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2章 个月搞出4纳米芯片?你另请高能吧

    一顿寒暄之后,几人来到一个小会议室内,开始聊正事。

    李宗林作为新加入的打工人,自然要向新老板展示自己的实力,所以他刚坐下就向杨晨介绍了他对于哲库未来芯片业务的规划。

    “杨总,我对于天意能够在这时候进入芯片行业这一举动非常佩服,尤其是母公司本身实力并不算强的情况下,而芯片行业又是需要烧钱的。”

    “所以,我结合了天意的一些实际情况,为哲库未来的业务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

    “简单来说就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先做一些NPU芯片,或者一些充电芯片。这类芯片的好处就是技术含量比较低,投入也低,估计一两年之内就有一定的成果,并且能运用在产品之上。”

    “第二步就是做一些音频芯片,这类芯片的技术难度也不是很高,可以在第一步快完成之后开展,预计三年内能出成果,然后运用在智能耳机等产品上。”

    “第三步就是做手机SoC(处理器),在完成前两步工作之后,我们也积累的一定的经验,并培养了一部分人才。这时候就可以做手机SoC了。”

    “我建议还是从一些低端芯片入手,比如做出来可以在入门级手机上搭载,确认无误后再慢慢提高制程工艺。我预计,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十年后,哲库就可以设计并制造出行业一流的手机芯片了。”

    面对着李宗林的侃侃而谈,杨晨起初还是很认真听的。

    虽然他知道自己可能听不太懂,但是该有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因此一直保持着专注。

    但听着听着就不对劲了,什么鬼,要先做NPU芯片?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做出自己想要的手机芯片?

    那时黄花菜都凉了。

    因此,他不得不打断李宗林的讲话,说道:“李工,不用那么麻烦,我们直接一步到位,做4纳米芯片。”

    “天意下半年要发布一部新品,现在就等着哲库的芯片去救急呢!”

    听到杨晨这么一说,李宗林当场就翻了个白眼,但还是很耐心地表示:

    “杨总,我知道天意被制裁之后没有芯片可用,但是自研芯片这东西急不来,需要积累一定的技术和人才,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的。”

    杨晨:“谁说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的,别人做不到,我们一定能行。”

    “所以你一定要让我们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拿出4纳米的芯片?”李宗林反问道。

    “没错,要不请你们来干嘛?”

    “那你另请高明吧,这事恕我们才疏学浅,办不到。”李宗林说完就直接站起来,转身就走。

    会议室内其他工程师听了刚才杨晨的发言,也知道天意自研芯片这事做不了,也起身,打算跟着李宗林往外走。

    这下把杨晨彻底搞郁闷了,怎么回事,怎么聊得好好的就要走人。

    他在脑子里简单思考了一下,再转头看向旁边的张云飞,似乎想到了怎么回事。

    双方可能误会了!

    “等等!”杨晨赶紧把李宗林等人叫住,问道:“你们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吗?”

    李宗林等人停住脚步,其实他们也不是很想走,毕竟刚签了合同。

    李宗林:“知道啊,负责哲库芯片的设计研发工作啊,所以我刚才和你介绍了我的工作思路。”

    “哦~”杨晨恍然大悟,原来双方真的误会了!

    他只能狠狠地瞪了张云飞一眼,怪他没有讲清楚。

    “李工,刚才我们是误会了,也怪张云飞没有提前和你们介绍工作内容。”

    “是这样的,哲库的第一颗芯片不用你们来设计,因为已经设计好了,聘请你们来是要在短时间内把它生产出来,所以不需要分三步走,刚才那都是误会。”杨晨缓缓地将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

    “什么,设计好了?”这下不仅李宗林感到意外,其他人也惊呆了。

    “没错,设计好了,还是4纳米的芯片。”

    李宗林等人面面相觑,原来刚才他们都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啊,对方连4纳米的芯片都能设计出来,其实请不请他们都没什么区别的。

    杨晨也正式将装有芯片技术的U盘拿了出来,问道:“李工,你们都签了保密协议和竞业协议了吧?”

    “签了!”

    “签了!”

    “好,那这是哲库第一颗芯片的所有资料,你们拿去研究一下,看行不行。”

    “我对你们的要求是,在1-2个月的时间内将里面的所有东西都吃透,并申请专利,然后验证这颗芯片是否达到了流片的标准。”

    “好,我们尽力!”李宗林将信将疑地从杨晨手中接过U盘,拿到工作电脑上查看。

    不过当U盘里的资料被打开时,他们几个就傻眼了。

    因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完整的电路设计图,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晶体管的符号。

    作为芯片领域的专家,李宗林等人对这设计图自然不陌生,马上围到电脑前,仔细查看了起来。

    “这……这CPU不是ARM架构的?”李宗林转头询问杨晨,语气不是很确定。

    “没错,这是我们自己开发出的一种全新的CPU架构,和ARM架构有些相似,但这是完完全全的创新。”

    “嘶!”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所有人都知道开发一个新的架构有多难,连水果和高通的芯片都是在ARM架构的基础上设计的。

    杨晨能设计出4纳米的芯片已经是华国领先的水平了,但现在直接弄一个全新的CPU架构出来,这是直接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准了啊!

    虽说全新的架构,就意味着要自己建立一个生态,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多。

    所以,李宗林等人对于杨晨的态度,也从最开始的瞧不起,慢慢变成了尊敬。

    “难怪他的手机公司刚起步就敢投入到自研芯片的领域中,原来真的有点东西!”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通过查看U盘上的内容,发现不仅芯片的CPU架构是全新的,连GPU、内存控制器、调制解调器、信号处理器,甚至是集成的5G模块都和市场上的不太一样。

    这也意味着,天意是从零开始,重新设计了一颗4纳米的芯片。

    这工作量得有多大啊!

    这实力得有多牛逼啊!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家老板是个挂逼!

    趁着他们查看资料的间隙,杨晨也和身旁的张云飞交代:“从今天开始,提高哲库的安保等级,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去麒麟那边学习,或者向相关的部门请教。”

    “明白,杨总!”张云飞点头应是。

    交代完之后,杨晨才向李宗林等人走过去,“怎么样,李工,这些技术够全面吧?”

    “全面,很全面,该有的东西这里都有了。”

    “那在9月份之前,我能见到真正哲库的第一颗芯片吗?”

    “具体时限我不能向你保证,但我们一定会尽快吃透里面的技术,并安排流片,争取在9月前完成。”

    “好,那一切都拜托李工了!”

    “哪里哪里,杨总你才是芯片领域的专家,我们只是半桶水而已。”

    又是一番谦虚过后,杨晨就召集哲库的全体员工开会。

    第一是和大家见个面,混个脸熟,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家老板长什么样。

    第二自然是宣布哲库的管理层人选了,杨晨亲自兼任哲库的董事长和CEO。

    但他平时基本不管事,也不会长期在哲库这边办公,所以又任命了张云飞任公司的总裁,由他来负责哲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其实就是给这60多号人做好后勤以及安保工作。

    然后李宗林任哲库的首席技术官(CTO),与技术相关的工作基本是由他说了算,直接对杨晨负责。

    其他高薪挖来的技术大牛也都混到了管理层的位置。

    就这样,哲库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运行,天意的自研芯片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