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 朝会二,提开海

    “据臣所了解,我朝农作物产量过于偏低,加上税收过高,”说到这,李尧停了一下,特意去看一下皇上的脸色,见皇上脸色没有变的难看,这才继续开口;

    “南方百姓还好一点,无论环境气候方面,每季的产量还高上一点,但北方就不行了,产量相对比较偏低,一年下来难有余粮。”

    “所以呢?”

    刘才基自然听出李尧暗自各捐杂税过高,但并没有往上提。

    皇上不提,李尧自然也不会接着提了,有些话稍微点一下就行了,特别是对皇上,说的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

    “依臣来看,我朝当种植一些新的农作物,产量高不限区域的农作物。”

    李尧嘴巴一闭不说了,等着皇上去接话茬,然后再好顺着往下说,这大概就是父亲所言的为臣之道吧。

    即使心中有千百计,也不能表现出来一点,要让皇上有绝对的话语权。

    “朕也想有这样的农作物,可纵观历朝历代以来,都未曾发现,李尧你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刘才基开口了,李尧所言又何曾不是他所想,温饱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

    “皇上、我大昭之地没有,并不代表别的地方没有,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李尧恭声说道。

    刘才基眉头皱了起来,双眼盯着李尧的双眼,眼神中有些疑惑。

    “别的地方有?什么地方?有什么?”

    刘才基疑惑盯着李尧看了几眼后,直接来了一个三连问,眼底隐含些许激动希冀之色。

    这不由得他不激动啊,要是真有了新的农作物,如李尧说的那般高产量不挑土地,百姓的温饱便能得到很大的解决。

    老百姓肚子吃饱了,国家自然也就安定了,最起码不会出现民间反叛之事的发生。

    能吃饱穿暖谁闲的没事对朝廷造反,只要朝廷无能百姓饿死,老百姓活不下去才会逼着去造反,这点道理刘才基还是门清的。

    “启禀皇上、具体什么地方臣也不知道,”李尧如实回禀,不待刘才基有所反应,接着开口:“但想知道这些地方,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李尧神情严肃的开口:“开海!”

    “开海?”刘才基双眼闪过一丝光芒。

    “对!开海!”李尧肯定的重复一遍。

    “臣反对!”

    “臣也反对!”

    李尧话音刚落,殿内一前一后响起两道反对的声音,接着两道身影走了出来。

    户部尚书陈曲和新任工部尚书刘厚才。

    李尧看了二人一眼,嘴角扯了一下,不用猜就知道二人反对的理由,一个理由是户部没钱,一个理由是怕户部不给钱。

    “皇上!开海不是小事,一动则牵动全身,户部你也知道的,没钱啊!”

    果然如李尧所想,陈老抠一站出来就苦着一张脸开始叫穷,叫唤完还不忘斜了李尧一眼,胡子一抖一抖表情很是不满。

    刘才基面无表情没有搭理陈曲,而是看向同样站出来的工部尚书。

    “刘厚才

    你呢?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啊?臣、臣、臣怕户部没钱。”

    新任工部尚书刘厚才是一位年近五十的家伙,同样也是李尧好兄弟刘泽的父亲,之前担任工部侍郎。

    在皇上让宋成章告老返乡之后,便由他担任了工部尚书一职。

    刘才厚被皇上这么一问,顿时老脸有些红,有些心虚的看了陈曲一眼。

    同时也在心里对李尧小声嘀咕了一句,好大侄对不住了啊,咱手里没有钱袋子啊!

    陈曲“哼”了一声,扭过头不搭理他,对于一个花钱的部门,陈曲一向不怎么待见。

    “臣等也反对!”

    这边皇上还没有开口,那边又走出两位户部侍郎和工部侍郎,没办法,老大都开口了,他们必须要表一下态。

    刘才基又懒懒的将身体靠在了龙椅上面,双眼也是微眯了起来。

    “李尧,主意是你提的,他们反对,你有什么要说的?”

    不知道刘才基是懒得搭理那些人呢,还是有意试试李尧的能力,总之是把问题抛给了李尧。

    李长复站在原地脚动了动,最终还是忍住没有走出来,看了一眼儿子后,继续耷拉起了眼皮。

    李文李景兄弟俩,目光则一直落在自家弟弟身上,老二有些冲动想站出来挺一把,但看到老大制止的目光后,也老老实实站在原地未动。

    “皇上、诸位大人反对也在理,开海之事本就非易事,首先打造船只就非一日两日能完成,其次便是开海之后贸易的货物准备。”

    李尧的话让陈曲脸色好看了一点,心想你小子还算明事理。

    不过李尧可不管他心中想什么,顿了顿之后接着往下说:“依臣来看,我朝要出海做贸易的话,可卖的商品一定要高利润且外邦没有的,例如我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

    刘才基不动声色点了点头,李尧说的在理,作为东方大朝,本就以丝绸瓷器茶叶出名。

    前朝也有过开海之例,对外贸易的也无非是这些东西,只是不知后来为何闭海了,这一闭一直到大昭王朝建立,延至今日也未再开海。

    “皇上要提高我朝经济,这个海就必须要开,但非今年就开,前期不妨先做好准备事宜。”

    李尧停下,见皇上没有要打断的意思,便只好接着往下说。

    “首先是造船,造船看似简单,可是要打造出海的商船绝非易事,海上风浪不比江河,船不但要大更要结实能承受住远航的风浪,

    其次是发展桑蚕业,这样才能保证丝绸的产量,同样烧瓷的火窑也要多建,桑蚕适合南方,南方的田地难免会改农田为桑田,

    这样一来,百姓的粮食收入就会降低,不免引起很多百姓不满,要想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臣以为当下还是要以开垦荒地为主。”

    “开垦荒地?如何个开垦法?”刘才基越听越觉得有搞头,李尧话音一落就急忙追问。

    “年前汗古一战,不是抓了不少汗古百姓和兵俘,臣认为就让他们去开垦荒地最为妥当,让他们去南方边境开垦,

    这样好处有二,一他们原本北方人,让他们去南方开垦,可断了他们不安之心,二让其自给自足,可大大减少朝廷的开支,

    开垦个数年之后,他们也没了归家之心,自然少了反叛之心,最终也会将自己归化为大昭人。”

    “好!好!好!”

    李尧的一番言论结束,刘才基满脸的激动,连喊三个“好”字!

    “李尧下朝之后,你且拟一份详细的折子,明日就要递到朕的手里,散朝!”

    刘才基撂下一句话后,直接抬屁股起身就离开了大殿,他不想给其他大臣开口的机会。

    “臣遵旨!”

    李尧说完一抬头,皇上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