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唐僧:我被架起来了

    大唐,长安。

    唐僧端坐高台之上,宝相庄严,佛音渺渺。台下僧人与信众密密麻麻围绕左右。

    “众生皆陷在六道之苦中,只有修行佛法,才能脱离苦海。我今天特来为大家讲解佛法,帮助众生解脱苦痛。”唐僧说着自己都半信半疑的佛家经义,不为别的,只为混口饭吃。

    各位看官说了,糊口而已,干什么不是干。只是唐僧生来就是和尚,打小有记忆起就已经是金山寺的沙弥了。职业生涯从出生直接规划到入土。

    而自从法名长老圆寂后,金山寺就传到了他的手上。

    金山寺名字虽然含‘金’,但却没什么值钱的资产。

    好在艰难都过去了,唐僧经过多年打拼,总算是名动长安城。

    “和尚,你讲的都是小乘佛法,可会大乘佛法?”

    一声厉喝打断了唐僧的讲经,眼见就要到捐献香火的重要时候。他心下骇然,这莫不是来砸场子的。

    台下僧众见有人闹事,纷纷让出位置,将发声之人所在处让出好大一块空地。

    只见台下有两名和尚,一老一小,老的满头癞痢,小的倒还算清秀。只是两名僧人的袈裟都灰扑扑的满是补丁。

    这一声厉喝正是出自老和尚口中。

    穿的这么寒酸肯定是来砸场子的吧?

    这是要踩我上位啊!

    唐僧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佛法就是佛法,只要能开解众生脱离苦痛,又何需区分什么大乘小乘呢?”

    瘌痢头和尚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他站在唐僧面前,目光满是考究。

    小和尚见唐僧开始诡辩,不由有些急躁,高声喝道:“你这和尚,竟说些旁的。”

    正值几人对峙之时,从远处走来一队士卒,顶盔带甲。为首的是名武官身量高大,豹头环眼,身披甲胄,腰悬利剑。

    一群人浩浩荡荡分开围观僧众快步走到两和尚面前,为首之人虎目圆瞪喝道:“法师正在宣讲佛法,你二人为何扰乱会场?还不速速与我见驾赔罪!”说完如同川剧变脸般,立马换上谄媚的笑容冲着唐僧深施一礼,“陛下有请,还请法师一同前往。”

    几人缓步疾驰,走到不远处的法堂。唐僧抬眼扫去,正中坐着一名壮年,精神矍铄,身着龙袍,头戴金冠。正是大唐皇帝李世民。

    “你二人为何扰乱法师讲经?”李世民双目微睁,神态肃穆,开口问道,声音中气十足。

    一老一小俩和尚都稳稳站立,既不跪拜也不行礼。

    “只因玄奘法师讲的是小乘佛法,我却有大乘佛法三藏在手。”老和尚淡然开口。

    “哦?你那大乘佛法所在何处,速速呈上。”李世民闻言,来了兴致,身子也向前探去。

    “阿弥陀佛,那真经却不在我身上,而是在西天佛国灵山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老和尚面露微笑,语气依旧不急不缓。

    李世民面色微冷,不在你那儿,你跟我在这儿扯什么里格楞儿。

    “大胆狂徒,胆敢欺君。来人!”侍立在旁的武将,见状开口呵斥。

    不等来人,整个房间突然金光大作,脚下似有莲花绽开,耳边似有佛音缭绕。再看那俩个和尚,倏地化作一道神光,浮于半空,已是换了样貌。

    却是一位脚踩祥云,手持玉净瓶的女真人,旁边一位佛童,身背长剑侍在身旁,正是观音菩萨和惠岸行者木叉。

    唐僧目瞪口呆,怎么一言不合就变身了?

    李世民也是惊讶的嘴巴大张,严肃的神情荡然无存。

    四周官员与僧众见天上突然出现神仙,有人惊慌、有人欣喜,纷纷跪倒在地,口呼上仙!

