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5章 争论,玉子辰的功过

    这件事,果然如洛珺兮所预料的一样,掀起了皇都所有官员家的风暴。

    特别是洛家,事情发生的当夜,洛家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件事——花氏的哥哥居然打算劫持大臣妻女和德妃娘娘。

    洛珺兮回到洛家后,洛之江直接将她叫去了书房。

    只是在洛珺兮口中,洛之江什么都没有问出来,她老老实实将当时发生的事情复述了一遍。

    洛之江眉头紧锁:“你醒了后,为何急匆匆进宫去?”

    洛珺兮神色淡定道:“我昏迷之前,发现德妃娘娘也中了他们的迷烟,但是不知哪个迷烟是否对身体有伤害,见到琴姐姐在,自然拉着她去给德妃娘娘诊治一下。

    也多亏我们进宫,德妃娘娘回去后就发了高烧,琴姐姐医术高明,又去的及时,很快德妃娘娘便没事了。”

    洛珺兮能与内宫的人交好,这是洛家上下十分想看到的。

    只是,洛之江之前更希望洛珺兮能与皇后或者淑妃搞好关系。

    而不是那个可有可无的德妃。

    “所以你进宫,没有见到皇上吗?”

    “我见到了!”洛珺兮回答的十分轻松。

    “你见到了皇上?”洛之江眼神一亮,“皇上说了什么?”

    “德妃娘娘生病,皇上特意去看望,正巧我们也在,皇上便也问了一下当时的情况。”

    对于洛珺兮的话,洛之江微微皱了皱眉。

    “皇上,没有提到花子扬?”

    洛珺兮深吸一口气,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洛之江:“父亲,您觉得以我的身份,皇上会和我提及花子扬吗?”

    洛之江窒了窒。

    “父亲,虽然今日这件事有惊无险,可是后果却十分严重。若是您不早做打算,洛家到底会如何,实在不好说。”

    洛珺兮说完这话,冲着洛之江施了一礼:“女儿精力有限,实在有些困乏了,父亲若是没有其他事情,女儿就告退了。”

    洛之江看着神色淡然的大女儿,无奈摆摆手:“去吧!好好歇息。”

    洛珺兮离开后,洛之江书房的灯光几乎彻夜未熄。

    花氏在知道这件事之后,挺着大肚子,跪在洛老夫人的门前,求见老夫人,最后挺不住晕了过去。

    洛芷馨和洛芷兰都已经六神无主。

    这件事实在是太可怕,任谁都不敢想象最后花子扬会如何判罪。

    若是真的杀九族的大罪,那别说花氏,整个洛家都会陪葬!

    天色还没有亮,洛之江已经穿戴整齐,早早来到洛老夫人的院落。

    这一夜,洛老夫人也是没有睡,见到儿子进来,立即焦急道:“可想到什么对策?”

    当初,以为花家就算是做错了事情,依着现在国家缺少良将的机会,皇上或许哪天会赦免了花子扬的罪过,重新启用他。

    基于这个期待,洛家虽然缴了花氏的掌家职权,却没有想过与花家断了姻亲。

    但是谁能想到,这花子扬居然被猪油蒙了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祸及子孙的事情来。

    若是真的皇帝一怒,怕是浮尸千里,自己一家的性命都要给花家陪葬了!

    看着洛老夫人焦急的目光,洛之江终于叹息一声:“母亲,我想了许久,如今之计,只能是这个了!”

    说着,他将写好的一封信递交到洛老夫人手中。

    她垂眸看去,上面清清楚楚两个字——休书!

    “这,这,这可以吗?”洛老夫人吃吃的道。

    洛之江叹息一声:“可是除了这个办法,我是想不出什么好方法,不让她牵连到洛家了。”

    “但是,你要想清楚,花氏不但怀有身孕,还是芷馨的母亲,她以后可是要嫁进太子府的……”

    自己生母被休了,可想而知她的身份会多么尴尬!

    “母亲,这件事已经不能在咱们考虑范围之内了。若是洛家受到牵连,别说太子侧妃,脑袋能不能留住都是个问题。”

    洛之江有些烦躁。

    自己这一辈子,前半生顺风顺水,十分顺利的就当上了大学士。

    只是自从娶了花氏,自己总是有些不顺利。

    无论是做事情还是其他,总会有磕磕绊绊。

    现在回想,会不会是因为花氏与自己的命里相克,所以导致自己诸多不顺。

    有了这个想法的洛之江,越发不能容忍花氏。

    洛老夫人抹着眼泪:“可是,花氏如今怀了咱们洛府骨肉,你这休书一下,怕是咱们洛府的嫡长孙……”

    “母亲,若是皇上怪罪下来,别说是嫡长孙,就算是整个洛家都要卷进去。

    再说,这个孩子的母亲是花氏,长大以后,晋升之路怕都会被牵连。”

    不能怪他绝情,实在是洛家未来更重要。

    他还不算老,以后再娶一房正室,一样可以诞下嫡子。

    洛老夫人还是有些迟疑。

    洛之江道:“母亲,我先上朝去了。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说完,洛之江转身而走。

    很快,早朝之上,三波人开始唇枪舌战起来。

    皇后与淑妃两拨这次居然统一意见,一起都赞同要先追究玉子辰守护不利的罪责。

    以曹丞相为首的太子一派,有人站出来道:“皇上,玉子辰太过年轻,此次事情就是他太过大意,才给了贼人可乘之机。

    作为一名将军,没有这种洞察先机的能力,是最致命的!

    所以,微臣建议,玉子辰还是降职查办,以儆效尤!”

    另一侧三皇子的一脉立即有人上前:“臣附议。这件事,明显暴露出玉子辰此人难堪大用。

    他带领的密探司,经常无故抓人,刺探一些莫须有的事情,惹得皇朝上下人心惶惶。

    而这件事,更是反映出此人办事没有前瞻性,排兵布阵不够缜密!确实要对此事负主要责任!”

    一旁的武将有人已经气的跳脚。

    其中一个人出班跪倒,朗声道:“皇上,玉将军对此次出行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规划,整个路程他自己亲自来回跑了好几次。

    特别是那处葫芦口,他反复叮嘱,这里易守难攻,十分适合贼人偷袭,让我们一众将领必须在此处布置好人手。

    也正是因此,这群贼人出现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已经发觉,并行动迅速的将对方的势头打压了下去。

    只是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