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1章 诗作,怕 不是抄的吧

    年轻人正是曹晏桦,他的声音刚落,对面响起一阵掌声和叫好声。

    而这一侧的人,则都是矜持的微微一笑,没有言语。

    洛珺兮虽然重生,两世为人,却也是第一次参加诗会。

    她忽然明白何为每年的诗会都要在这里举行。

    这些才子佳人们,他们的才情和诗作,太需要对面普通人的认可和传播了。

    在这个重文轻武的天启,若是自己的才华只在内部转播,那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通过这样雅俗同在的诗会里,自己的才情才会被无限放大。

    而洛芷馨那个皇都第一才女的称号,也是从诗会被人叫起的。

    前世,洛芷馨最风光的时候,就是自己最落魄的时候。

    洛家人踩着自己和杨家的尸骨一步步走上巅峰。

    这笔账,她一定要清算回来。

    洛珺兮眼神迷离,唇角沁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楼下曹晏桦的声音再次响起,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诗会的规则。

    在楼下宣布规则的时候,一对仆从已经将上好的笔墨纸砚摆在了所有人的座位上。

    很快,楼下便公布了诗会中第一首诗的主题——梅。

    果然真有这方面的主题。

    洛珺兮想到之前柳姨娘和洛书雪两人都暗示过她,这次诗会主题会涉及到咏梅,咏雪。甚至送来的李墨诗集。

    若说她们是真好心,洛珺兮是绝对不信的。

    “小姐,您赶快写呀。我看二小姐已经写完了呢。”

    蓝芷眼见自家小姐稳稳坐在那里,没有动笔的意思,不由有些着急。

    一旁的紫鸢反倒镇定。

    她对自家小姐还是很有信心的,不过就是一首梅花相关的诗作,那还不是容易得很。

    坐在上位的洛芷馨很快做完一首,抬眼就看到好似在发呆的洛珺兮迟迟没有动笔。

    她眼神闪动,看向一旁写了两句诗词的洛书雪。

    感受到洛芷馨的目光,洛书雪搁笔起身,缓缓到来洛珺兮身旁,低声道:“大姐姐,您怎么还没动笔?可是有什么问题吗?”

    洛珺兮看向洛书雪:“哦,没什么,我只是还没有想好。”

    洛书雪眨了一下眼睛,凑近洛珺兮身侧,压低声音道:“大姐姐不必纠结。每年都会有一些人写不出。上次给您的诗集,可以随便摘抄一首,应付过去即可,没有人能发现。”

    “可是,那不是……抄袭么?”

    眼见洛珺兮有些动摇,洛书雪加了一把劲道:“那里有什么抄袭,不过是碰巧而已。再说了,说是诗集,其实都是写找不出处的诗作,随便谁都可以用。

    更何况,刚刚看大姐姐对子对得极好,没有人能怀疑这不您写的啊。”

    有些人对对子尚可依,作诗可不一定行。

    所以洛书雪对洛珺兮这番犹豫的模样,十分笃定她不会作诗。

    洛珺兮眼眸微垂,想了一下点头道:“书雪妹妹说的有理。”

    眼见洛珺兮听进去了,洛书雪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并对洛芷馨点头示意。

    洛珺兮在与洛书雪说过话之后,便也提笔写诗。

    眼见如此,洛芷馨唇角上扬,溢出一丝冷冷的笑意。

    诗会顺利的进行着,很快,关于梅这个主题的诗作所有人都被收了上去。

    在三楼其中一个雅间,坐着一群先生和大儒。

    这些人大多在一些府里做西席,或者开有自己的书院。

    所以,他们对这些诗作的品评,自然受到大家的信赖。

    这些人此刻端坐在椅子上,端详着送来的诗句。

    “啊,夫子,您看这首洛家小姐的诗,不俗,不俗啊!”

    一个先生打扮的中年人将手里的一篇诗作,恭敬的交给坐在上位一位发须皆白的老人手中。

    那位被称为夫子的人,是皇都里学士最高,桃李天下的刘五岳。

    相传,如今的宋太傅都是曾经在他的学院读过书。

    所以,刘夫子简直是如今天下文人的最尊重的大儒。

    而这位大儒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就是从来不会恃才傲物,所以每年诗会必会请他来坐镇。

    但凡被他点评过的诗作和人,都会成为这一年诗会的佼佼者。

    刘夫子接过诗篇看了一看,眼前一亮,点头道:“去年这位洛家小姐的诗作就十分出色,今年看来越发长进了,而且,这诗作看上去比之去年大气很多,颇有一股不同的韵味。”

    那中年人不远处坐着一个身着青蓝长衫的先生,听了刘夫子的话,一脸得意:“刘先生此话不假,这洛小姐曾经在我书馆读过书,无论才情样貌,那都是一等一的。”

    开始递出诗作的人忽然想起什么,忙道:“张先生,您说的是洛家二小姐吧。”

    张先生摇头道:“不,不,是洛家大小姐,唤做洛芷馨。”

    那中年人连连摇头:“张先生有所不知,这洛芷馨是洛家二小姐。如今洛家的大小姐是从边城回来的,一个叫做洛珺兮的女孩子。”

    他说着,指着刚刚那篇诗作左下角落款位置,上面娟秀的小楷端端正正写着洛珺兮三个字。

    这些个先生,大儒,平日里更多关注的是诗文,对大宅院里的事情自然知之甚少。

    看到两个人一脸迷茫,中年人便简单说了一下洛家的情况。

    听了中年人的讲解,刘夫子再次端详手中的诗文,连连点头:“难怪这诗作与去年的不同。哦,不对,是与其他闺阁女子都有不同啊!”

    一旁的张先生面色有些不悦,命令小童将洛芷馨的诗作找了出来。

    自己先看了一眼,而后递给刘夫子道:“夫子您看,这才是洛家小姐的诗作。文字优美,对仗工整,堪称上上之作。”

    刘夫子从善如流接过诗,细细读来,点点头,又摇摇头。

    “这位小姐的诗一如去年一般,遣词用句依旧十分华丽优美,诗中意味确实也有了长进,不过……略显空洞一些。”

    他再次拿出洛珺兮的诗道:“老夫还是更喜欢这位洛大小姐的诗,读起来颇有一股回味悠长的感觉。”

    张先生还是一脸不信,不屑道:“一个从边城回来的小姐,肯定没有学过多少文章,写得诗作能有多好?”

    刘夫子连连摆手:“此言差异,岂可因地理位置来评判一个人是否有才华的?更可况这位小姐外祖可是杨将军府的,那里会怠慢了她的学业。”

    张先生不服气:“夫子,边城整日征战不断,那里有人会静下心来做学问。武将本就粗鲁,那里懂得请好的先生,自然难教出好的学生,更何况一个女孩子。

    我对这位边城来回来的洛家大小姐也有所耳闻,听说她不但性子粗鲁,行知无状,还抛头露面与商贾做生意。

    这样一个女孩子能写出什么好的诗作,怕不是那里抄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