    “唐僧,你可愿前往西天拜佛求取真经。”观音菩萨没有理会四周围跪倒一片的官员与信众。而是微笑的问向唐僧。

    唐僧虽然是金蝉子转世之身,但尚未觉醒宿世记忆。也仅仅是个凡人,一介凡人礼佛礼了二十多年,突见真佛现于眼前也不免激动。

    唐僧心下五味杂陈。过往总觉佛法有颇多不尽不实的骗人之处,此刻也觉得这只是小乘佛法的片面,相信大乘佛法能够解答心中疑问。

    只是若是去那西天天竺佛国,路程何止十万八千里。途中豺狼虎豹、土匪恶霸、妖魔鬼怪可都是要人命的。可唐僧这些年也是刷了好大的名声,靠名声获得了很多,如今却也被名声所累,眼下信众何止千百。真佛之请,若还推三阻四,只怕是多年辛苦都要毁于一旦。

    想罢,唐僧对着观音菩萨深施一礼,“弟子愿往。”

    观音闻言,满意道:“善,此行路途遥远,我赐你三件宝贝,助你西行。”说着伸手一挥。

    唐僧面前出现三样物件,一柄九环锡杖,一件锦斓袈裟,一个紫金钵。唐僧摆弄眼前的三样物件儿,没感觉眼前的东西有什么稀奇。

    “唐僧,这锡杖是那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入手厌看青骨瘦,下山轻带白云还。摩呵五祖游天阙,罗卜寻娘破地关……”

    唐僧听的脑袋都大了一圈,有种听天书的感觉,下意识的举起袈裟,“菩萨,那这袈裟呢?”

    观音被唐僧打断吹牛逼,有些不悦,不过面色依然慈祥,笑了笑“护体庄严金世界,身心清净……”

    “菩萨,那这钵盂呢?”唐僧见观音菩萨又要开始长篇大论,连忙打断。

    观音被连番的打断终于破功了,没好气的说道:“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特别硬。”说罢,掐了个指诀,踪影全无。

    这时李世民激动地走到唐僧面前,将他搀扶起身,满面笑容,目光热切的看着唐僧,仿佛看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

    “你为朕的江山不惜跋涉万里求取真经,从今个儿起,你就是朕的御弟圣僧。”李世民拍着唐僧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样子。

    “御弟,你似乎没有雅号吧?既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不如以后就称作三藏如何。”

    “小僧,多谢陛下赐号。”

    “诶,你是朕的御弟,怎能如此见外?”

    是夜,长安一处房舍内。

    唐僧与一个小和尚相对而坐,道:“辩机,我明日就要离开长安,我离开后金山寺可就要靠你看着了。”

    辩机点头道:“是,师父!明日你就要去取经了,今日所收的香火钱,您带在身上吧,权且当做盘缠路费。”

    唐僧拒绝道:“我已被当今圣上封为御弟,些许银两,当今圣上自会为贫僧准备妥当,无需介怀......”

    第二天一早,文武百官出城相送,李世民将取经用的通关文牒尽数交给唐僧,又召来两人牵着匹马,道:“这俩人身手还算矫健,我命他二人保你取经,路上尽可吩咐。”

    盘缠呢?

    他没给盘缠吧!

    穷家富路的道理不会有人不知道吧!

    “御弟是圣僧,一路上定是要化缘而行的,想来金银细软与你也是无用,就不预备了。”李世民说罢,又端起一杯酒递给唐僧。

    好家伙,哪有干活不给钱的?

    李世民这是连脸都不要了!

    唐僧内心波涛汹涌,见李世民又递过来一杯酒,心想众目睽睽的想让我破戒,不会私下里请我喝啊。连忙推脱,“陛下,酒是僧家第一戒,贫僧从不饮酒。”

    李世民道:“今天是给你送行,这不算是酒,这是、这是送行饮品。只此一杯,以尽朕饯行之意。”

    唐僧有了台阶,欣然接过酒杯。刚要倒嘴里,只见李世民低头弯腰,从地上拈了一撮土,扔到了唐僧的酒杯中。

    唐僧有些木然的看了眼自己浑浊的酒杯,又看了眼笑靥如花的李世民。

    刚刚他扔进去什么了?

    是土吧?

    是土啊!

    谁家喝酒,里面掺土啊!

    “御弟啊,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

    “三年足矣。”

    “山遥路远,御弟可饮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唐僧听罢眼角抽动,弯腰也捻起一撮土,丢到李世民的酒杯中。

    李世民的眼角也开始抽动。两人在眼角疯狂抽动中,喝了这两杯满载故乡气息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