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4章 市舶司看船

    这时候从门外进来一位五六十岁的男人,他穿着一身普通的青色棉袄。眼神坚毅,整个人透露着精明。

    店小二立刻迎了上去,动作麻利的接过他的帽子和手炉。

    “掌柜的,您回来了。”

    “嗯,事情都做好了没?我交代你…”那人的话戛然而止,他看着蒋峰,突然瞪圆了眼睛,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过来。

    “我没看错吧,你…你是蒋峰?”

    蒋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憨笑。

    “大伯,是我!”

    掌柜的激动的拍着蒋峰的肩膀,

    “还真的是你!你这个臭小子这么多年跑哪去了?连个信儿都没有!我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着你了…”

    说完,他的眼眶湿润了,激动的话都说不下去。

    蒋峰低着头任他捶打。

    “大伯,是我错了。我想给你们寄信的,可是事情多,有时候又找不到带信的人。”

    蒋峰低着头解释着,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子。

    店小二看到他们这个样子,大为吃惊。

    掌柜的带蒋峰回了自己房间,询问了他这些年的过往。知道他现在投身军中,还当上了从四品的参将,心怀甚慰。

    蒋峰告诉他现在有任务在身,要尽快赶往岭南。他直接向掌柜的打听,他大伯蒋见春交友广阔,对城里的风吹草动了如指掌。

    “去岭南的船上个月才离开。现在大正月的,很少有船出海。实在着急的话,可以租一艘船。

    上市舶司报备路线时间,雇两个船把式和水手,随时能出发。”

    “坐船的话要看海上的风向,如果是东北风的话,五日能到。如果是东南风,七日能到。”

    两人话了会儿家常,约定下午由蒋见春带蒋峰去码头和市舶司看看,碰碰运气。

    陆家人饱餐了一顿,到房间里舒舒服服的躺着。上房的床够大,铺的盖的都是上好的。

    陆紫瑶另外加钱让烧上了炭盆,屋子里暖暖的。大家狠狠地补了个回笼觉。

    睡醒已经下午了,陆思雨,陆金宝这几个孩子呆在被窝里不肯起来。

    陆紫瑶也懒得跑到大堂,干脆发信息叫陆净远把小二叫上来,根据大家喜好点菜送到房间。

    免不得被沈氏教育一番,叫她花钱别大手大脚的。陆紫瑶吐了吐舌头,空间里有的是钱。常言道穷家富路,何必在路上委屈自己。

    唉,无论哪个时代,老年人总是叫你节俭。

    吃完饭,陆紫瑶身上暖暖的,人也精神了。她决定出去逛逛,顺便采购。这座城市好像挺热闹的,刚进城门那一段路看起来就不错。

    “我也要去,娘。我也要去!”陆金宝听到了也想跟去。

    陈氏扭不过,但是怕陆紫瑶看不住他,毕竟人生地不熟的,要是丢了可要了她的命。

    后来她决定自己带陆金宝一起去。其他人纷纷动了心思。

    说起来这些个女人,两个月来除了走路就是煮饭干活,都没有出去过。她们那渴望的眼神,让陆紫瑶不好意思拒绝。

    于是一群女人浩浩荡荡出发了,除了卢氏和陆老太太。卢氏其实也想去,但是行动不大方便,没人敢带她去。她自己想想也放弃了。

    陆紫瑶叫住小二,给了他五文钱,向他打听了各家铺子的情况。去哪里买比较划算,哪些店不能去等,问得清清楚楚,才能有的放矢。

    陆净远跟了来,可以帮忙拿东西。一群女人叽叽喳喳的出了客栈。

    东临城挺繁华的,街上数不清的铺子,卖各种东西的都有,卖成衣的,卖绸缎的,卖首饰的,卖点心的,卖胭脂水粉的。

    路上更有无数的小摊子,卖糖葫芦的,卖阳春面的,吹糖人的,卖鞋袜荷包的。各种各样,陆家的女人看花了眼。

    “哇,这个扇子真好看”

