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章 准备开业了

    过午后的京城街道又喧哗了起来,各式各样的吆喝声从各个角落传来。

    马车慢悠悠走在街道上,京城内的道路宽阔平整,街道主要有两种,一为石材路,一为以土夯实的土路。

    乌希哈想着,换完城外主干道,这城内土路估计也要换作沥青路了。

    这位面商业发展迅速,外城依旧是京城的繁华之地,商贾云集,酒楼林立,许多旗人子弟都自内城迁至外城居住。

    今个儿时间还早,乌希哈准备去看看铺子,听二哥说脂粉铺、茶馆、种子铺的装修已经好了,理货架子、家具等都已经摆放好。

    便是脂粉铺培训的美容娘子、店伙计、茶艺师也备好了,万事俱备,只待货品上架…

    乌希哈准备今天就安置好,择吉日开业。

    …

    京城内城九门有九主干道,外城七门七条主要街道,共有大街十六道,坊二十四,三百八十四火巷,几百小街,近千条胡同。

    其中离紫禁城最近的就是棋盘街,它是正阳门内大清门前街,便是后世她打卡的前门楼子,作为前朝沿袭至今的“朝前市”,自是商贾云集之地。

    而乌希哈则幸运的在此有两间铺子,康熙帝赏赐一间,钮钴禄皇贵妃赏赐一间。毕竟这里铺子背景至深,绝非一般达官贵人。

    两间铺子便是茶楼和脂粉铺子了,只是名字让乌希哈颇为头疼,随着装修完善,她竟觉得之前名字都不合适了…她想贿赂一下康熙求个字行不行?

    乌希哈在茶楼下车时,有意往东侧看了看,这间茶楼正对东侧书市一条街,呈丁字形。

    棋盘街东侧为户部、翰林院等文职部门,成为了少有的一个皇家、士大夫、平民不同阶层共享的活动空间。

    可谓“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毂击,竟日喧嚣”~

    这茶馆开得好啊,虽比不得京城"八大轩"那般浩大,却独有韵味。

    茶楼中间舞台是个妙处,设置了升降机关,四周还有护栏。纱幔垂下平日里可以琴师抚琴、或歌者吟唱。若有舞者起舞或书生题字、主持游戏则舞台降下纱幔。当然舞台机关可设烟花、雾气、花瓣等等。

    乌希哈交代好管事的张掌柜,这是富察家的老人了,儿子跟在身边历练。与乌希哈身边的翠云两家准备结亲,早早报给了主子,只是成亲还得等个几年。

    “翠云日后是要当管家娘子的~”碧珠、夏暖几人打趣道,翠云瞪几人一眼,拉着小未婚夫后面交代事情去了。

    …

    观茶楼,

    一楼座位改做了三层阶梯式,不影响喝茶说书听曲,共设三十六桌,一桌可纳2-4人,共108座。

    一至二层新装4梯,呈“S”形,廊在外,设有护栏加厚玻璃窗,出得雅间可观街景,雅间二十间,内可观舞台演出。

    三楼设贵宾室6间,主家室2间。二楼至三楼则设6道贵宾梯,一门一梯一室。贵宾室是一独立小起居室,临街侧为一书桌,可临字习书,另设洗漱间、睡榻、 小会客厅。靠内侧设茶台,并延伸一观景台,可观台下表演。

    茶楼外砌水泥青砖墙“四白落地”,墙面扇形镂空窗,透过镂空窗,院内外的景色若隐若现,比之一般茶楼更有私密感。

    大院呈四方形,茶楼改圆形,取“天圆地方”。院内有男女公厕、洗手池,花坛,库房。2-3楼则有独立卫生间,为此乌希哈和系统兑换了钢管,也给康熙帝和富察家盖房提供了便利。

