚是活跃,今日又发帖了,写道:“昨天就告诉你们,股票低位发利空消息就是利好,公司配合庄家收集筹码呢。”

    其他股民纷纷在此贴下方回复。

    “对啊,庄家明显是筹码不够了,否则怎么会溢价接大宗呢?”

    “唉,被骗了,早上看到砸盘以为会跌,清仓了。”

    “接大宗是下周一砸盘用的。”

    众说纷纭,好不热闹。

    老陆不久之前也走过大宗,自然知道今日的盘面是怎么回事,但他没办法去贴吧讲这些,而且,就算他讲了,又有几人会信呢?就像那位股民,说了句大宗是用来砸盘的,就立马遭到了众人的“围攻”。

    周末是很多股民最难熬的两日。那种感觉就犹如一桌人赌牌,你输了钱正着急扳本呢,而赢你钱的那几人却说不玩了。

    周六,晚饭后,陈婷和陆铭外出散步,陆文珊一人在家看情景剧——「爱回家」。

    “文珊,你好。想约你明日吃饭,有时间吗?”她起身正要去厨房洗水果,手机亮了,刘铮发了信息给她。

    她不知该如何回复,毕竟两人只见过一面。前日与他交换手机号,也只是出于礼貌。

    犹豫之际,陈婷和陆铭说笑着回家了。

    “爸爸,刘铮约我明天吃饭,我需要去吗?”

    陆铭低头换鞋,陈婷扯了下他的胳膊,笑着问:“谁是刘铮?”

    “哎呀,就是刘博文的大儿子。”

    “去呀,年轻人多交些朋友没有坏处的。”陈婷总是觉得女儿太过于矜持、内敛、不善交际。

    “爸爸,我去吗?他是否想向我打听关于你股份的事情?”

    “没关系的,珊珊,去吧。大概是刚回国,想了解一些平日生活上的事情。”陆铭对刘铮的印象并不差。

    “那我明天去同他吃午餐,晚餐我在外面吃,你俩享受二人时光。”

    她把与刘铮见面的地点定在了深港城——一家大型的娱乐购物中心。

    翌日,陆文珊一早外出给父母买了早餐——虾饺、红米肠和艇仔粥。

    “文珊,需要爸爸陪你去吗?”陆铭问道。

    “老陆,你瞎捣什么乱啊。珊珊,今天阵雨,晚上早点回家,别在街上乱逛。”

    临出门,父母轮番叮嘱陆文珊。

    陆文珊18岁时去了帝都上大学,之后便留在那边工作,直到两年前才又回到深港。所以,在这座城市,也只有那么几处地方是她熟悉的。

    停好车,才发现自己早到了半小时。

    深港城四楼有一片人造冰场,每到周末就会有小朋友来此练习花滑、速滑以及冰球等项目。陆文珊总爱到场边观看。

    与往常一样,她买了杯咖啡便径直走到场边,看小朋友们练习。

    深港是一座从不下雪城市,很多老人一辈子也未曾亲历一场大雪。

    咖啡喝了一半,陆文珊才意识到自己只买了一杯。待她又去咖啡店买了两杯咖啡回到场边时,发现冰场那头教一群孩子练习蹬冰、摆腿的人竟是刘铮。

    他领着小朋友们开始场内绕圈,最小的那个孩子他细心地牵在手里。

    当滑到陆文珊这一侧时,他冲她招手,示意等他一会儿。

    刘铮将小朋友带回到教练身边,和孩子们挥手告别。

    “我不知道你的口味,便买了意式浓缩。”她看着他整理好衣领,把咖啡递给他。

    “可以的,是我喜欢的口味。”刘铮接过咖啡喝起来,“你呢,喜欢哪种?”

    “摩卡和美式。”

    “我没想到你会提前到,所以跑去和小朋友玩。”

    “我也没想到你这么有耐心。”

    “我想,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对我有更深的了解。”

    陆文珊笑了笑,问道:“去哪儿吃饭?你好像比我更熟悉这里。”

    “你知道椰子鸡是什么东西吗?我从未吃过,但又见各处都有经营这种食物的餐厅。”

    “咱俩去试试。”陆文珊也未吃过,经刘铮一问,就想去一探究竟。

    深港城里的椰子鸡店,被装饰得春意盎然、花团锦簇,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花香。

    俩人翻看菜单,才明白椰子鸡就是以椰青汁为火锅汤底,将文昌鸡斩块,下入汤底烫煮,煮沸后,汤底可喝,可煮其它火锅食材,鸡肉蘸小料食用。

    刘铮盛汤递给陆文珊,还不忘提醒她小心烫。

    “好喝吗?”刘铮问。

    “清甜中又有咸味,感觉并不是很搭,可能功效大过口味吧。你试试。”

    “我觉得还好啊,挺好喝的。”刘铮放下汤碗,边说边给陆文珊舀鸡块,“我喝汤,你吃肉。”

    “服务员,麻烦帮我们来份腊味煲仔饭。”陆文珊请服务员下单。

    “对对对,我确实需要吃饭。你多吃些菜。”说罢,又继续给她舀菜。

    陆文珊放下筷子,问道:“刘铮,你今天找我出来,就是吃饭吗?有没有什么其它事情?”

    “一定要有什么事情才能找你吗?”刘铮看着陆文珊,“只是请你吃饭,安心吃吧。”

    “你最近回国,是有什么计划吗?”

    “在筹建一家药厂,跟朋友一起。”

    刘铮没有多说,陆文珊也不好多问,毕竟与她关系不大。

    吃完饭,两个人在停车场里道别。陆文珊坐在自己车里愣了好久。

    两个人明明只是第二次见面,却好像已认识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