    “那个是什么?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

    陆思雨和陆元宝看见什么都好兴奋得样子。

    陆紫瑶跟在她们身边,看见好吃的好玩的就停下,一路上买了不少东西。

    陆净远手上捧着肩上挎着一堆东西,后来干脆背了个背篓出来,才算解放了双手。

    沈氏,杜氏和陈氏也开心雀跃的很,女人嘛,购物是天性。陆紫瑶给她们每个人买了衣服鞋袜,简单的首饰。

    还给卢氏买了许多点心,蜜饯。

    陆紫瑶又买了几百斤粮食,衣服鞋袜重新买了几十套换洗的备用。

    接下来她们会去岭南郡,那边的气候越发温暖,衣服款式也不一样。只要准备几身船上穿得就好。

    她让店家把东西送到旁边的小巷子,陆净远在那里收到货以后全部放到空间。

    她继续带着女人们逛了一个多时辰就回了客栈。陆净远继续出去购物,他主要目标是铁器铺,酒楼,杂货铺。

    买些日用品屯着,都说岭南落后,这些东西多准备些才好。

    ……

    蒋峰随蒋见春去了码头,果然看到港口里空空荡荡,一条船都没有。连小二说的运货的船都没有。

    蒋见春看到侄儿一间失落,安慰道:“别着急,我们去市舶司问问,那有我的一个同乡。”

    市舶司的衙门就设在码头附近,是一所占地面积巨大的宅子。

    市舶司在本朝一共设有六处,皆是有港口,有外国商人上岸贸易比较频繁的地区。

    市舶司的职责主要有,

    一:发放商贸许可证,上岸的外国商人以及本地售卖舶来品的铺子,必须经过市舶司审批,查验才可以销售。

    二:查验商船,征收关税。

    三:代表官府采购出售商品。

    四:接待外国使臣等杂事。

    五:市舶司辖内有造船厂,所有进出港的船只必须登记,申报船期。

    造船厂里除了在服役的几艘固定大船,其余船只可民间租赁,个别船龄久远的也会卖掉。

    蒋峰二人到了市舶司,蒋见春递给守门的衙役一个钱袋,顺利走到了里面。

    他熟门熟路的进了里头的一个院子,找到了他的同乡钟秀。

    钟秀年约五十多岁,穿着一身绿色文官服,面相和蔼,他是个文书,正好是管船期登记申报的。

    一番寒暄下来,得出一个结论。租一艘普通鸟船,租船费用五百两银子,押金五百两。一共一千两,雇人另算。

    另外还有一搜退役的大福船,稍微有点旧,沿海短途开没问题。租金两千两。

    钟秀很热情,还专门带他俩去造船厂看了船。那两艘船年前都在船厂检修完毕,选定了可以随时出发的。

    退役官船,让蒋峰眼前一亮,载货量一万斤,可乘五十人,船速快。

    蒋峰一眼看上了官船,“这艘船不错。”

    “这船很可以的,尖底海船,以水密隔仓,稳定性好,抗风性强。主梁和横梁采用坚硬的铁梨木,十分珍贵。”钟秀介绍道。

    他又加了一句:“而且,告诉你个内部消息,这艘船在出售名单,有银子的话一万两白银,就可以买走了。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放到船市上去,能多卖两三倍的银子。毕竟,单单船上面的铁梨木,都能卖个几千两银子。”

    蒋峰点点头,他们登上大船看了,配套齐全,设有上下两层仓房。

    上层住人,下层载货。每个货仓之间采用水密封仓,假如一个仓漏水,不会影响另一个。

    相较之下,另一艘“鸟船”就不够看了,是一种浆帆两用船,船体较小,载货量五千斤,可乘坐三十人,船速快。

    蒋峰回来向诸葛斐报告了造船厂的情况。诸葛斐思考了一刻钟,倾向于购买退役官船。

    他在岭南的封地有一部分靠海,买一艘退役官船,远比买新的划算。

    他拿出一叠银票,交给蒋峰全权办理。

    蒋峰拿了银子,叫上蒋见春,赶在天黑前又跑了一趟市舶司,找到钟秀。约定第二天来办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