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9章 天意的下一步计划:自研芯片!

    对于能够如此轻易地挖到王腾,杨晨也挺意外的。

    这人在大米公司中虽然不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也是骨干之一,将他挖过来对于大米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其实一开始王腾是不愿意来天意的,不论猎头给他出多少工资都不同意,最后还是杨晨亲自出来,和他聊。

    表示天意的宗旨是造出便宜又好用的手机,造福消费者的同时,也带动国产科技行业崛起,并邀请他一起加入,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对于理想青年来说,杨晨这番话还是挺管用的,这就是画饼的重要性。

    因此,原本在京城上班的王腾,就正式收拾东西南下,加入天意。

    杨晨也不食言,除了帮他支付竞业协议的违约金之外,还把产品部门的负责人位置留给了他,并负责天意下一部产品的前期筹备工作。

    至于原来产品部门的负责人张云飞,则调往其他公司。

    关于天意的下一部产品,杨晨是这样考虑的,做4000元左右的旗舰。

    但是这部旗舰又不能和市场上的其他旗舰一样,一定要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毕竟如果从体验上来说,天意 K1 Pro在体验上和当前市场上的旗舰来说并不差多少,天意并不需要再做出一部更高配置的K1 Pro。

    要做就要做当前市场上没有的产品,一定要领先整个行业。

    但现在问题就来了,要做出这样一部手机,天意和杨晨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尤其是他当初定调,一定要实现零部件100%国产化,而要在下一部产品上要实现这一点就很难了,毕竟很多国产供应商的零部件并不能达到旗舰的标准。

    第一个难点就是处理器方面,华威那边已经不卖麒麟芯片给天意了,那该如何找到旗舰级别的处理器呢?

    找联发科买?

    不,杨晨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自研。

    反正自己有系统在手,商城里有的是关于芯片的相关资料,随时都能买出来,只是要多花一点时间去肝技能点而已。

    现在的问题是,自己拿出与芯片相关的资料之后,天意能不能将其生产出来。

    所以,在杨晨的授意下,天意正式踏入芯片领域,投资5亿元,再加上杨晨从小金库里拿出5亿元,合资10亿元成立了哲库科技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芯片的研发工作。

    哲库旗下第一颗芯片的代号就是“马里纳亚”,以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命名,寓意芯片研发的艰难。

    (懒得再想名字了,既然这个世界没有绿厂,就用他们芯片公司以及芯片代号的名字吧!)

    而张云飞则被杨晨派去了哲库,负责该公司的前期筹备工作。

    杨晨给他的任务就是招人+挖人,招揽芯片领域的人才,有必要的就去一些芯片企业挖人,如果能把一些芯片领域的大牛挖来就更牛逼了!

    人也不需要很多,有50-100人就行了,能把杨晨从系统里拿出的技术吃透就OK!

    其实对于进入芯片领域,天意内部的人是不太同意的。

    毕竟现在天意还算是一个小公司,虽然连续两部产品都取得了成功,但营业额也才十几亿元,盈利就更少了。

    而芯片的研发和制造那可是要牵扯到几百亿或者上千亿资金的,以天意现在的段位还玩不起。

    这不相当于你刚升入白银段位,就想去打王者局一样吗?

    海思麒麟能成,那可是花费了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研发费用的。

    不过当杨晨承诺,自己负责芯片前期的研发工作后,而且表示天意不会承担全部的费用,这十亿元只是前期的启动费用,后续会引入国家的投资。

    这下大家也就没话说了,而且天意基本算是杨晨一人独资,他们只有很少部分人能拿到少部分股权而已。

    老板都下决心要进入芯片行业了,他们执行就是了,反正也不是花自己的钱。

    而且如果能解决芯片前期的研发工作,其实自研芯片还是能搞的。

    自研芯片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是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懂芯片的都算是高端人才,一个人的年薪都是几十万起步,如果是负责人之类的就更高了,没有几百、上千万请不来。

    而且除了工资之外,还要发奖金,这也是不小的数额。

    这部分成本的多少,取决于芯片的研发周期,如果是几年你每年都得花那么多钱。

    二是IP的授权费,比如说很多芯片(包括麒麟)的CPU都采用了ARM架构,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架构,能够缩短芯片的开发周期。

    但是ARM架构是国外提出来的,人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你用到了不仅要交授权费,每生产一颗芯片还要交专利费,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三是专利费,很多与芯片相关的专利都被国外提前申请了,你要用到就要交专利费,比如高通每年就靠之前的专利收取数额不小的专利费。

    但是这些专利你又不能不用,就像是ARM架构一样,如果你自研新的架构和技术,不仅意味着更长的研发周期和更高的成本,还要涉及到生态问题。

    人家毕竟是成熟的架构和技术,已经有完善的生态,如果你自己搞出新的东西,能不能和其他零部件共存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四是流片费用,当你解决了前面的问题,设计出自己的芯片了,总要试着生产一些出来看能不能用吧?

    这就是流片费用,而且这个费用很贵,每次流片都要上亿元的资金。

    五是代工的费用,就是交给代工厂生产的费用,据说4纳米芯片的代工费是100多元/颗,3纳米则上涨到将近300元/颗。

    这就是为什么芯片自研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玩得起的原因,因为走的每一步都需要钱,而且是很多很多钱。

    不过杨晨不一样,他有系统。

    他相信从系统商城里拿出来的东西,能够完美规避掉IP授权费和专利费,同时大大缩短人力成本问题,只需要把钱花在流片和生产上就行了。

    杨晨将哲库的第一颗芯片定为4纳米工艺,和目前高通、联发科最新的旗舰芯片是同一水平,同样达到了行业领先的水平。

    如果能够顺利生产出来,满足天意第三部产品的需求是绰绰有余的。

    不是3纳米芯片搞不起,而是要考虑到代工问题。

    哲库的芯片大概率是要找中心国际代工,他们前不久刚刚突破5纳米工艺,4纳米工艺估计都够呛,更别说3纳米工艺了。

    以天意现在的资金,可搞不起一个芯片代工厂。

    而且4纳米芯片也很贵,杨晨在系统商城中发现,想要购买4纳米芯片的全套技术,需要1600点技能点。

    这就意味着自己需要手动去拆1600部手机,这个工作量,想想就让人头疼!

    如果要弄到3纳米芯片的全套资料的话,所需要的技能点还要翻倍,达到3200点。

    这昂贵的价格只能让杨晨默默选择了4纳米芯片。

    “4纳米又不是不能用,很强了好吗?况且这价格还需要我肝好久呢!”

    于是乎,天意的售后部门最近就接到了一条很离谱的命令,即所有需要返厂维修的机型都不能动,交给老板亲自来修,负责维修的工程师即刻休假,等接到命令之后再来上班。

    天意目前只有 U1和K1两部机型,虽然产品质量还不错,但难免有些意外,而天意又没有线下售后店铺,所以需要返厂维修的机型都是寄回总部。

    这就方便杨晨肝技能点了,不需要去大街上帮人修手机,就修自家的产品,而且部分退换的机型经过他维修之后,就和全新的一样,马上就能当作官换机再次出售。

    只是这一道命令,把天意负责修手机的工程师给吓坏了,不用工作直接休假虽然是好事,但老板亲自来修手机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意味着公司不需要我了?毕竟老板都能干的活,就不要打工人了。

    于是,他们纷纷表示,不需要休假,坚决留在岗位上,和老板一起将所有返厂维修的手机处理好。

    杨晨最后只能把所有人硬赶走,并承诺不抢他们的工作,休假也不扣他们的工资。

    这下工程师们才半信半疑的去休假了,把所有手机都留给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