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走了,你怎么除夕还工作?”

    夜光走到小小旁边,看着在他案板上堆积如山的公文道:“这些你过完年之后再来处理吗。”

    小小看了眼夜光,摇头道:“不行,这些现在不处理完,都要积累好久,过完年之后,还有好多事情要处理。”

    夜光趴在公文上,看着小小:“可事情是处理不完的,拖一拖也没什么吗。”

    小小看了眼公文,又看了看夜光,他虽然想跟着夜光一起玩,可想到还有很多人等着他的判决,等着他主持公道,就有一种急迫的感觉。

    ”那我来帮你吧。“

    夜光拿过一把椅子坐在小小旁边,拿起桌上的奏折看了起来。

    ”不用,这个我能……。“

    小小想去拿夜光手里的奏折,却被他直接按在椅子上。

    ”快点看,看完我还要去玩呢。“

    ”唯。“

    紫苑也找了个椅子坐在一旁,不过她没有看公文,这不是她擅长的内容,她就静静的看着夜光处理公文。

    笔沙沙的在纸上作响,夜光一下就把自己身边的奏折处理完毕了,可小小才处理完几本,还有一大半。

    看了片刻,夜光没有去拿小小那边的奏折,而是把椅子搬近,和他一同看着手里的奏折。

    ”少爷,你这是?“小小看着近在眼前的夜光,有些不知所措。

    ”看公文,不是说了要教你吗,本来打算明年再说的,不过现在正好没事,就勉为其难的教导你一番吧。“

    夜光指着上面的字:”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写吗?“

    小小看着上面的字,这不就是正常的陈述事实吗?摇了摇头道:”不知道。“

    ”换个说法,天翻地覆,我看不惯他打人,和他侮辱我,我才打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很多人即使是仗势欺人,往往也会找个理由说自己是迫不得已……。“

    ……。

    时间就在夜光说,小小记,小小说,夜光纠正中度过。

    当处理完最后一本奏折的时候,夜光奏折丢到一旁,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道:”走吧,我们出去玩。“

    小小看着黑漆漆的天空,自责道:”少爷,现在应该宵禁了,没有人在外面玩耍。“

    ”宵禁我解除了,从今天一直到元宵节,而且我又不是出去和他们玩,我们自己玩自己的呗。“

    夜光拉着小小和紫苑走到院子里,这里已经挂满了灯笼。

    ”挑一个,我们出去夜游,顺便看看城市建设的怎么样。“

    夜光拿起一个红灯笼递给紫苑:”师姐,给。“

    紫苑拿起灯笼左右看了看:”可以在上面题一首诗吗?“

    ”可以。“

    夜光从房屋中拿出一只毛笔在灯笼上面一气呵成,随后又在小小和月的灯笼上题了诗,每个都不同。

    题完之后看向王维:”你的灯笼上,需不需要我题一首呀,过几年可就是无价之宝了。“

    王维拿出毛笔,冷哼一声道:”不用,我自己题。“

    ”哥哥,给诗倩姐姐题一个吧。“月拿着一个空白的灯笼上前。

    ”好。“

    夜光脑海里面的诗词无穷无尽,对于诗词是不会像站在他旁边的王维一样闷头苦思的,不一会儿就提完一首。

    见王维才写出第一句,夜光看了看剩余的灯笼,开始用笔在上面不断的写诗,二十几个灯笼也不过一刻钟的时间。

    写完之后,夜光伸了伸懒腰看向王维的灯笼,上面还是只有一句,除书扰扰事如何。

    ”你想写藏头诗?“

    王维看了夜光一眼,见所有灯笼上面都写满了,心中也不免有些气短:”看来我确实是没有才气。“

    ”没,第一句写的不错,和我的水平差不多。“

    夜光想了片刻道:”我们要不合着,从你的第一句,我忽然想到后面该怎么写。“

    王维也觉得自己的第一句写的不错,可就是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写,听到夜光这么说,也不忍产生意动:”那作者……。“

    ”二人同一作。“夜光说完就拿起笔在灯笼上写着,片刻就写好。

    王维还想挣扎一下,不过看到诗的瞬间,立马附和道:”这样也行。“

    每人手里拿着一个灯笼朝外面走去,路上的行人十分稀少,除了夜光一行人,几乎就没有其他人。

    虽然解除了宵禁,以前的泥巴路也换成了混泥土路,每家每户也都修起了土房,可这里没有路灯,除了灯笼的灯光和天上的星辰外,没有其他光源,同时这里也没有商贩,出来也没有娱乐。

    王维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朝四周望去,感到熟悉又陌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是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偏远的县城,虽然不如京师的高墙楼阁,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风吹白杨枝……。“

    王维念了一句之后,感情好像已经抒发完毕了,怎么也说不出下一句,只好望向夜光。

    ”看着我干吗?“

    王维咳嗽一声道:”要不这一首,我们也合着一下。“

    ”不要,你的权限在我这里用完了,如果你做一件让我高兴的事情,我就告诉你。“夜光提着灯笼,踩着路沿,左摇右晃。

    王维碰了壁,也不气恼,他只是说一说,诗歌虽好,但有一首足矣,看了看手里的灯笼,他已经有一首了。

    夜光指挥衙役将多余的灯笼挂在树枝上,点燃里面的蜡烛,一路走走停停,来到了河边。

    走到河边,有很多灯笼挂在树上,有的红,有的白,灯笼的下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部寂静无声的坐在树下。

    王维被这个景象吓了一跳,连忙拉住夜光问道:”前面是怎么回事?他们是人是鬼。“

    ”应该是人吧。“夜光有些不确定道,他是在城门贴了告示,说有人要看烟火就到河边等着,不过怎么有那么多人,他们不知道烟花是什么就在这干等?

    王维见夜光那么不靠谱的回答,把夫人和侄女护在自己身后,虽然自己不信鬼神,但那么多人不说话,在灯笼下直直的看着他,还是有一些压力的。

    此时一个衙役跑过来道:”大人,人都到齐了。“

    夜光点点头,朝着河流上游走去。

    树林里百姓的目光随着夜光的身影而移动,其中的狂热分子更是目光如炬,恨不得能立马跑上前来鞍前马后,不过他们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今天他们有自己的职责,就是传遍大人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