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乾清宫,修三大殿未完工程,工部报价一千多万两银子,朱由校觉得用不着那么多,正在研究三大殿哪里费用可以缩减。朱由校心想如果自己主持重建,几百万两银子就能搞定。

    感觉有一月没上朝,问魏忠贤:“魏伴伴,最近有无大事?”

    魏忠贤回道:“皇爷,倒没什么大事,天下一片太平,有人发行一份周报,十有八九是泰兴王世子朱以潢刊发。”这次东林党没上台,魏忠贤自然也没有受到特别大重用。

    “哦,拿来看看。”魏忠贤递过去一份报纸。

    朱由校津津有味的看起来,“没想到吾大明领土增加一倍,竟一无所知,朕对不起太祖。这个李鸿基要重奖,瓦剌后人被吃了,可怕。以前吾还以为是泰兴王世子嘴上说说,没想到竟是真事。大明得发展火器,提高战力,赶走西夷。”

    “王恭厂的火器研究的如何?”朱由校问道。

    “回禀陛下,火箭炮研究出来,射程1000步。火铳感觉不太稳定,射程250步,70步能破三层甲。150步破一层甲。比鲁藩近100步。咱们是否直接购买鲁藩火器?”

    “有点近啊!”朱由校叹道,对着远处的王安招招手。

    “王大伴,告诉所有人明天上早朝,不得缺席!”朱由校放下手中报纸,又研究起三大殿模型。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来到大殿,“臣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朱由校已经习惯一月一次的朝会。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王安尖声喊道。

    “陛下,臣有事奏,泰兴王世子发行报纸,竟然把朝廷机密泄露出去。”韩爌又是第一个弹劾。

    “陛下,臣觉得也不是大机密,去新大陆就是泄露别人也不知道啊,大明这边已经无西夷。”朱国桢这次没跟韩爌站到一起。

    朱由校想了想:“有理,这个不算泄密。西夷真的那么残暴吃人,杀了两千万人?朕以为世叔说说而已。徐光启,你不是了解西夷?你说!”

    徐光启战战兢兢,自从汤若望被杀之后,徐光启忽然醒悟,自己天天待在教堂,接受牧师洗脑,时间一长进入那个氛围中,和自己徒弟孙化元甘心受其驱使,好像传销一样中了邪。“陛下,西夷确实残暴,吕宋被杀3万华人中,不少华人教徒亦被西夷残忍杀害,完全不讲信用。有用时就留着你,没用时杀掉。至于吃人一事,臣觉得可以找一个蒙古人问问,臣听说满桂将军正好在京城,不如找他询问一番?”

    “传满桂进殿!”

    “臣满桂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个时辰后满桂上殿。

    “爱卿平身!”朱由校看满桂身高马大、相貌威武,确实是一名悍将,可以委以重用。

    “满将军,听说你是蒙古人,你可知道罗刹人在西伯利亚汗国杀人吃人之事,还有布里亚特人被吃被杀?”

    满桂有点郁闷:“启禀陛下,臣是汉人,从谓臣胡夷孽种,冒建高牙,臣原籍山东兖州府峄县,以祖职世居宣府前卫,山东有很多臣族人。臣在辽东被建奴用离间计,说臣乃蒙古人。然后传开。那些贱骨头宁愿相信建奴话亦不信臣话。”

    朱由校大吃一惊,建奴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原来如此,人言可畏,大家以后不准再传谣言,寒了将士忠心。”

    满桂感激不已:“谢陛下,臣听闻罗刹人东进西伯利亚汗国,杀的血流成河,西伯利亚子民一路东逃,跑慢的被抓住吃掉,有些人跑到布里亚特人蒙古人地盘,罗刹人又杀到布里亚特森林地区,见人抓住就杀掉,布里亚特人和西伯利亚蒙古人逃往车臣汗国,车臣汗国食物不够,劫掠客尔客和科尔沁草原,由此造成大量流民,加上白灾不断,流民越聚越多,跑到辽东被袁应泰接纳至沈阳、辽阳,好吃好喝,他们吃饱就劫掠沈阳妇女,欺负汉民。还杀掉守城军官抢夺城门,准备献给努尔哈赤。”

    天启道:“你们都听见满桂将军说的了吧,这些罗刹人着实可怕,与野兽无疑,今日不除掉,一旦他们实力超过大明,大明亿万子民将会遭遇灭顶之灾,有被生吞活剥的危险。让朕想起了石勒和石虎,打仗从不带粮食,把女人孩子当军粮。这蒙古流民也是忘恩负义,吾大明子民太守规矩,谁都想欺负,朕打算以后给边民发鲁密铳如何?”众臣听到罗杀人暴行,心中直打颤。

    韩爌出列道:“陛下,臣等支持出大军讨伐罗刹国,以有道讨伐无道。臣赞同发鲁密铳。”

    朱国桢:“什么有道无道,你跟野兽谈这些有用吗?陛下,臣建议派五十万大军灭其种,绝其苗裔。臣亦赞同发鲁密铳。”

    刘一燝跳出来:“陛下,罗刹也是大国,人口也两千万之多。绝不是五十万大军一下能征服的,老臣建议大明增兵至一百万机动兵力。臣亦赞同发鲁密铳。”

    天启道:“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先增兵二十万,优先陕西河南,月薪二两。

    这个李鸿基立大功,朕本该封侯都不为过,可惜他效力鲁藩,说不定鲁王还有重用。就把托姆托克城,改名李鸿基城如何?奖励一万两白银。

    封满桂为西伯利亚总兵,初领兵五千人,日后增加至两万人,饷银增加三倍驻守李鸿基城。配合鲁共同剿灭罗刹入侵者。”

    臣等附议。

    “无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