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1章 顺利的有些异常

    在严柯离开接电话的那几分钟里,宋云对当前复杂的局势进行了重新梳理,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与评估。

    原本,宋云精心策划的是一场心理战,意图采用拉锯战术,利用审讯室内生冷、威严且高压的环境,以及强光灯无情而持久的照射,来消磨教授他们的心智防线。

    此刻,他决定调整战术,采取一种更为迅猛且直接的攻势速战速决,将这场智识较量推向高潮。

    宋云在心里盘算着接下来审讯工作的每个细节。

    他决定从提问的节奏,角度和方式上做文章,在问题的角度转换上让对方应接不暇,不留给对方丝毫喘息之机,迫使对手无法从容深入思考,只能凭借直觉和本能反应作答。

    这样一来,从对方口中脱口而出的答案,未经雕琢和修饰,便能最大限度地揭示出接近于事实真相的内容,从而在这场心理博弈中抢占先机,赢得最终胜利。

    严柯返回审讯室说道:“刚刚接到了我们内务部部长亲自打来的电话,要求我们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的规定和程序,一丝不苟地完成核查任务。”

    严柯巧妙地运用了部长的权威,不动声色地重申了工作规范,特别是他强调是“核查工作”,而非“审讯”时,这其中的含义尤为深刻。

    他坐回原位,目光落在宋云身上:“宋部长,请您继续。”

    这一刻,他已经从主导审讯的角色转变为陪审团成员。

    宋云听到严柯刚才接听的是内务部李云峰部长的来电后,更加确认刚才自己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改变战术方案的决定是正确的,也是及时的。

    此时,教授主动坐下并说道:“我愿意全力配合你们的核查工作,无论有何疑问或需要核对的事实,请尽管提问。”

    语毕,他缓缓闭上了双眼,不是逃避,而是借此片刻宁静,让疲惫的眼睛得以休憩,让思绪沉淀,以最佳状态去迎接接下来可能尖锐犀利的质询挑战。

    宋云将自己带来的笔记本电脑递给了卢波,说道:“卢处长,麻烦你做个现场记录吧,我们其他几个人的打字速度都有些慢,恐怕跟不上说话的速度啊。”

    夏子默看到宋云递过去的是他自己的私人手提电脑,心里咯噔了一下。

    严柯看到后,心里冷笑一下:“看来是想给我们内务部挖坑啊!”

    宋云对其他人投来的目光选择了无视,注意力放在接下来要质询的几个关键节点:在任务中偏离预定侦察线路、遗失新型装备,擅自更改已上报指挥部的返回路线及时间、任务报告提前统一口径。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明了,像是对一系列操作流程的常规核实,但宋云心里非常清楚,它们所触及的,实则是关乎这次行动背后可能隐藏的重大秘密与复杂动机,每一项追问都如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刺向事件的核心与真相的脉络。

    宋云没有询问教授是否准备就绪,立即开始了疾风骤雨般的质询。

    一连串的问题如机关枪般密集而出,言语间充斥着严谨与犀利。

    令人惊讶的是,这场原本可能陷入焦着的质询过程仅仅在四分钟内便告一段落,其高效程度让人咋舌。

    听到宋云对教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严柯等人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如果只是质询这几个问题,根本不值得将核查的地点特意安排在审讯室。

    这场表面上看似平常的质询,背后恐怕隐藏着更为复杂和深邃的真相。

    面对宋云犀利而直接的提问,教授并未显露出丝毫慌乱,他沉稳有力地一一给出了详尽的解释和陈述,每个词句都充满了逻辑性和说服力。

    教授的解释告一段落,宋云示意卢波将那台记录了整个质询过程的笔记本电脑推到了教授面前,要求他对屏幕上的一字一句进行仔细核对。

    紧接着,宋云又从文件夹中抽出一张A4打印纸:“前面的现场记录你已经全部确认过了,下面,你在那行字下面的空白处将上面的内容抄写一遍。”

    教授的目光在纸面上停留了几秒后拿起笔,照着抄下“以上内容经本人确认,与本人所述完全一致。”

    教授抄写完毕后签上自己的全名,紧接着,他抬起右手,用食指蘸取印泥,毫不犹豫地在名字下方按下了鲜红的指印。

    看到教授完成了所有动作,宋云从桌子上拿起那张纸,再次核实了教授抄写的内容无误后,将它装进了自己的文件包。

    然后说道:“对你的质询工作已经结束,你可以回去休息了。怎么样,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吧。”

    同样的场景紧接着又重复上演了三次,可乐、药师和土旦的表现同样镇定自若,对宋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毫无阻滞。

    在这期间,夏子默一直坐在一边,他避开宋云的视线,用微妙的眼色向几人传递着某种暗示,希望他们能领会并有所行动。

    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可乐、药师还是土旦,仿佛都没能解读出他的眼神信号,或者是出于内心的戒备,担心其中有诈,他们选择了按兵不动,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最终,这场看似复杂的质询工作竟然在不到五十分钟的时间内便戏剧性地落下了帷幕。

    这出乎意料的高效进展,恍如疾风骤雨般迅猛,使得在场的所有人一时间都陷入了深深的愕然之中,他们瞠目结舌,面面相觑,仿佛都有些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原本预想中的曲折反复、艰难博弈并未如期上演,取而代之的是宛如行云流水般的顺畅推进,让人感觉仿若置身于精心编排的话剧现场。

    质询者言语间的冷静锐利和被质询者的应对自如,共同构建了一幅紧凑且扣人心弦的画面。

    每个人都沉浸在这份短暂而又无比震撼的沉静之中,他们心中既有对结果的难以置信,又有对此次质询工作如此顺利落幕的深深感叹。

    毕竟,在这样一个充满变数与挑战的场合,能够如此迅速并圆满地完成任务,实属罕见,甚至可以说是打破了人们已有的认知。

    在最后一个被质询人员土旦被带出审讯室的沉重门扉之后,这场兴师动众的质询工作就戏剧性地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