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 一帮怯老赶!

    到了次日清晨,村民们浩浩荡荡,结成队伍向县城的方向进发。

    虽然每家每户只派了一个代表,可李家村是个大村落,队伍足足接近二百人。

    李阳领着媳妇走在队伍后面,只觉得一路上都是向下的缓坡,道路虽然平坦,走起来却比平路还要累人。

    村长领着大家伙来到了河边,这李家村依山傍河,家家户户都有船只,这也是去县城最快的捷径。

    可即便是一直顺流而下,也是过了正午,这才到了县里的码头,可见山村的位置相当偏僻。

    “老叔,咱村离县城这么远呢?这乡亲们进趟城可不容易吧?”李阳问道。

    “谁说不是啊。”老村长叹着气说道,“现在还能走水路,真要是到了冬天河道冻上,走陆路一天一夜也到不了啊。”

    “咱们从这儿上岸,得走到太阳快落山才能进城,还得抓点紧呢!”

    李阳心中暗暗叫苦,没想到县城居然这么远,来一趟整整一天时间都搭进去了。

    果不其然,到了天色黄昏,众人这才进了城,先找了个大车店住下,然后乡亲们便开始逛起街来。

    这县城的买卖铺户都集中在南边,大家伙想买什么都有了着落,趁着买卖没关张,纷纷开始采购。

    李阳让老村长管账,自己挨个商铺仔细查看,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这大周朝也忒落后了!

    别的不说,就说这铁匠铺都名不副实,打造的全都是青铜器具,

    偶尔能见到粗制滥造用海绵铁制造的农具,可根本没人买,因为这玩意儿强度太低,用不了几天就坏。

    李阳心中暗暗叹息,光是在李家村后山就有各种矿产,浅表煤层随便挖取,可居然没人懂得利用。

    其他就更别提了,炊具餐具只有粗陶,走遍南城也看不到一件瓷器,看来是不懂得利用焦炭,烧窑温度不达标所导致的。

    而且整个县城连个卖胭脂水粉的都没有,李阳想给萧凤瑶买点礼物都做不到,心中更是感慨。

    既然没了胭脂水粉,李阳就走进了布铺,想弄点儿上好料子给媳妇做几身衣服,可也是大失所望。

    没想到大周朝的布铺只有粗细布匹,丝绸根本就没人听说过,让李阳简直有点儿哭笑不得。

    不过也能看得出来,这就叫百废待兴,发财的机会遍地都是,俯仰皆是黄金啊!

    “李阳,东西买得差不多了,乡亲们走了一天,都想吃顿饭。这个…咱们找个啥地方啊?”

    老村长说话时颇为尴尬,言语间吞吞吐吐,有点磨不开面子。

    毕竟出钱的是别人,实在不好开这个口。

    李阳笑道:“我说老叔,咱不都说好了吗?找县城最大的酒楼饭庄啊!”

    “我看街上还有不少人走动,咱们跟着人流走,哪儿热闹去哪儿,千万别怕多花钱!”

    别看只是一个区区县城,但此地水网纵横,是一个交通枢纽,来往客商众多,比起一般县城要繁华得太多了。

    正因为如此,即便天色擦黑,南城这边依然热闹得很,不少商家都挂出灯笼来招揽生意。

    李家村乃是穷乡僻壤,村民们哪里见识过这般光景,一个个啧啧称奇,脸上都是兴奋莫名。

    李阳偷眼观瞧,却只见自己媳妇表情平淡,对着所谓的繁华景象视若无物。

    就凭这一点便能断定,这女子绝对是见过大世面!

    “李阳,这个…咱能不能去这儿啊!”

    李阳扭脸一看,原来是牛二指着一家酒楼,门脸倒是很大,还分上下两层,装修得也比较气派。

    可是往里一瞅,几乎就没什么人在里面吃饭,李阳心里就一咯噔。

    懂得都懂,饭店要是没什么客人,那可千万别往里走,多半是个坑!

    “牛二,这家就没什么人吃饭,多半是酒菜不怎么样,你看前面还有好几家,咱们再往前看看。”李阳说道。

    别看牛二在李家村算是个富裕户,可这县城也没来几回,根本不懂怎么选饭店。

    听了这话,便要向前走去,却听到门口的伙计冷哼一声,满脸都是不屑。

    “从哪儿来的这帮怯老赶,泥腿子,还敢说我们富春楼酒菜不好,我看你们是一帮穷鬼,根本就吃不起!”

    “我们这儿都是有头有脸的才吃得起!别说你们这帮乡下来的土包子,就是县城里殷实之家也不敢轻易来吃顿饭!”

    牛二天生就是个火爆脾气,本想反唇相讥,可惜囊中羞涩,自然就没底气,气得直咬牙!

    正在无可奈何之际,却听李阳说道:“真是店大欺客,狗眼看人低的东西,居然敢羞辱我家牛大哥!”

    “乡亲们,就去这家吃,都进去!”

    有李阳撑腰,乡亲们个个都胆气豪壮,一窝蜂般涌进了酒楼,把楼上楼下坐得满满当当。

    门口这个伙计名叫王四,最是一个势利眼。

    当众人往里走的时候看得明白,一看衣着就知道,都是些穷苦的乡下人!

    这家伙歪着嘴冷笑,也不着急,等人都坐下之后,这才慢慢溜达到李阳这桌。

    “自己睁开眼瞅瞅,我们店里的菜都用水牌子挂在墙上,价格都写了,认识字不?要不要我帮你们念念?”

    李阳拿眼一扫,什么淳熬,淳母,炮豚,捣珍,渍,糁之类的。只是加了猪牛羊等前缀,一时也不知道是些什么菜式。

    便从怀里掏出剩下的二十多两银子,重重地在桌上一拍。

    “捡好吃的上,懒得看这些水牌子,今天要是伺候不好,别怪我不给钱!”

    王四正在趾高气扬,看到这么多银子砸在桌上,脸色立刻变了!

    这要是合成铜钱得二十多贯,那可就是两万多枚铜钱呀!

    在座的这些人都可以有百文以上的消费,这可是笔巨大的数额!

    在大周朝,普通人累死累活一整天,也就赚个十枚八枚铜钱的。

    没想到这些人衣着寒酸,却如此财大气粗,王四立刻就换了一副嘴脸。

    “哎呀,我的爷!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这就吩咐后厨给您上保证最好的肉,最好的酒!”

    “但凡有一星半点儿的伺候不到,您大耳刮子招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