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5章 石墨烯电池,研制成功!

    时间来到2月底。

    嘉禾工厂的电池实验室内。

    研究员陈宇拿着一份检测报告,满心激动地向自己的上司郑剑汇报:

    “郑工,我们石墨烯电池的检测数据已经出来了,你过目一下。”

    正在忙碌的郑剑抬头,接过报道。

    他从下属激动地表情中,就预感到即将有好事发生。

    但郑剑还是仔细查看了这份检测报告,在来来回回扫视几眼,确定数据没有出错之后,他自己也变得激动起来。

    “你确定这个报告是真的,数据没有出现纰漏?”

    “确定,我已经测试了好多遍,起初我也不相信这个数据。”陈宇十分肯定。

    “不愧是传说中的石墨烯电池!”郑剑拿起检测报告再次查看起来,“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500Wh/kg,普通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才200Wh/kg,直接提高了两倍多。”

    “石墨烯电池寿命较短的问题也被解决了,3000次循环之后依然有80%以上的容量,普通锂电池能有1600次循环就能吹上天了。”

    “而且这种电池的耐高/低温的性能很好,即使在零下20℃的环境下,容量依然能保持在80%以上。”

    “真不敢相信这种电池能在我们手上诞生啊!”郑剑最后感叹道。

    年前他被张晨光挖过来时,心里还有点不情愿。

    因为他们这个研发团队总共才5个人,但是研发项目却是传说中的石墨烯电池。

    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就像让你从零开始去造飞机一样。

    如果不是嘉禾这边给的工资高,他压根就不会来这,最后也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来的。

    谁能想到,张晨光压根不让他研发石墨烯电池,而是在签了一份十分严格的保密协议之后,直接把一个U盘丢过来,让他们把里面的技术吃透,然后验证这项电池设计能否量产。

    如今看来,他当初的选择是对的,虽然这石墨烯电池不是自己研发出来的,但自己怎么说都参与了这项工作。

    说不定以后能青史留名!

    “谁说不是呢,我也想不到我们能做出石墨烯电池!”陈宇也跟着感慨。

    和郑剑不同,他只是一名刚毕业的研究生,在找工作时看到嘉禾这边工资比较高就来了,同样没什么太大的抱负。

    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果自己参与了研发石墨烯电池这件事传出去,说不定学校的导师见了自己都得喊声大哥。

    毕竟一款高密度、长寿命的电池,是足以改变当前手机行业的。

    虽说这个他平时的工作只是简单的测试数据而已。

    “好了,别感慨了,我要赶紧把这件事和张总汇报,他之前已经催过好多次了!”郑剑收拾好手上的资料,马上拿去向张晨光汇报。

    然后,杨晨也知道了这个好消息。

    他之前还怕电池那边赶不上进度,有可能会拖延K1的发布节奏,如今看来终于赶上来了。

    杨晨虽然不懂那些与电池相关的参数,但他知道对比。

    石墨烯点电池的能量密度是目前锂电池的2.5倍;

    电池循环寿命是锂电池的1倍左右;

    零下20℃依然能有80%以上的容量,而普通锂电池有60%的容量已经很强了。

    不用说,系统又给了他一项领先于时代的技术。

    虽然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将石墨烯电池做了出来,但还没有谁将其运用到手机上。

    如果K1系列能够搭载石墨烯电池,真的有希望创造历史。

    “给电池研发团队的人发奖金,具体多少你看着办,但不宜太多,毕竟他们也没做太多的工作。”杨晨高兴地对张晨光吩咐道。

    “然后赶紧把这项技术申请专利,专利的归属权就是嘉禾,但可以让参与研发工作的人员署名,后续也可以给他们发一部分的专利费。”

    杨晨没有把这项专利归到自己的名下,毕竟他不差那点钱,名利也不需要。

    他不建议给电池的研发团队发太多的奖金,却让他们在专利上上署名,这可是一个长期饭票,说不定每年都能收到一定的专利费,相信没有人不乐意。

    “最后,是赶紧安排生产,先把生产一批电池出来给K1系列使用,这边马上就要投产了!”

    “好的!”张晨光在电话那头答复。

    嘉禾最终还是选择自己建立一个小型的电池工厂,为此在羊城租了一个厂区,而且前期的产量可能不是很大。

    但杨晨对产量的要求还不是很高,能满足K1系列的需求就行。

    他打算学习华威,石墨烯电池自己要独占一段时间,将其当作K1系列的主要卖点,后续才考虑将电池卖给其他厂商的事。

    要不自己弄出来的核心技术,自家的产品都不能享受其红利,那就太亏了。

    就连三丧都知道将最好的屏幕留给自己,稍微差一点的才卖给其他厂商。

    ……

    或许是受到了电池研发团队的刺激,过几天后,产品部门下设的影像研究小组也传来捷报。

    他们已经吃透了杨晨从系统上买来的影像算法,并根据国人的审美调校好了拍照的风格。

    杨晨也过去看了一下他们的调校成果,整体还比较满意。

    系统给出的算法拍出来的相片过于真实,比如拍人像时,把人脸上的细节都清晰记录了下来;拍风景时也是如此,人眼看到什么,相片就呈现出什么,和水果手机的拍照风格很像。

    但这种风格在国内不是很吃香,很多人还是喜欢一些虚假的美好。

    比如自拍或者拍人像时,必须要有一定的美颜效果,最起码要把脸上的雀斑、痘印修饰掉;

    还有拍风景时,相片的色彩要稍微调得艳丽一些,这样看起来会更有视觉冲击力,发到朋友圈中能获得更多的点赞。

    毕竟很多人是不能分辨出一张相片到底好不好的,他们只关心相片的颜色好不好看,相片中的人好不好看。

    天意作为一家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公司,这点需求还是能满足的。

    但是又不能太假,美颜效果稍微修饰一下就行了,不能拍出来的相片连自己的爸妈都不认识了。

    拍月亮时,通过算法自动给月亮P上各种沟壑这种事,天意也做不出来。

    所以,在杨晨的指导下,天意 K1系列拍出的相片,比水果手机稍微虚假一点;但比其他国产厂商的拍照风格更加真实。

    不过拍照这种东西,太过于主观,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不如续航来得直接。

    所以,它只能当做天意 K1系列的一个亮点,不能成为核心卖点去吸引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