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0章 大结局

    盛和十四年,阿嫖再次率领舰队返回龙港,而安东尼和他的四条船却连个鬼影子都没看见,葡萄牙方就猜到一定是她做了什么,却连个屁都不?敢放。

    这就是火力压制下的外?交。

    我方能伸,对方能屈,匹配完美。

    但这?不?代表他们已经彻底死心。

    跟踪不?可行,那?么?不?如豁出去亲自走一趟,既然大禄朝能有人活着回来,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总有一天……

    这?次阿嫖还发现了一个情况:有人在仿制蒸汽机。

    “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听见动静了,只是?一直不?得其?法,听说炸了好几回,前前后后死了十多个人呢……”常驻龙港的大禄探子又是?担忧,又是?骄傲地说。

    别国为啥效仿我朝?

    我朝厉害呗!

    消息提前一步传回大禄国内,盛和帝还特意针对此事叫了秦放鹤和傅芝近前说话。

    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殿外?两株杏树开?得如火如荼,微微带了熏意的空气中?浮动着淡淡花香,秦放鹤便?如赏花般笑道:“陛下不?必担忧,照葫芦画不?出瓢来。”

    这?几年蒸汽船队时常往来于欧洲和新大陆,返航后又会在龙港停泊数月。有心人只要用心观察,就不?难推测出是?煤和水的原理,但具体如何运作,却不?得而知,只能慢慢试验。

    可就算他们猜出了运作方式,甚至退一万步,看到了内部结构又能如何呢?

    技术卡脖子就是?这?么?无奈。

    哪怕对手把?制作方法原封不?动摆出来,你技术达不?到,就是?不?行。

    就比如秦放鹤那?个时空,后世闻名的“圆珠笔尖”事件。

    谁都知道那?是?个金属的小?球球,可就算这?样貌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你愣是?做不?出来!哪怕到了后世可以实现部分国产,也依旧达不?到国际顶尖水平,难以完全摆脱外?国技术锁喉。

    技术比拼就是?这?样残酷。

    谁掌握了源头?,谁就可以称王称霸。

    当今世界

    就算造出来也是?效率低下,不?足以负重,甚至烧不?了多久就要变形、爆炸。

    这?是?他和整个国家花费了将近三十年的漫长积累,投入了多少心血,经受了多少艰辛困苦,反复改良才淬炼出来的先进技术。

    就算秦放鹤不?相信自己,也不?可能不?相信那?些技术人员。

    其?实盛和帝也是?这?样想的,只是?国家领先久了,自然不?希望别人赶上来,他需要另一个权威人士出言支持自己的猜想。

    “你们看看这?个。”

    盛和帝心头?大定,从?桌上挑了一本折子,示意内侍递过去。

    秦放鹤主动起身双手接过,立刻打开?一目十行扫完,眉心微跳,然后不?动声色的递给傅芝。

    这?本折子是?沉寂许久的孔姿源所上,所陈述的正?是?针对外?国仿造蒸汽机的对策。

    “……当以开?道授业为饵,广揽各国人才,以利诱之,以势迫之,以情动之,为我所用。如有不?归顺者,当杀之以绝后患……”

    不?得不?说,这?是?一条歹毒至极的策略。

    但献策之人却又在

    秦放鹤有片刻晃神。

    曾经他所熟知的历史上,就有一个国家采用了相同?的计策,集中?了全世界的天才打造了坚不?可摧的堡垒,哪怕其?他国家拼命追赶,也难以望其?项背。

    按规矩,普通奏折要先递交到内阁过滤一遍,再到皇帝跟前,但是?孔姿源这?本显然走了特殊门路,直接越过了内阁到了盛和帝手中?。

    而盛和帝在这?种情况下单独挑出来让秦放鹤等人看,就证明他心动了!但受限于“脸面”,正?在犹豫。

    试问哪位当权者能拒绝得了尽揽天下英才的诱惑呢?

