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章 初创阶段,撞不完的南墙!

    “对,我也不服!”

    “我也不服!”

    ……

    见大家这么激动。

    顾衡主动开口。

    “谢谢两位老板的信任……”

    可顾衡话还没说完,就被陈洁打断了。

    “我理解你们的心情。”

    “顾衡,入职不到一个月,大学还没毕业,放在其他公司,可能还在端茶倒水。”

    “还在帮各位打印、跑腿、取快递!”

    “可在蜜宝传媒,咱们不搞论资排辈、打压新人那一套,只谈业绩和功劳。”

    “他顾衡从入职到现在,帮公司拿到了六个亿的投资,谈下了国内顶级影视公司和平台的资源。”

    “别的不说,就是我和杨老板,前前后后忙了四个月,都没能搞定这些。”

    “就刚刚,顾衡又在多家公司同时竞争的情况下,以至少低于市场价百分之八十的价格,拿下了《三生三世》系列的版权。”

    “作者对改编的要求极高,顾衡在项目前期,主要负责的就是与作者和编剧沟通。”

    “说不服的各位,有谁能代劳?”

    啥玩意?

    低夺少?

    这剧本都是他拿下的?

    他有这实力,为啥来咱们这小公司打工啊?

    这顾衡,到底什么来头?不会是什么隐藏的富二代吧?

    在绝对的业绩面前,资历、年龄,真的啥也不是。

    别说入职一个月,他们就是工作了三五年,换了两三家公司,也没接触过这么多的大佬啊。

    还真是没啥可不服的。

    众人哑口无言。

    只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第一个站起来喊不服的那个,脸都红到了脖子根。

    “好了,下面我说一下项目组的人员分工,大家好好干,项目结束,论功行赏!”

    杨蜜一句话,又把大家拉回到正题。

    大会结束后,杨蜜、陈洁、顾衡三个人,又开了个小会。

    讨论主创的人选。

    当前最紧急的两件事。

    一个是找导演,一个是找编剧。

    圈内说到拍仙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林钰芬导演。

    但她可是不缺戏拍的。

    好在林导自己的习惯是,一定要安心拍完一部戏,才会再接下一部。

    很少会让剧本堆在手里。

    所以,杨蜜只需要,要来一个递本子的机会就可以。

    可这递本子的时机非常重要。

    递晚了,估计就要等下一轮了,大半年估计就没了。

    杨蜜打听到,林导手头这部戏,大概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两个月内,剧本必须完成,并且还要通过唐琪的审核。

    时间卡得如此紧的情况下,压力就给到了编剧。

    除了时间之外,唐琪对改编的要求,也是很考验编剧能力的。

    《三生三世》系列,虽然爆火网络。

    但原着中,也还是有很多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想要完全忠于原着,又要补齐不足,也是很难的。

    这需要编剧花心思,在不改动原着设定的情况下,让人物更丰满,让情节更充实。

    大牌一点的编剧,怕是根本不会把唐琪这样的网文作者放在眼里,也不会把这种网络文学放在眼里。

    太嫩的编剧,写不出灵魂来,大概率也不会让唐琪满意。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有足够创作能力,又不会轻视唐琪,还能能完全理解唐琪笔下人物的编剧。

    一个人,只通过作品,完全了解作者,知道她写作的当下在想啥。

    怕是只有中小学的阅读理解,敢出这样的题。

    即便这两年影视行业不景气,好编剧,也还是不缺活儿的。

    想找一个有实力,有档期,又能按照要求快速产出剧本的编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想想都头大。

    最后决定,杨蜜和陈洁,去找熟悉的、有实力的编剧聊。

    顾衡去新锐编剧中挖掘合适的人选。

    但因为顾衡之前没有过相关的经验。

    杨蜜和陈洁还是有些担心。

    而顾衡这边,已经开始在记忆中搜索了。

    “穿越前,我还真查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编剧,我清楚地记得他叫弘伙。”

    “可是这家伙太神秘了!别说掉马甲了,就连他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不过好在,顾衡曾尝试从男女主台词、情绪等方面,进行推断,弘伙应该是有写小剧场情景剧的背景。

    “不管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顾衡暗自想着。

    难得看到顾衡这有点愁容的样子。

    杨蜜心里倒是很开心。

    毕竟她还惦记着要磨一磨顾衡这事儿。

    离开杨蜜办公室后。

    顾衡立刻投入到了工作状态当中。

    “这件事不能蛮干,浪费时间不说,自己累得要死,还找不到人。”

    顾衡思考着,在本子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

    “帝都有名气、好口碑的小剧场”

    “有仙侠类舞台剧”

    “不太知名,但很有实力的编剧”

    ……

    本以为工作量会非常大。

    结果全部筛选完,符合所有关键词的,就只有三家。

    这样一来,事情就简单多了。

    就算是挨家跑,两天也能干完。

    但也有一个风险。

    就是顾衡的分析有偏差。

    那会直接导致,筛选出的范围有误。

    也就是说,他要找的编剧,根本不在划定的范围里。

    另一边。

    和顾衡不同的是。

    杨蜜和陈洁的目标要明确得多。

    她们熟识的编剧,在圈子里都是小有名气的。

    虽然可能谁的手里都不缺活儿。

    但从中找到靠谱的人选的可能性,还是要大很多的。

    流程也相对清晰,先确定档期,再谈条件。

    如果都没问题,先写两集出来,给唐琪看看。

    双方都没问题,这事儿也就定下来了。

    所以,即便沟通的工作量不小。

    但杨蜜和陈洁对于找到合适编剧这件事,还是信心满满的。

    散会后,两个人就各自开始打电话了。

    可现实是,能联系到的编剧,不是有活,就是看不上网络文学。

    好不容易有那么两个刚好空闲,对网络文学也没有什么偏见的。

    可一听说,还得听作者各种要求。

    要价报的贼高。

    口口声声喊,这是给自己多要点“窝囊费”。

    对于这一点,杨蜜虽然情感上能理解。

    但不确定钱包是不是能支持。

    如果这剧真能爆火,自然是不差那点钱的。

    可现在,对于网络文学影视化这件事,整个市场都在试水。

    杨蜜只能尽量压低成本去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