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 成了,成了!

    这要是在以前,村长非狠狠数落一顿李阳不可,可今天却一声没吭。

    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大家伙亲眼所见,李阳一锤砸开数万斤的巨岩。

    把马三整得灰头土脸,刘捕头都低头认错,还和朝廷将军拜了靶子。

    可即便是如此,村长也知道,李阳这想法不切实际,称得上是痴心妄想。

    左思右想之下,村长说道:“你就是想运活鱼也别太莽撞,先弄个十尾八尾的,就算是亏了也没几个钱。”

    李阳却把头一摇:“这够啥的,来去得一整天,才赚一贯钱?不够瞎耽误功夫的。”

    “回头我就把牛家父子组织起来,这几位都身强力壮,每个人推上木车,一趟就能卖他百八十尾!”

    “一尾鱼百文钱,这不就是十贯?不用多久,咱们村就全能住上大瓦房了!”

    听到这番豪言壮语,村长只觉得一口老血不上不下,就噎在嗓子眼儿吐不出来。

    “唉…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我说啥你都不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早晚赔个精光!”

    说完,村长倒背双手气冲冲地走远了。

    李阳也不以为意,跑到几个山洞转了一圈,挖了一些灰黑色的碎石,如获至宝地放在背篓里,这才回了家。

    “哗啦啦…”

    看到李阳又挖回一堆莫名其妙的石头,萧凤瑶倒也转变了一点态度,显得颇有兴趣。

    “你挖这些石头来干啥?难道也是炼丹之用的材料?”

    “这倒不是。”李阳笑着说道,“咱们虽然留了十两银子,可不能坐吃山空啊,想做点小生意。”

    听到这话,萧凤瑶倒是十分欣慰,看来这个村汉还真有正经过日子的想法。

    便问道:“那做个什么生意,可有眉目了?”

    李阳用手一指地上这堆石头:“就靠这堆石头,再弄点蝙蝠粪回来熬制,便能做成灵丹妙药。”

    “别人盛夏运不了活鱼,有我在,保证尾尾活蹦乱跳。等我找牛家父子帮忙,再赚他十两银子。”

    萧凤瑶没有说话,可心里却五味杂陈,总觉得这个村汉处处不靠谱,但有着常人所不及的本事。

    不如就先在这里藏身,等找机会再逃回北齐也就是了。

    李阳已经推门便走了出去,直奔牛屠户家。

    这牛二的媳妇病死多年,只有一个老爹四个儿子相依为命。

    平时不但家中种着田地,还靠着在这十里八乡杀猪宰羊为生,比起一般家要富裕。

    这农家大白天也不关门,李阳迈步便走了进来。

    进门之后,将一贯钱放在桌上,劈头说道:“现在有个发财的机会,一天就能赚五贯钱,想不想跟我干?”

    “这是前两日的猪肉钱,收好。”

    这牛二笑着说道:“那头猪还没到出栏,哪用得着这么多钱,等回头找还你。”

    “一天赚五贯?这好事儿还能轮得上我?怕是只有点石成金才能一天赚这么多吧?”

    “不骗你,昨天你不也听到了吗?”李阳说道,“一尾鱼人家百文收购,咱们推五辆木车,一次运过百尾鱼过去!”

    “我算了,除去咱们路上吃喝和住店,一趟能赚十几贯钱。我占五成,你们父子也占五成,觉得如何?”

    听到是这个主意,还没等牛二说话,旁边的四狗子就没好气地说道:“我当是啥主意,就这?别做梦了!”

    “除了冬天能把冻鱼运过去,再就是县城有钱人用猪油篓子运,平时这城里人都是吃的咸鱼和鱼干。”

    “李阳,这隔行如隔山,别拉着我们一家赔钱!”

    牛二骂道:“我和李兄弟说话,哪有你说话的份?滚出去!”

    四狗子气哼哼站起来出门而去,牛二有些抱歉地说道:“兄弟,你也别生气,我家在这事儿上吃过亏。”

    “那是大前年,外地有个人说把鱼弓着绑起来,就算离了水也能活两天,结果倒好,这法子水土不服啊!”

    “人家那是江南水乡,咱是北方山区,气候太干,走到半道就全死了,这四狗子心疼钱,别和小孩子一般见识。”

    这番话果然印证了李阳的猜想,看来弓鱼法在此地行不通,必须另辟蹊径才行。

    正在想着,牛二好像是生怕李阳不相信,走到后院推出一辆木车,左右各有一个巨大的木桶。

    “李家兄弟,瞅瞅,当时就是用这种车子推着去,怕鱼被晒了,还都放在桶里,结果还是都死了。”

    “这种车你家有几辆?”李阳问道。

    “五辆,这玩意儿也没用,丢了还怪可惜的,一直丢在后院。”牛二说道。

    “好,车和木桶我全买了!我先推回去一辆,其他的日后再说。”

    李阳从怀中已经掏出钱来,是黄灿灿的一贯崭新铜钱,咣当一声扔在桌上。

    牛二吓了一跳,赶忙说道:“这都是自己用木头打的,不值钱,哪用得了一贯啊。”

    哪里知道,李阳也不说话,推着这辆木车就出了门。

    等回到了家,李阳把上次剩的蝙蝠粪袋子又搬了出来,在灶间又开始忙活。

    不一会儿功夫,熬粪的味道臭飘十里,弄得左邻右舍无可奈何,可这一次倒没人抱怨了。

    都知道李阳做事敞亮,敢替全村人担责,得了赏银又和大家分享,谁也不好说难听的。

    只有萧凤瑶关门堵窗,躲在里屋唉声叹气。

    都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可自家这个男人天天熬粪,先不说这个味道,出了门也被人笑话呀!

    李阳却不管那些,费了半天工夫又熬出了不少白色结晶,经过反复提纯变成了高纯度的硝石。

    又出门买了几尾鲜鱼,把大木桶中装上水,推着就开始在村里转悠了起来。

    刚开始村民们还不以为意,渐渐地都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只见这李阳一会儿推车,一会儿停下观看,嘴里念念有词,还时不时地往水桶里丢些什么。

    然后就围绕村庄一圈圈地转,足足走了大半天时间,把众人都给看傻了。

    “瞅见没有,我听说修仙的经常走火入魔,李阳这不是魔怔了吧?”

    “唉,没听说人家那一锤子耗费三十年阳寿?只怕阳寿已尽,脑子都不好使了吧?”

    甭管村里人怎么议论,李阳依旧推着车围着村子打转转,一直到天黑才回了家。

    刚一进门,李阳伸手就从木桶里抓出一尾活蹦乱跳的鲜鱼,笑得是满面红光!

    “娘子,快出来看,活鱼运输大法我已琢磨出来了,发财就在眼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