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历来农耕都是头一等要紧事,阁老也看过你的?《惠农论》,觉得?颇为可?行,想着等时机成熟,向陛下面陈。”汪扶风重新坐下,慢慢道,“此事关乎国本,若做好?了,乃是利国利家,有助江山社稷的?大事,需得?细细筹备,我们就想着,先在下头选几个地方,轮作试试……”

    轮作理念早在魏晋时期就有雏形,但也只是理?念,直到大禄朝发?展至今,也只在南方有过小范围试种,仍未普及。

    南方有了一点先例,皆因那边经济发?达,大多农户同时还有别的?收入,纵然?轮作效果不佳,也不至于影响生计。

    况且一年两熟乃至三熟,就给了极大的?容错率,同一年完全可以多次尝试、纠正。

    但北方的?情况更复杂一点,不足以全盘套用南方经验,且地形水土和农作物品种也不同,参考价值不大。

    总体而言,北方商业经济不及南方,绝大部分农户的?生活完全依赖种地,又一年只得?一熟,种豆子?就不能同时再种小麦。但凡有个什么差池,这?一年的?农耕就毁了,百姓饿肚子?、朝廷难税收,提议的?人?势必成为众矢之的?。

    再者单纯更改农作模式容易,后续中秦放鹤提到的?由朝廷出面调控价格、收购作物、协调比重等,则是大头。

    谁来开这?个口子??哪个衙门负责?先收货还是先朝廷拨款?这?份差事派谁去??

    一个闹不好?,又要无事生波,闹起?党派之争。

    所以一直以来,都无人?敢率先开口推广。

    当年方云笙任清河府知府时,也曾试探性向上递过折子?,但他太过谨慎,全程畏缩,以至于折子?上没几句实质性建议,直接就被内阁当废话压下了。

    董春当时就觉得?奇怪,因为方云笙此人?素来不大热心农桑,怎么好?端端的?,忽然?又要搞起?什么农事来?

    后来傅芝与方云笙内斗,看着新鲜出炉的?小三元,汪扶风一下子?就来了兴致。

    小三元呵,也就是说,方云笙胜了?

    傅芝断不是会轻易认输的?,那么这?个十来岁的?小子?,必有过人?之处。

    后来乡试点考官,汪扶风稍稍动了点心眼?儿,把自?己弄过去?,亲眼?看了……

    真要论起?来,方云笙的?谨慎也不是坏事,这?一特?质注定了他不会轻易,不会主动与同僚起?冲突,哪怕有利益分歧。

    所以汪扶风收徒之后,他考虑了一个晚上,次日就过去?办了“师徒交接”:他将从县试开始,秦放鹤的?所有考卷和重要文章都汇总之后,交给了汪扶风。

    其实就算方云笙不给,汪扶风自?己也会派人?搜集,但这?么一主动,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汪扶风当时就觉得?,方云笙此人?,确实有些眼?色。

    他师父都比不上他。

    再后面,一切便都顺理?成章了。

    汪扶风把徒弟的?文章挑了要紧的?汇总了,连同方云笙的?陈述,一并递交董春。

    董春看过之后,虽未说什么,却也为后来的?初一家宴铺路……

    骤然?听汪扶风说起?此事,秦放鹤还真有点意外,因为事关重大,又有风险,他还以为要拖到日后自?己亲自?来了呢。

    汪扶风看出他的?心思,失笑道:“怎么,你师公就那么……”

    那么只知道争权夺利?

    秦放鹤赶紧打断他要命的?话,“不敢不敢!”

    要说董春完全没有一点私心,也不尽然?。

    首辅卢芳枝年事已高,但董春自?己也不算太年轻,况且老天收人?,也未必只看年纪,中间差的?这?八、九岁,并不保险。

    首辅和次辅,虽只一字之差,想上去?却难如登天。

    纵然?有了资历,董春也需要一点过硬的?政绩才好?操作。

    有了政绩,他好?升首辅,徒子?徒孙们,也能跟着镀金……

    大禄朝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若果然?能增加粮食产量,必然?是可?入史册的?绝佳机会。

    但农事不比其他,周期漫长,见?效慢,如果他亲自?开口,就必须保证全程万无一失。

    哪怕中间只有一点漏洞,也会被有心人?抓住,顺势撕撸开,前?功尽弃事小,折了自?己人?事大。

    所以事情要办,要尽快办,但前?期却要悄悄地办。

    董春亲自?带着汪扶风划拉了两个可?靠的?人?,写了密信去?,让他们先在自?己辖下选几块地,轮作试试。一应所需光照、水肥、病虫害等,事无巨细,都要派专人?记录在案。

    为什么偏偏是黄豆,而不是其他作物?种过黄豆的?地究竟有何优势?需得?有强有力的?事实来佐证。

    等两年瞧瞧,若果然?成效卓越,再统一拟折子?上来,皇帝见?了欢喜不说,朝臣们也就没有反对和攻讦的?理?由了。

    董春寿诞,因是散生日,并不曾开大宴,只叫了几个得?意的?徒子?徒孙,并家人?们小聚。

    因今年董春刚升了次辅,威势名望更上一层,眼?巴巴想来贺寿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他索性一概不见?。