    …

    如今茶楼有十分之一利润给了康熙,十分之一给四阿哥胤禛。

    茶叶走了皇帝的便利,好茶还挺全,乌希哈安排人又存了些空间出产的普通绿茶红茶,还有空间名茶,作为压箱底招牌。

    技艺高超的茶艺师生性清高,高价未必能请来,但四阿哥胤禛出面引荐,高价加上空间香茗则可请动。

    今天她回宫就去给皇帝送茶,勿必求一字,上招牌,开业~

    …

    出茶楼,马车径自去了胭脂铺,像护肤品有套装牡丹系列、玫瑰系列;像单品洋甘菊、山茶花、薰衣草、金盏花、茉莉…等制作的水、乳、精华、膜粉。

    乌希哈交代掌柜娘子,请画师做了一份产品册子,店内采用会员制:

    预存500两为基础会员,每月可收到产品册子一份,每季度第一周送达,外地则不递送。

    存1000两为高级会员,除小册子外,新品小样试用,每年会员日精美礼品一份,每年生辰礼物一份个,购买非活动产品九五折。

    存3000两以上为贵宾会员,除以上福利,购买了膜粉,可以每月预约两次护肤体验,每年特邀参加贵宾答谢宴,购买非活动产品九折,抢先订货权。

    …

    因着有皇贵妃,送了几样小样给一些夫人试用后,都等着充值会员呢~

    她走的是最高端的货,给别家也留了活路。

    …

    最后是种子铺,分了四阿哥胤禛利润十分之一,和皇上也报备了,在朝阳门外大街街尾,接临东大桥了。

    这里各行各业商人汇集,客流量大,店铺众多,且生意兴隆。

    店铺就是纯朴二字,店名“丰收种子铺”,央着四阿哥写的,据说还请教了皇上,据说四阿哥字不突出~

    进屋两侧是满墙的布画,有种子、育苗、成熟、果实的样子,右侧是粮食,左侧是瓜果蔬菜,像绘本一样图加文字。

    正对门是一张长桌,前后有坐,买种子,便有人仔细交代种植方法,询问土地,因地制宜。门内正厅设十张小桌,可打包,无椅子。楼上接待室和起居室。

    厢房则是一间暖房,里面有提前育苗好的,有展示的,店家会邀请人参观。如今,郁郁葱葱,有应季的作物、蔬菜。

    后院的库房,种子装在透气的布袋子里,一排排架子分门别类,码的整整齐齐。

    但凡购买种子后,都送一页图纸,标注物作生长步骤,倒是很快老百姓就学会了阿拉伯数字。

    院内两侧,古树成荫,门外右侧有一饮水池,木碗架,水引得地下水,木碗可喝,可洗脸,多余水通过水池流入地下。左侧为一个个小石墩,可歇脚。

    这一装修,得老掌柜赞叹,格格仁义。

    乌希哈很满意,店小二,也不眼高于顶,都是庄子下人子弟培训出来的,耕地都懂。

    “明日吉时就开业吧~”乌希哈直接嘱咐,“开业额外送一样蔬菜种子吧。”

    “是格格~”掌柜的也很高兴,格格说了这是积善之事,况且他待遇也高。

    …

    忙完正事,也是下午了,天桥没去,便转道回内城,直接进宫。

    内城没有什么小巷胡同,这里的康熙帝十几年前清整了一回。

    宽阔的街道,四周高高的院落围墙,当然,富察府也在内城之中,但每次走都有种肃穆威严感。

    走着走着就会遇到巡查的步兵和马步兵,尤其是亲王府、贝勒府邸隔百米就有人巡查。

    乌希哈这次不仅有一辆马车,还有几匹马驹,除宜妃娘娘的,她还带了给康熙帝的,还有四阿哥和五阿哥的。

    宜妃娘娘和乌希哈自己的是白马,宜妃娘娘那匹额头有个棕红色的菱形,乌希哈的则有个棕红色的爱心。

    其余三匹都是黑马,一匹四蹄上方有一圈白,一匹脸上有几道白色,像猫须。还有一匹没有一丝杂毛。

    乌希哈又拿出空间加工的茶叶,都蕴含一些灵气,一样一斤,够意思吧。再刻几个茶坛子吧,还能蕴养灵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