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6章 你们成立不到一年就有自研芯片?搞笑呢

    很快,技术展示会就开始了。

    这个技术展示既展示相关的产品,也有成果汇报,即各个企业先后上台向台下的领导汇报自家都做了些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杨晨在台下看到,有很多知名的企业都来了。

    比如龙芯中科就汇报了他们的龙芯芯片的具体进展;

    上微电子就介绍了他们自主生产的首台国产光刻机,这台光刻机最高可以用来生产10纳米的芯片,并且目前已经交付了。

    麒麟汇报了他们在麒麟9300之后,又设计了一些中低端的芯片,目前已经可以满足各级产品的需求,无需再对外购买芯片。

    中心国际汇报他们已经突破了4纳米的制程工艺,只是目前技术还不够成熟,而且缺乏相应的产品来实验。

    这应该是杨晨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中心国际突破了4纳米工艺,就意味着哲库的第一颗芯片如果流片顺利,很快就可以生产了。

    而且杨晨还在现场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即曾经的移动掌门人、力主采购过天意 U1的李杰,他似乎已经调到工信部工作了,此时正坐在台下的领导位置上。

    ……

    在其他公司都展示完之后,哲库最后一个上场。

    毕竟他们名气最小,而且来得最晚。

    负责为哲库介绍的是李宗林,杨晨就在下面坐着。

    李宗林上台后,先鞠个躬,然后笑着开始介绍: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我是哲库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李宗林。”

    “我们公司是天意旗下专门负责芯片业务的子公司,我们虽然进入半导体领域比较晚,但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因此,今天我非常荣幸向大家介绍我们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4纳米手机芯片——海狗1号。”

    当天意、4纳米芯片、海狗1号几个名词从李宗林嘴中说出来时,地下立刻就议论了起来。

    杨晨还隐隐约约听到身边几个人在小声讨论:

    【天意?是那个做手机的小公司吗?他们才成立多久,就进入芯片领域了?】

    【我记得这家公司,听说手机做得很不错,但没想到那么快就自主研发芯片了。】

    【呵呵,4纳米芯片,还自主研发,你怎么不说是3纳米呢?】

    【我看啊,这又是一个骗补的,随便做几页PPT就来了,但现在补贴哪有那么好骗的。】

    【海狗1号,听到这个名字我差点就笑出声了。】

    【光听名字就知道不靠谱,也不好好起一个好听点的,最起码听起来像是真的。】

    杨晨听到这些话,内心呵呵一笑,等会就等着被打脸吧!

    海狗1号这个名字是他起的,因为4纳米芯片的代号是“马里亚纳”,以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命名。

    所以他在取名字时首先想到了“海沟”这个词,但思考了一下,还不如用“海狗”,通俗易懂,让人不容易忘记。

    而且给芯片取名真的不容易,因为那些好听的词都被占了,骁龙、麒麟、鲲鹏、昆仑这些高大上的词都没有了,只留下不容易理解的,效果都不如海狗。

    台上的李宗林自然也听到了下面的议论声,但并不理会,他只看工信部几位领导的反应。

    发现他们只是有点诧异,但很快就示意他继续,所以他才拿起话筒继续介绍:

    “我们的海狗1号自研芯片在CPU部分,采用了全新自研的架构,这个架构和ARM架构有点类似,但我们有完全的知识产权,目前已申请了相关的专利。”

    “具体来说,这颗处理器在CPU部分配有1颗超大核,5颗大核以及2颗中核,是1+5+2架构。”

    听到这,地下的议论声更大了。

    【噗嗤,他以为自研的CPU架构有那么好弄吗?笑死了!】

    【吹牛都不知道修改一下草稿,这个架构明明就是骁龙8 Gen3的,它完全抄过来了。】

    【连水果、高通都得在ARM架构的基础上设计芯片,他怎么敢说出自研CPU架构这种话。】

    但李宗林依然没有理会,在台上边控制PPT边介绍着。

    结束了CPU部分,他又开始介绍GPU、内存控制器、调制解调器、信号处理器、5G模块等等,前后花了十几分钟,终于快说完了。

    在PPT的最后一页,李宗林放出了海狗1号完整的电路设计图,并自豪地说道:

    “这是我们海狗1号完整的电路设计图,底下的同行们可以帮我们看一看,设计上是否出现什么大的错误,如果有,麻烦指正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海狗1号拥有200亿个晶体管数量,比骁龙8 Gen3与水果A17 Pro都高。”

    这下地下的人都静悄悄的了,因为他们都在盯着那幅电路设计图看。

    他们都是业内人士,判断你吹不吹牛,看电路图就知道了。

    毕竟骗子是很难在这上面造假的,因为PS的难度很高。

    几分钟过后,杨晨周围的人再次大声的议论道:

    【居然是真的,他们真的设计出4纳米的芯片了。】

    【不仅CPU架构是新的,连GPU、5G模块这些都是全新的,这太难了!】

    【嘶,想不到我们国家已经有人设计出4纳米芯片了。】

    【听说天意才成立了一年不到,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别说了,我都为我刚才嘲笑的话而丢脸。】

    【谁说不是呢,我笑得还贼大声,幸好天意的人不认识我。】

    李宗林在台上听到其他人的议论声,心里就像是大夏天吃冰淇淋一样爽快。

    不过他对于这些人的震惊也感同身受,因为一个月之前他也是这样被杨晨震惊的。

    很快,大家的议论声就停了,因为领导开始发话了。

    一位据说是院士的领导向李宗林发问:“你说你们的芯片,CPU架构都是自研的,那你怎么解决生态问题。”

    李宗林:“我们在设计这颗芯片时,考虑到了与ARM架构相互兼容的问题,所以这点不用担心。”

    “而且我们打算将这个架构开源,邀请更多的企业一起来建立整个生态,尤其是华国的企业。”

    领导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这颗芯片已经具备了生产的条件了吗?”

    李宗林:“如果资金足够,明天就可以流片,我们计划是9月前开始生产,然后在搭载在天意的第三部手机之上。”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现在缺钱,所以生产不了,所以赶紧打钱。

    不过领导在意的是9月前可以生产,而且都计划用在手机上了,那看来假不了了。

    “最后一个问题,你们的芯片打算找谁代工?”

    李宗林:“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中心国际,刚才听说他们已经突破了4纳米工艺,但缺少实验的芯片,我们愿意和我们一起完善整个生产流程。”

    “好的,没有了,谢谢!”领导笑了关闭了话筒。

    “yes!”看到这一幕,杨晨就知道这补贴稳了,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