    外头送的?贵重礼物一概不收,各色寿面寿桃等物不好?回绝,皆放在外面,由负责的?管事统一收集了,以各自?名义分批散去?城外贫民区接济。

    除汪扶风帮忙准备的?几样寿礼外,秦放鹤果然?做了五道菜,分别是红烧肉、蒜蓉糖醋虾、酱素鸡、爆炒脆时蔬,外加一个胡辣汤。

    菜之五味,无非酸甜苦辣咸,上了年纪的?人?味觉嗅觉退化,偏爱重口,但仍要控油控糖控盐。而董春有胃病,也不好?吃太酸太辣的?,故而秦放鹤思来想去?,加了个胡辣汤。

    胡辣汤有辣味,但因用的?是胡椒,偏暖而少刺激,肠胃不适的?人?吃了也受用。

    说起?来,此时胡椒价比黄金,若非汪府厨房支援,单失败的?那两次,就够让秦放鹤荷包大出血了。

    依旧是董苍迎客,奇怪的?是,这?次他虽然?明晃晃的?对秦放鹤带菜来的?行为透出不屑,可?竟一点儿不好?听的?都没说,基本礼仪也到位了。

    太过反常,活像被人?夺舍,惹得?秦放鹤多看了好?几眼?。

    汪扶风私下里跟秦放鹤偷着乐,“不知道吧?前?儿董夫人?把他给揍了,阁老知道后,只说了一句。”

    秦放鹤忍俊不禁,“哪一句?”

    “打得?好?。”

    “噗……”

    董春固然?溺爱儿子?,但知子?莫若父,对董苍的?混账也门儿清。可?好?容易养了这?么大,若要教训起?来,他也下不去?那个手。

    但董芸下得?去?。

    正好?姐弟俩前?阵子?又拌嘴,董芸便借机拿马鞭子?将弟弟抽了一顿。

    该说不说,董苍虽然?混帐,但有个天大的?好?处:不跟家人?动手。

    所以虽然?被董芸打得?满院子?抱头鼠窜,狼狈不堪,嘴上骂骂咧咧,还真就硬生生挨下来。

    董苍转头就找爹娘告状,奈何老太太只听董春的?,董春说打得?好?,那就是打得?好?。

    说到底,能办此事者,除董芸不做他选。

    但凡换个人?,都能被说成是目无王法,殴打朝廷官员,董苍非但不会长记性,没准儿转头就会报复。

    经此一役,外头的?人?固然?看了笑话,可?有心人?却觉得?这?是董阁老授意,全家上下做戏表态给外头看:

    依董苍的?狗脾气,在外得?罪人?是迟早的?事,或许早就得?罪了,但单纯些微小事,非但不足以扳倒董春,甚至连想给董苍难堪都不够格。

    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若董苍继续这?样招摇下去?,早晚有一天……

    可?恰恰就是这?个时候,他们自?家人?动手了!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而之后,董苍也确实收敛了!

    这?么一闹,原本有气的?跟着骂痛快,自?然?就消了。

    甚至转头天元帝也听到风声,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董春道:“阁老,虽说是儿子?,终究也是做父亲的?人?了,有什么事不好?说的?,偏要动起?手来。”

    董春便当场告罪,又自?我检讨,说是自?己教子?无方。

    “……他也该吃个教训。老臣年纪大了,有些事顾不上,内子?又素来溺爱,指望不得?。常言道,长姐如母,也算她?尽孝了。”

    天元帝听罢,哈哈大笑,却又赞他会教孩子?。

    在他看来,董芸一个外嫁女却仍敢鞭打弟弟,而在外嚣张的?弟弟还真就乖乖挨揍,当爹的?还真就不偏袒,恰恰是家庭和睦、治理?有方的?体现。

    从前?的?事情,便都这?么揭过了。

    今天是寿宴,比较随意,几个女婿、儿媳也在,庄隐也带着翰林院的?徒弟来了。

    众人?亲眼?看着秦放鹤掏出菜来,神色各异。

    听说是他亲手烹饪之后,众人?的?惊讶之色便更浓了。

    董苍非常小声地哼了声,在后面暗搓搓道:“哗众取宠。”

    话音未落,董芸就嗖一下看过来,董苍瞬间闭嘴,觉得?身上好?似也火烧火燎地疼起?来。

    这?疯婆娘!

    董春看看那五道菜,多红棕油亮,且一路裹着棉套子?来的?,仍冒热气,与董府厨子?们做的?一色清淡软烂都不相同,倒真有了几分兴致,“自?己做的??”

    秦放鹤点头,“是。”

    “君子?远庖厨,怎么爱弄这?个?”

    “学生以前?家里穷,少不得?精打细算,又馋,想吃得?好?些,”秦放鹤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一来二去?,便练出来了。”

    这?话一点儿不差,毕竟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他的?起?点都够低了,若不精打细算,绝对能营养不良饿死了。

    董春嗯了声,竟很给面子?地让他帮忙布菜。

    放着自?家大厨精心烹饪的?菜肴不动,却先尝徒孙的?,无论从哪种意义上来看,都很能说明董春的?态度。

    秦放鹤忙上前?,将每种都夹了些,又舀了小半碗胡辣汤。

    董春挨着吃了,点头,“很好?。”

    很好?,不仅是说菜的?味道很好?,也隐晦地表示这?种行为和倾向很好?。

    秦放鹤道了谢,转头跟汪扶风对视一眼?,成了。

    师公许他走这?条路啦!

    那边庄隐看着这?师徒俩的?眉眼?官司,再扭头瞅瞅自?家徒弟,结果发?现对方也在看自?己,眼?底是同样的?感?慨。

    庄隐:“……”

    徒弟:“……”

    罢了,结巴吃肥肉,肥也别佛肥。

    不是一家人?,他就不进一家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