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晚上吃饭的时候,林锦鲤就发现,菜的味道比前两天好吃了。

    这是专门买了会做饭菜的人,原来不止她觉得碧水他们做的不好吃啊!

    林锦鲤吃完就同苏夏说了一声。

    让他明日安排人送六七个人吃的饭食到府衙,不必做的太好,普通吃食就行。

    苏夏应下,她才转身去洗漱。

    次日,门口有了守门的仆从和安排事情的管家。

    林锦鲤刚到府衙,就有一个头发半白,穿着县令服的女人坐在里面。

    见林锦鲤就起身行礼“下官和县县令,高枝枝。”

    林锦鲤回礼“高大人客气,快请坐,咱们等人齐了,一起说。”

    一个时辰后,几县县令全都到齐,一位姓程,一位姓王,一位姓钟。

    那位姓钟的,还带着大坪镇监镇,她们镇村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林锦鲤也不拖,她不爱干正事的时候花老长时间来说场面话。

    直接让苏婉英把账本拿来,给她们看上面的粮食和剩余的银两。

    让几个本想给自己县多争取一点银子的人傻了眼。

    一万两都不到?这六个县能每县分一千两吗?

    当然是不能,银子全给她们了,以后要用从哪里来?总还要留些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粮食林锦鲤按各府现在记录的人数分。

    银子她不准备白发给百姓,“银钱每户限五个人领,每人可领二十文。

    以后领了银钱的这一户人家要抽出两人来给官府干十五天的活。

    怎么干,连续还是断断续续,从哪个县开始,全由府衙通知。”

    挖地种桑,修路,修城墙等事那不都得需要人吗?

    银子的事安排完,还没人说话,就又说种地的事。

    “豆种菜种定量发给每县,户数多少都是那个量。

    收获以后,府衙要取人口最中间县的收数做衡量,抽取三成。

    哪个县偷懒不监督好百姓,交不上那么多。

    次年春耕,当县的粮种减半,并在当县镇村发通告,让官差口述。

    为什么春耕粮种,别的地方都比她们多的原因。”

    听到这里,几个县令对了对眼神。

    这位林大人,是个厉害角色啊!这一招,她们想偷懒都不行。

    要是被通报了,那百姓该怎么看她们,骂她们,她们的脸往哪里放?

    林锦鲤继续往下说,这次说的是做的好的县,奖励的问题。

    给人一棒子,还得给人一甜枣才行啊!

    不然,这些人全摆烂,都不努力,那不也收不上多少来吗?

    “要是哪个县做的好,咱们今年年底就给当县县令个人奖励五两银子。

    次年粮种比别的县多 一成,所有县镇村通报,那个县的大好消息。

    要是春耕也很好,本官就会在明年底考绩时给她评优,并上折告知陛下她的功劳。”

    林锦鲤看着两个不以为意的人,心里明白她们的想法。

    能来东平府做官的,都是些没背景的,这是不相信她的折子能递到圣前呢。

    确实不能,但是她气势得足。

    “诸位只要做出成绩,本官是必然能把折子递上去的,我不行,还有我的亲戚姜太傅帮忙。”

    此言一出,几个人看林锦鲤的目光都变了,连记录的苏婉英和刘红花都不例外。

    她们虽然猜测林锦鲤可能是有什么靠山,但最多也只想到三四品大员身上。

    毕竟真有一品的官员当亲戚,谁还会来这里任职,但这种事,时间一久就能知道,没必要说谎。

    林锦鲤装作没看出来。

    这些人,哪怕有两三个没去过别的地方任职,到底在官场混了那么久。

    她要是没有厉害的关系,短时间镇不住她们,她又没那么多长时间。

    她们是最前线的人,一旦大意疏漏点什么,最后吃亏的是百姓。

    只有她们紧了神,她想做的才能顺利推行下去。

    她可不想麻烦的自己去跑村监督,民心是有了,但她能累死在路上,还耽误时间。

    再说,她一个臣子,要民心干嘛使?不是更招皇帝恨吗?

    有了银子,虽然少了些,又有了名声,虽然是整个县的,还有春耕的种子,虽然是百姓的。

    但是这么多,加上评优和折子,她们一定会努力卷的。

    林锦鲤高兴一下,继续说施肥的问题。

    种豆子之前是来不及肥地了,只能等豆苗出了追肥。

    于是她又把各种基础能肥地的方法说了一遍。

    至于现代那些化肥,她只知道公式,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也没有材料。

    当说到用排泄物肥地的时候,第一个来的高枝枝提出疑问。

    “可是大人,排泄物浇了地,苗没两天就烂根了。”

    其他人也点头,她们也让人试过,就是会烂根,只有一部分长的好。

    至于林锦鲤说的其他方法,目前比较难弄到,光说动物粪便。

    这里,谁养的起牲口?鸡都没有几只。

    林锦鲤“你们是怎么淋的,是直接排泄后立马就淋吗?”

    高枝枝点头“之前听说排泄物可以肥地,所以有百姓头天用桶装了第二去淋后,没几天就死了。”

    林锦鲤无语,这些人,你能想到去问人家用什么肥地,怎么不知道问问怎么用?

    “那是因为时间太短,排泄物没有发酵腐熟,所以烧苗了。

    咱们一定要多放几天,等它发酵好才能用。”

    那位姓钟的大人提出问题“那我们怎么知道要放多久呢?”

    “看天气决定,天气热,十到十五天,天气冷用时更久,最少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林锦鲤等她身边的监镇拿笔记好后又说起收获后的堆肥方法。

    “豆杆菜叶树叶杂草,等绿色植物堆积在一起。

    堆积后,定期翻动,直接施用在农田,可以改善土地贫瘠,为后续农作物做提供养份……”

    林锦鲤搜肠刮肚,把以前姥爷种地之前要干的准备工作全都扒拉出来,一股脑儿塞给她们了。

    最后总结,“一定要把这些肥地,追肥的时间和方法教给每个村的百姓。

    发粮的时候,让人重新登记人口,记录每家的情况,更换户籍。

    好了,咱们就先把这些做好,下午开始分银粮和种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