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章 故人重逢

    韩君瑶骑着快马来到了法相寺。将父亲的亲笔书信给了主持。主持看过信之后,韩君瑶便告辞在兰川县的客栈住下。而她住的地方正是这里最大的酒楼,春之宴。

    陆挽三人参加完梅花宴只觉了然无趣,回府已是夜半。路过父亲书房时见灯还亮着,青竹来迎他:公子今天怎的这么晚?

    陆挽将手中的几枝寒梅递给她道:见花开的正好,折了几枝,送到母亲那吧。青竹知晓公子与夫人关系一向疏离,但心里还是念着的。

    陆挽又道:父亲有客人在吗?

    青竹看了看陆老爷书房的灯还亮着,便道:晚宴时分师爷见了老爷,大概还没有走吧

    兰川县一向安稳,父亲虽是一府知县但公务并不繁忙。不同寻常定是有事。

    第二日陆挽便早早起身,在书房等候父亲。陆鸣谦以为陆挽有事疑问道:月儿有事?

    陆挽看着他问:父亲今日有何安排?

    陆鸣谦知晓陆挽聪慧,什么也瞒不住他,想到如今他也长大了,很多事也该让他帮忙拿主意才是。便道:月儿今日可有安排?为父要去一趟法相寺,你可愿一同前往?

    果然陆挽心下想。昨日在西郊偶遇韩君瑶,今日父亲无故前往法相寺。若说二者没有关联,陆挽定是不信的。那韩君瑶一看身份并不简单。父亲相邀,必定是有事和他商量。虽然他无心过问政务,但陆府兴衰荣辱与他也息息相关,去一趟无妨。

    陆鸣谦见陆挽思忖着并不言语,以为他不愿意去。谁知陆挽竟已经向门外走去。

    父子二人乘马车前往西郊。一路上父亲并未开口,陆挽也不急于询问。

    到了法相寺,陆挽看着这座巍峨的寺庙,他曾在地方志上看过,这法相寺竟与京城的大法华寺有相像之处。想不到在这小小兰川县,竟有这样一座庙宇。来供奉香火的人倒不是很多。父亲跟着一个小沙弥带着陆挽往寺庙后殿走去,来到一排禅房前。

    “主持师傅已在屋内等候多时“小沙弥向陆鸣谦行礼便离去了。陆鸣谦看了陆挽一眼,示意他在外等候。

    陆挽点头回应,看见父亲转身进了中间的禅房内,随即又关上了门。他便在庭院中踱了踱步。看见禅房的后门一旁有条小道,道旁栽满了不知名的草木,倒显得格外幽静。陆挽便顺着小路往里走了几步。

    不多久便看见树木之间掩藏着一条长长的台阶,台阶的尽头竟是通往这后山山顶去的。远远看去,似乎山顶还有一所庙宇。不走近看确实不易被发现呢。

    大概是好奇心作祟,一向不好多管闲事的陆挽也不知何故,竟沿着那条蜿蜒小道一直爬上了半山腰。

    只见那座庙宇就建在这半山腰之间。被一旁的树木掩盖倒也不轻易发现。只是这上山的路着实崎岖了些。陆挽的身体虽然瘦弱,但平时也多注意锻炼。即使这样爬上这条路也竟有些吃力。到达小屋前,陆挽已经有些气喘,深吸静气才缓过来。仔细打量着这庙。

    说是庙倒也不像,屋前有一处小院,院里开垦着荒地,里面种着时蔬。屋子三间朝外,却没有院门。屋门紧闭又不像有人居住,但看着菜园定是有人打理的。陆挽走近,敲了敲门,许久不见有人回应。转身本想离去,怕父亲在山下久等一会儿找他不见该着急了。又听身后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你找谁呀?

    门缝里传来一声沙哑的女人的声音。陆挽吃了一惊,寺庙高处竟住了一位女施主。

    见陆挽不言语。那女人又道:施主怕是走错地方了,这里只有贫尼一人。要上香要到山下去。

    她自称贫尼,难道是这庙里的道姑?陆挽觉得很是奇怪。见他不动,那女人撑开了门,陆挽这才看清她的面容:女人眯着眼睛似是有眼疾,满脸皱纹,头发已是银白,佝偻着背,一双枯瘦的手看着上了年纪。

    待陆挽看清眼前人,只觉像是触电般站在原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他脑海中闪过又慢慢和眼前的人重合。

    那时她还年幼,那个身影常常对着她一脸笑意。她哭着不睡觉,她就给她讲故事哄着。给她做梅花千层糕,鞋袜都是她一针一线亲手做的。她唤她作姑姑。

    陆挽的脚像是不听使唤,双手有些颤抖,在袖子里紧紧握住。眼眶湿润。言语竟有些哑小声问:罗姑姑,是您吗?