    但如果要实施,就一定会见血,因为他们爱他们的祖国,同?样的,也有别人爱着别人的国家,至死不?悔。

    意志和大爱无形无色,却可以是?世上最坚固,最无坚不?摧的存在。

    所以且不?说是?否残忍,这?条计策本身也伴随着高风险,你引诱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可能将计就计,发展为内部间谍。

    有泄密的风险。

    傅芝瞅了盛和帝一眼?,四平八稳道:“老臣年事已高,不?如请了隋阁老来一同?商议。”

    盛和帝立刻有几分不?自在的清了清嗓子。

    他之所以选择只有他们君臣三人时商议,就是?知道此事断然见不?得光,尤其?像隋青竹那?样正?经读着圣贤书长大的方正?之人,必然会

    事情暂时搁置,秦放鹤和傅芝退出殿外?,沉默着向外?走去。

    “你怎么?看的?”傅芝忽道。

    他问的是?孔姿源的建议。

    方才秦放鹤一直没有出声,他有些摸不?准对方的意向。

    秦放鹤顿足,看了看花圃内的杏花,“大势所趋,人力无用。”

    说是?人往高处走也好,说是?马太效应也罢,国家和人一样,好的只会更好,坏的只会更坏。

    强大的国家哪怕什么?都不?做,也会成为圣地,吸引各界人士“前赴后继”。

    这?是?自然规律,无可奈何的事。

    不?过孔姿源动不?动就想杀人这?一点,不?太好。

    世界这?么?大,总有不?想归顺的,你总不?能来一个杀一个……那?不?成世界公敌了?

    正?说着,二人远远瞧见太子过来,便?都退到一侧,躬身行礼,“殿下。”

    “两位请起。”太子笑道,“孤来向父皇请安,不?想遇见两位先生,先生近来可好?”

    登基之后,盛和帝时常回忆起当年以隋青竹为首的众大臣为保江山稳固,要求先帝尽快立太子的事,真是?险而又险,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为防重蹈覆辙,他赶在六十岁之前立了五皇子为太子。

    大禄传到盛和帝,已历四世,如今的太子将会是?

    作为盛世长大的皇子,太子有着与盛和帝如出一辙的宽和、包容,有着极其?出色的文学造诣、不?俗的骑射功夫。但因为国家太过强盛、臣子太过强势,他本人就显得……没什么?执念。

    孤所能想到的如今都有了。

    不?过对秦放鹤而言,对未来他所希望的国家走向而言,这?样的君主刚刚好。

    目送太子离去,傅芝幽幽道:“我老了,恐无福伴太子登基,”他看向秦放鹤,似乎想要得到什么?承诺,“不?过阁老会好生辅佐太子的吧?”

    秦放鹤坦然对上他的视线,熟练地露出职业微笑,“当然。”

    他在撒谎,傅芝想。

    说老实话,哪怕已经共事这?么?多年,傅芝仍时常觉得看不?透对方。

    人之所以能够与敌人对抗,皆因对方有所求,而你就可以顺着他的所求逆推,对症下药。

    但他想不?明白秦放鹤究竟想要什么?。

    财富?

    地位?

    权力?

    这?些秦放鹤似乎都相当执着,但又好像随时可以丢弃。

    他亲手将翰林院推上台前,直接削弱了本人作为首辅的权柄……

    而内阁有秦放鹤这?个六元文曲,有傅芝这?位帝师,有隋青竹这?样忠言逆耳的直臣……哪一个都动不?得,哪一个都拥有无数支持者,哪怕是?盛和帝也不?得不?谦让三分。

    如今权力最大的自然还是?陛下,但回首过往却会发现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实:相较于曾经的权力只握在陛下一人之手,当下的权力已然四分,皇帝,内阁,翰林院,都察院。

    而其?中?的四分之三,秦放鹤都对其?有着超乎常人的影响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局势走向。

    他是?结结实实的权臣。

    这?无疑是?非常可怕的。

    但没有办法,一切就是?这?样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你能怪历代三鼎甲都要出身翰林院,然后六部轮值吗?

