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2章 建房(一)

    陆紫瑶把鸭子洗干净,拿出一只大碗,放了葱姜,食盐,黄酒,生抽,五香粉搓满鸭子全身。

    再把切好的苹果,橙皮塞入鸭子的肚子,用针线封口。腌制半个时辰。

    再用温水和面,做成料子皮。取一张饺子皮刷油,再覆上一张饺子皮,以此类推,最后用擀面杖擀薄上笼屉蒸熟。

    另取蜂蜜,白糖,白醋配置脆皮水。

    待鸭子腌制好,把表皮水分擦干,涂上脆皮水套在铁叉上,放入灶膛里烤制,中途反复涂抹脆皮水烤制。

    不一会儿,空气中就充满着甜丝丝的味道。

    陈氏忍不住吞咽口水:"哎哟,馋死了。这味道都能让人流口水了,紫瑶啊,你什么时候学的手艺呀。"

    陆紫瑶笑眯眯道:"三婶,我一路上吃的酒楼可不少,自己琢磨着做的。”

    说完,她取出一把又薄又锋利的细长刀子,从烤鸭肚子上一切为二,斜刀从鸭皮切下,一推一拉之间动作行云流水。

    片下来的每一片都连肉带皮,整整齐齐的码在白瓷大盘中。

    “哇,紫瑶,你刀工太厉害了。”杜氏惊叹道。陈氏和陆思雨也看得呆住了。

    陆紫瑶得意的笑笑,抽出三双筷子,“二婶,三婶,思雨你们饿了吧,先尝尝。”

    说完,她拿出蒸好的饺子皮卷起了鸭肉和葱丝蘸上早准备好的甜面酱。

    “这样卷起来才好吃。”冬天没有黄瓜,不然更好吃。

    “好呀”三人没客气,学着她的样子吃了起来,哇塞,也太好吃了吧。鲜香中带着一丝甜美,口腔中充斥着甜香,是幸福的味道。

    陈氏回味无穷:“好吃,太好吃了!”

    陆思雨迷恋的眯着眼睛:“呜,我能吃掉一整只。”

    杜氏举起大拇指:“紫瑶,婶子觉得你能开酒楼。”

    “哈哈,好啊,等房子盖好,我们开个酒楼玩玩。”陆紫瑶笑得眉眼弯弯。

    很快,饭菜做好了。陆紫瑶出去找到陆净远,故意大声说,“二哥,你去村民家买几条长凳来。”说完用力眨了眨眼睛。

    “啊?…哦。我明白了。”

    陆净远一溜烟跑到外面,走到一堵墙根下,等待了一小会儿,才从空间里拿出四条长凳,两手并用的搬回家去。

    桌上摆了满满一桌子菜,有酸菜鱼,北京烤鸭,糖醋排骨,猪蹄炖黄豆,凉拌木耳,蘑菇炒肉,醋溜白菜,鲫鱼豆腐汤。

    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一家人吃得很开心,吃完饭天已经黑了。陆紫瑶在院子里挂了两串红灯笼照明,每一间屋子里点了蜡烛。

    刚开始,沈氏还担心蜡烛不够,毕竟蜡烛价格不菲,直到她看到整整一麻袋的蜡烛,她目瞪口呆。

    “哪来这么多的蜡烛?!”

    陆紫瑶气定神闲:“土匪窝捡的。”

    沈氏回忆了一路上的物资,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好吧,我女儿是有福气的,总能捡到好东西。

    自此以后,她在家里看见任何东西都不多问了,问就是女儿捡的或者买的。反正女儿总是有办法。

    晚上,陆家人在地上简单的打了地铺,早早睡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齐大海就来了。陆家人已经起来了,不是有多勤快,实在是地铺睡得不舒服,南方的土地,又潮又凉。

    陆净远驾上牛车,载着陆唯真和齐大海快速向县城驶入。路上,两人开始闲聊。

    "你们要盖什么样式的房子?"

    "我们要盖一个三进的院子,加起来大概有三十间屋子吧。具体的样式,我明天画个图纸。”

    “嗬,大工程啊,陆老爷。您这房子建起来,可是我们东山村头一份哦。”齐大海笑得眼睛都眯起来。

    他想到的是,东山村总算有拿得出手的房子了。村子里人虽然多,但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村人,除了种田就是打猎,仅仅混合温饱。

    往年遇到隔壁几个村长,总被人嘲笑东山村人一帮山里人,脑子木,只会出苦力,现在可好了,陆家一来就出手不凡,等房子建好了,肯定能给他长脸。

    陆家人不知道是做什么营生的,看他们的样子,要么是有背景,要么是有营生。如果能打好关系,入股做生意,他就不用为银子发愁了。他需要银子,需要很多很多银子。

    齐大海年轻时脑子活泛,当过货郎,成亲之后才回到村子里。老婆子走得早,他自己一把屎一把尿的把独生子养大,好不容易娶亲生子,有了孙子。

    孙子打小聪明,在私塾里次次考第一名。先生说,他命中带文曲星,将来肯定能考中状元。

    果然第一次下场就考上了童生,家里欢天喜地。但是读书科举未来要花很多钱,齐大海的儿子媳妇前年的时候去深山里采灵芝,双双摔下悬崖。

    齐大海一夜白头,自那之后,供养孙子阿文的重担就落在他一人身上。从前敦厚热心的齐大海就变了,变成了钱串子齐大海。

    如此一来,齐大海热心带着陆家父子俩在县衙快速办完了地契存档的事。然后给他俩带到砖窑定下了两万块砖,八千片瓦。

    再去木器店买了床,桌椅,案几等家具,付了定金,约定让木器店送货上门。

    办完这些,陆净远顺便买了些米面肉菜和日用品,三人打道回府。齐大海马上召集村民开会,宣布陆家造房子的事。

    招男工五十人,一天一百文的工钱,包含两餐。另外招四个妇女灶上做饭,工钱一天五十文,包两餐。

    阿文摆了张桌子坐在院子里,要报名的找他登记。

    消息一出,人群像炸了锅,都在议论陆家是暴发户。

    “什么?三进的大院子!我的娘哎,我可开了眼了。”

    “做两顿饭就有五十文?我去,我去!”

    “一天一百文还包两顿饭!我要报名!”

    刚过完年,离春耕还段时间。以前村里的男人去镇上干活要来回走两个时辰,一天管一顿饭,工钱一百二十文。

    女人们在家唯一的进项是卖鸡蛋,卖山货,不值钱。偶尔有手巧的绣帕子,一个月的帕子工钱五十文。

    现在不用出村,就有可观的工钱,还管两顿饭。傻瓜才不去呢。人群如潮水般向阿文涌去,吓得阿文大喊:“排队!都排队!不排队不给登记!”

    他生怕这些人撞坏了他的笔墨纸砚。

    没多会儿,人员都招满了。齐大海很满意,不错,他们东山村的村民还是很勤快的,没给他掉链子。

    这些人里,泥水工,木匠都有。至于最重要的建筑师傅他早有人选,西山村,他的老丈人和四个大舅子就是干这一行的。

    明天一大早,他亲自去请他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