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6章 全力备战

    姜书意思考片刻,才缓缓说道:“先不用把浮岛合到一起,你让工程人员继续造岛,把所有的材料都用上,造的越多越好!”

    杨小京回道:“好的,造岛没问题,可是为什么是现在造?为什么要在这里造?”

    “哈哈,这里工人多啊!而且有佛祖保佑,你就大胆的造吧!”

    “好吧!”

    之后姜书意又让小坤率领一艘巡逻艇,还有两艘运输船,开去了五台山,搜寻一切有用的物资,还有专业技术人员。姜书意叫他们在大水没有漫过主峰之前都不要回来,总之要把两艘运输船都装满。

    大部队虽然没有必要去五台山了,但是那里的资源可不能浪费。天授不取,必受其咎。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异常忙碌。杨小京指挥一半工人造岛,沈迪指挥另一半工人造炮,李师傅领着建筑工人造房子。

    小坤他们很快就回来了,果然是满载而归。他不但带回来了很多专业技术人员,还带回了大量的物资。

    五台山作为华北最高峰,不但汇聚了大量的避难者,还汇集了大量物资。因为那些凡是能漂浮在水面上的东西,在潮汐的作用下,很多都聚到了最近的陆地岸边。

    有了小坤带回来的生力军,还有更多的建筑材料,杨小京他们造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不到十天,他们就造出七个大浮岛,还有几十个小浮岛。

    大浮岛都有一百五十米长,一百米宽。小浮岛都是十五米长,十米宽。

    杨小京设计的标准化建造流程,可以保证所有的人员与物资都能最高效的运作。小浮岛随时可以拼接成更大的浮岛,简直就像乐高玩具一般。

    在杨小京他们拼好七个大浮岛之后,姜书意让他们停止拼接,只管造小浮岛。

    杨小京又迷惑了,忍不住问道:“姜sir,你要那么多小浮岛干什么?既不利于居住,也不利于管理。”

    姜书意只是神秘的笑,“我自有妙用!”

    “好吧!”杨小京也不再问了,继续指挥大家加速造岛。

    沈迪他们的进度也非常喜人,短短十天内,他们竟然造出了一百多门土炮。其中包括两种口径,大的是二百毫米口径,小的是八十毫米口径。

    这些土炮与其说是炮,还不如说是大铁管。因为姜书意没有要求射击精度和杀伤力,所以随便弄个铁管都可以用。只不过为了保证安全,和使用统一的炮弹,他们才做了一些加工。

    至于炮弹,那基本上就是大号的二踢脚了,造起来并不难。千年前就有人会造黑火药了,再加上姜书意他们搜罗到的硝化甘油,造起来就容易多了。

    在第一门二百毫米口径的土炮造好之后,沈迪邀请姜书意他们过去观摩试射。姜书意把游艇开到距离那土炮二百多米远的地方,拿着望远镜观看。

    沈迪用对讲机呼叫,“姜总,你跑那么远干嘛?能看清楚吗?”

    姜书意笑着说:“没关系,我能看清。还是保证安全第一吧!”

    沈迪也笑了,“姜总,如果想保证安全,您还是离我近点的好!因为这大炮的理论射程有七八公里,但是精度误差可能会有六七公里!”

    “啥?你这是钻天猴啊?”

    “哈哈,姜总,所以说我这最安全!”

    姜书意无奈,只好把游艇开到了土炮旁边几十米的地方。只见那土炮就像一根大铁管子,架在一个木头架子上。

    姜书意心里纳闷,这炮怎么如此简陋?木头架子能承受住后坐力吗?

    他并没有说出自己的疑问,因为他知道沈迪是个认真严肃的人,不会胡搞。

    只见沈迪拿出一发一米多长的炮弹,从炮口塞了进去,然后又在炮管尾部点燃了引线。

    滋滋冒烟几秒钟后,嗖的一声,炮弹射了出去。那炮弹飞到几百米外时,又是当的一声炸响,然后又向前平飞了很长一段距离,最后在几公里外爆炸了。

    这哪是炮弹?这分明就是二踢脚啊!只不过就是个头大了一点,又多了一个响而已。

    姜书意本想吐槽,但是转念一想,算啦算啦,现有条件下,人家能造出这东西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不能奢求太多。

    于是姜书意问道:“沈工,你这炮弹直接点火不行吗?我没发现那炮管有啥用啊!”

    沈迪笑呵呵的说,“直接发射自然也行,不过那样的话,就真的不知道会落到哪里了。有了这铁管,我们根据炮弹的推力与速度,经过计算之后,通过调整发射角度,可以保证一个大体的弹着点区域,误差基本上不会超过二百米。”

    好家伙,虽然没有误差几公里,但是这二百米也够夸张的了。不过幸好姜书意也没想用这东西搞精确打击,这个精度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姜书意竖起大拇指,“沈工,你们做的非常好!接下来炮管就不用造太多了,炮弹尽量多造些,我们可能很快就要用上了!”

    “好的,没问题!另外问一下,姜总,咱们这是要打仗吗?要跟什么人打啊?”

    “未必会打仗,但是基本的防御力还是要有的,有备无患嘛!”

    对啊,老麦克兰德他们到哪了?到底会不会来找姜书意的晦气?

    只可惜超级战舰无法接入军方的卫星网络,看不到北太平样的实时卫星图,否则那么大的船队是不可能不被发现的。

    必须得想办法前出预警,否则天天枕戈待旦也太辛苦了。

    姜书意开着游艇,离开沈迪的发射场之后,就在周围转了起来。他先来到了东面的简易浮岛市场,只见鲁滨孙十三的木筏竟然系在了简易浮岛上。

    姜书意开过去一看,那北美来的浪人竟然改头换面了。他不但刮掉了胡子,还理了发,又穿上了衣服。若不是因为他是白种人,姜书意几乎认不出来他了。

    鲁滨孙十三坐在木棚下,他面前摆着很多东西,正在用手势跟人比划,这家伙竟然改行做商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