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巧玲和路远坚定自己想法

    巧玲回到北京和导员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谈起自己的想法,巧玲说:“老师,我还是要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干,我这次回去我更加坚定这样做了,你知道我老家是农村的,我的父母希望继续在那里干,我不能只为自己着想,我还要为其他人着想一下。毕竟我活着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

    刘导员说:“我明白你的意思,那你看看这样行不行,我想知道你对我们现在我们做的这个培训,有什么想法。”

    “这个我现在没有更好的想法,我可以退出,我不可能只拿钱不做事的,我是不能这样的。”巧玲说。

    “要不这样吧,你目前周末和下班以后有时间就来培训机构帮忙,这样你的股份就没有那么多了,这样我们之前的我给你分配完利润,以后你要不工资,要不要5%的股份,你自己选择。你现在若是没有考虑好,你可以回去好好考虑一下,毕竟我们是师生一场,还有就是我们毕竟还是一起做起来的,我还是希望你能够选择股份。”导员说。

    巧玲听懂了,导员说的还是有道理,我不可能两边都站着,这样没有道理的。巧玲说:“老师,我选择第二个,这个我不用考虑的。我会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边的事我会兼顾着,不会耽误事的。”

    “行,这样明天你来签一个协议,我们就这样说定了,以后如果哪一天你真的想完全回来,我会给你提高你的股份比例,怎么样,没问题吧。”导员说。

    巧玲说:“好,谢谢老师,谢谢刘总。我同意。”

    她们就这样愉快的谈完这个事了,他们回去了。巧玲也获得前期的利润大约有五万多,当时这些钱基本上能够买个小院子了。巧玲用这个钱买了一间门面房,底上两层的,下面租出去了,上面她自己住的。这在当时这个想法还是比较超前的,是很有投资眼光的。巧玲一心干这个翻译工作,后来就进外交部直接负责一些国家的重要资料的翻译。

    路远回去则是把工作直接辞掉了,当然这件事还是瞒着他的父亲做的。他觉得自己年轻,就算是自己输了还有机会。他和春生全身心的投身到国内计算机电子配件和软件的销售,也是中关村最大的代理商,一年销售业绩达到五百多万,在北京也是比较牛逼的。他们两个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这时候达到一个瓶颈期,如果再壮大必须有新的思想,创新的管理办法。他们两个在这个管理上,公司壮大发展上发生了分歧,春生觉得这样就很好了,满足于当前的发展规模,但是路远则是不满足,他对一些国际上的一些大企业有所研究,公司如果不能在创新中发展,将会被社会无情的淘汰。最后他们都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也做出了分道扬镳。春生继续做这个代理商,路远则带着自己的售后团队剥离出了公司,利润也分配完,他们的选择不知道对不对,这在后来才得出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