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6章 番外(2)前世之死

    “是从宋言礼被人陷害贪墨军饷开始讲,还是从宋淮之被人撺掇与摄政王对着干开始讲?”宋寅望着萧御辞脸上精彩纷呈的笑容,竟然还低头苦思冥想了一番,“要不,还是从宋太后被人污蔑秽乱后宫开始讲起吧。”

    宋寅说着,一步步朝萧御辞逼近,竟将他从书桌后的太师椅上一把推了下去。

    萧御辞浑身像是被抽走了力气,说不出话,也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他坐在了自己的位子上。

    “摄政王不是一直都很好奇那个孩子的生父是谁吗?”

    宋寅甚至还将脚踩在了萧御辞的背上,来回碾了数次。

    “摄政王觉得,那会是谁的孩子?”

    宋寅眼底竟然涌现出了一抹奇异的慈爱光泽:“看你这惊愕的神色,我就知道,你一定猜出来了。”

    “那你不妨再猜猜,那孩子的生母又是谁?”

    萧御辞不知为何,忽然联想起了尹毓秀。

    他目眦欲裂地瞪着宋寅,恨不能把眼球都给瞪出来。

    宋寅哈哈大笑:“没错,孩子确实是我和毓秀所生……可惜,叫我那傻妹妹背锅了。”

    萧御辞气得直喘粗气,却又无可奈何。

    又听得他得意地开口道:“不光是这个孩子……摄政王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连你呕心沥血辅佐的那个小皇帝,也是我的儿子!”

    萧御辞难以置信地瞪着他,感觉自己的呼吸越发困难起来。

    “不必挣扎了,”宋寅悲悯地看着他,“你得的……跟你那可怜的死鬼皇兄是一种怪病。”

    萧御辞死命咬着牙,心里的恨已经攒到了极致。

    “放心,”宋寅垂首看他,“毓秀对付你们这样的病颇有心得,一定会让你安详地死去。”

    他说完这话,御书房北面的书架后忽然出现了一道暗门,尹毓秀千娇百媚地走了出来。

    宋寅看到她,温柔一笑:“宴席就要开始了,你怎么来这了?”

    尹毓秀见萧御辞跌坐在地上,又见宋寅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便知道宋寅已经控制住了局面。

    “听说你被摄政王传召了,哀家放心不下,便过来看看。”

    宋寅将她揽在身侧,居高临下地看着萧御辞:“现在看到了?放心了?”

    “真没想到名满天下的摄政王竟会如此不堪一击。”尹毓秀啧啧叹息,“真像条可怜兮兮的狗。”

    萧御辞恨得一口牙都快被咬碎了,却只能看着这对狗男女在自己跟前耀武扬威。

    尹毓秀垂眸看他:“你跟你那短命的皇兄一样蠢,竟会以为当年救了你的人是哀家?真是可笑。不过托你们的福,哀家这一生才能顺风顺水,荣宠不尽。说起来,哀家还要谢谢你呢。”

    “你知道为何连狮子都忌惮三分的大象,最后会被一只老鼠咬碎脑子吗?”宋寅轻轻拨弄着尹毓秀耳边的发丝,“因为啊,大象太自以为是了。”

    “我们用这头大象斗败了无数狮子,可怜这头大象死到临头才知道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谁。”

    两人说罢,笑着从暗门离开了御书房。

    等睚眦发现异样推门进来时,萧御辞已经濒临绝望。

    整个太医院都对这突如其来的怪病束手无策,抓捕宋寅的海捕文书张贴满京城的大街小巷,宋寅却似乎人间蒸发了一般,怎么也找不见。

    没人知道,他夜夜都留宿在毓秀宫,从旁指点尹毓秀一步步把持朝政。

    而萧御辞,则被迫开始了缠绵病榻的生活。

    ——与先帝如出一辙。

    可怕的是,他只是不能动弹,不能说话,但脑子并没有坏。

    所以刚开始,他每天躺在床上都会把自己气到内伤。

    这个时候,他甚至开始羡慕被尹毓秀和宋寅害死的宋家人。

    至少他们死得还算痛快。

    在床上躺到第二个月的时候,太皇太后安排了高僧过来为他作法。

    他知道自己不过是中了宋寅的暗器,暗器上可能还淬了什么奇怪的毒,高僧作法并不能起任何作用。

    但高僧成日在他床边诵经,倒确实帮助他平复了自己的心境。

    他不可遏制地想起了宋音书。

    也渐渐开始学着在心里默念经文。

    多数都是在为宋音书而念。

    想要超度她的亡魂,想要洗涤自己的罪孽,还想要替她求一次重生的机会。

    就这样,从春到夏,从秋到冬。

    他在心里念了成千上万次的经文,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弥留之际,他似乎看到了那个有着倾国之姿的女子,身着凤袍,头戴凤冠,款款朝他走来。

    “我来带你离开。”她嗓音柔美,无悲无喜。

    他感觉自己终于能动了,身体开始变得无比轻盈。

    他激动万分地从床上爬起来,亦步亦趋地跟在宋音书身后:“怎么是你来接我的呢?你不是早就……”

    宋音书仍旧十分平静,眼神甚至还有几分空洞,来来回回只会重复一句话:“我来带你离开。”

    萧御辞这才意识到这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宋音书,可能只是她的执念,想来看看毁了自己一生的人,什么时候死。

    “对不起……都是我的错。”虽然知道对方不会予以回应,萧御辞还是诚心地表示歉意,“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会好好呵护你,不让你蒙冤受屈。”

    宋音书看着他,本就空洞的眼神变得愈发迷蒙,良久才又重复了一句:“我来带你离开。”

    “好。”萧御辞将手交到她手里,含笑道,“我跟你走。”

    宋音书看了看两人缠握在一处的手,良久才面无表情地移开视线,拉着萧御辞慢慢往屋外走去。

    漆黑一片的夜晚,连月光都像是被黑暗吞噬了一般。

    身后的宫殿越来越远,渐渐开始骚乱,传来一阵接一阵悲伤的恸哭声。

    这个时代的大梁,接二连三地失去了仁厚爱民的帝王和勤政英明的摄政王,前途就像是此刻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

    萧御辞看着拉住自己的玉手,在心中又默默念起了经文。

    但愿一切可以从头。

    但愿一切为时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