    那女人像被闪电触到一般,立在原地一动不动,眯着的眼睛凸的睁开,仿佛想要看清眼前这个少年模样,那双手慢慢的向陆挽伸来,就在要触碰到他衣袖的瞬间却停在空中。

    你是谁?你到底是谁?

    陆挽听她问道,心想:我是谁?是陆挽还是陆挽月?还是昭月公主?陆挽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答,突然想到自己还做男子装扮,便用女声说道:

    木槿树下秋千上,小小的人儿轻轻晃。

    那是娘亲和姑姑常常教她的歌谣。

    陆挽心里又是惊喜又是悲伤,喜得是姑姑尚在,难过的是居然就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见。

    自从父亲告诉他真相以来,他一直以为娘亲和罗姑姑已经不在。每当他悲伤孤独思念他们的时候,只能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怀念着当初在甘泉宫和她们相依为命的日子。

    可惜他一天天长大,大家都称他为陆挽,渐渐的他已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那两个熟悉又陌生的影子渐渐也消失在他的梦里。

    如今这曾经最亲近的人就站在他眼前,他却不敢相认。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罗姑姑听到陆挽的声音,停在空中的手颤抖不已,又往前一步拉住了陆挽的衣袖轻轻地说道:你是月公主

    声音带着不敢置信变得小心翼翼。

    陆挽和姑姑相认,两人皆是热泪盈眶。陆挽告诉姑姑是舅父陆鸣谦收养了她。

    当年舅父告诉她,姑姑趁乱出逃皇宫,将他寄养在一户人家,舅父赶去那户人家接他时,已不见姑姑踪影。还以为姑姑出了什么意外?不在了。

    这些年他把我视若己出,如今我是陆府的大小姐陆挽月。日子过的平淡,倒也舒心自在。

    女扮男装是为了外出行个方便。陆挽将这些年的生活细细道来,好似将这些年没有说出口的话一吐为快。

    罗姑姑听着为他高兴。姑姑说道:那时我将你托付给那一户人家,本想着等你舅父前来接你。中途遇见了官差巡捕,怕泄露了你的藏身之地,便躲到了山中,后来我再寻回去,才听说你已被你舅父带走。

    你舅父从小受你母亲恩惠,能有今天的成就多亏了你母亲。他是个知恩图报没亏待你就好。你母亲要是看到你如今平安长大成人,也是安慰了。

    娘亲,她还在吗?当年究竟是怎么回事?

    罗姑姑叹了一口气。思绪飘回了多年以前。

    先皇驾崩之后,皇后竟要甘泉宫所有人陪葬。我和你母亲倒也早有预料。早前就已暗中派人出去寻找你舅父下落。好在他及时回信知晓他做了知县,日子还算宽裕,必定是能好生照料你,总比你在宫中受尽苦难。

    那一日便是我趁你玩乐的时候推你入水,造成你不慎溺亡的假象。连夜将你送出了皇宫,你落水之后得了风寒,这一路都不见好,我便四处寻医。一路带你躲躲藏藏。终于到了这兰川县。

    说到这里,罗姑姑便停了下来。陆挽便明白了其中七八真相。更是对眼前的姑姑百般自责与心疼,跪在地上重重磕了磕。

    罗姑姑急忙扶起她:不可啊,公主,奴婢受不起啊。

    陆挽又暗自苦笑,哪里还有什么公主。扶着姑姑在床边坐下。

    罗姑姑握着陆挽的手叹气一声说道:如今你已平安长大了啊!你母妃要是知道,定会很高兴的。她也只希望你平安就好。

    陆挽听了姑姑这话便已了然,母亲已是不在人世了吧

    陆挽和姑姑交谈甚久,说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一直到天色都暗下来,她才察觉。又怕父亲寻不到他该着急了。

    陆挽提出要接姑姑下山回陆府奉养,被姑姑拒绝。姑姑淡然道:如今在这里青灯古佛相伴,又知晓你平安便已心安。若是有空可以常来法相寺看看。

    陆挽虽有不忍,但并不勉强。毕竟下山的路也不好,姑姑又年事已高,再有个闪失。陆挽好不容易才又寻回了他的亲人,便答应姑姑会常来看她。

    下山路上陆挽心绪难平,更多的还是说不出的喜悦。小和尚已等候多时对陆挽施礼道:陆施主有事先行骑马回去,马车给您留下了在寺门等候。

    陆挽道谢便乘马车赶回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