    他去了,赢得了人心,就是?这?样简单。

    盛和帝钦佩他,倚重他,却又无法克制地隐隐忌惮他。

    但这?种钦佩和倚重,又与忌惮相互抵消,达到微妙的平衡,呈现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君明臣贤。

    出于政治家的直觉,傅芝隐约意识到有朝一日,秦放鹤或许会对陛下,甚至是?这?个朝廷不?利,但他没有证据。

    甚至截至目前,他连压制对方都做不?到,竭尽全力也只能牵制……

    傅芝不?是?没想过为维护朝廷稳定而提前消灭隐患,但作为同?僚,作为内阁成员之一,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秦放鹤对这?个国家的作用,他做不?到因为某种莫须有的猜测而陷害忠良,也无法承受朝廷失去对方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动荡。

    甚至说句不?中?听的,他曾亲眼?目睹秦放鹤对敌人的残忍和果决,他没有必胜的把?握……

    盛和十五年八月,前任阁员柳文韬去世,作为关门弟子,傅芝上奏丁忧,盛和帝挽留再三,以半年为期,准奏。

    为应对各项对外?事务,盛和十五年九月,金晖入阁,名为暂代。

    这?道旨意其?实相当微妙。

    因为明面上看,傅芝只是?暂时离去,之后还会再回来。但实际上呢,他已经八十多岁了,哪怕没有明显的基础疾病,身体老迈是?不?争的事实,今番又要千里迢迢为师父扶灵回乡,少不?得奔波劳碌,届时能不?能全须全尾地回来尚未可知……

    盛和十六年正?月,傅芝的家人传来书信,说自从?去岁扶灵,傅芝便?病倒了,又因思?念恩师而郁结五内,如今病情加重,已然无法起身。

    “臣傅芝遥拜陛下,臣碌碌一生,计微福薄,不?能呕血朝堂,有负先帝所托。今自知大限将至,无缘再见天颜,痛若剜骨,唯日夜祷告,恳上天垂怜,佑陛下余生平安顺遂,常乐无忧……每每恍惚之际,常忆昔年,承蒙陛下不?弃,幸成桃李之缘,此生之大幸莫过于此。今臣去,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广惠万民,绵延国祚……臣傅芝再拜,于盛和十六年元月初三。”

    因是?病危时手书,信上字迹扭曲杂乱,几难辨认,依稀可见泪痕,盛和帝捏着信纸枯坐一夜,“先生何时去的?”

    来人回话,“回陛下,元月初五。”

    也就是?说,信还没送到盛和帝手上,傅芝便?已驾鹤。

    盛和帝默然无言,次日亲为恩师选定谥号,并去金晖“暂代”二字。

    同?年五月,法兰西龙港传来秦熠的加急文书,言明葡萄牙国决意西渡,寻找新大陆。

    “为防一家独大,臣斗胆先斩后奏,将新大陆一事公之于众……”

    新大陆的消息一出,引发的轰动丝毫不?亚于地震海啸,这?么?一来,所有欧洲国家就都蠢蠢欲动,再次与葡萄牙国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盛和帝看罢,提笔朱批,“允你机变。”

    盛和十六年,多个国家集体出海,前往传说中?的新大陆,期间争端频发,不?乏各国互斗,死伤惨重。

    但终究是?有三个国家顺利抵达,然后就遭到了原住民的激烈反抗。

    之前阿嫖等人登陆,都是?故意挑着人烟罕至处去,且温水煮蛙,一次次增加人数,就显得不?是?那?么?强硬。

    期间虽偶尔遭遇原住民,也不?曾大规模冲突,如今还像模像样发展起海外?贸易来。

    可这?几个国家为了避开?大禄,又急于掠夺资源,直接就往现成的码头?去了。如此气势汹汹不?请自来,在原住民看来,跟侵略有何分别?

    欧洲诸国的

    但这?次的经历印证了新大陆的存在,后续各国又陆续派出战舰,试图强行登陆。

    作为“原住民”之一,在新大陆驻扎的阿嫖等人不?愿见到原住民灭绝,便?暗中?资助武器、提供情报……

    直到盛和二十一年,葡萄牙国率先改变方式,用和平贸易的方式与原住民达成短暂的停战。但后期开?采矿产时,双方又爆发了冲突……

    总之,在这?个欧洲科技尚未与新大陆文明拉开?质的差距的漫长年代内,后者并未如幻想的那?般成为欧洲各国的钱袋子,反而因每次前往都伴随着牺牲,成为了世人眼?中?的危险蛮荒之地。

    但并非全然没有收获,玉米等高产作物终于先后传入欧洲,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饥荒。

    粮食产量的提高大大促进了人文发展,欧洲呈现出小?规模井喷式文艺复兴、新兴文化思?潮运动,并诞生了一系列崭新的理念,也将某些旧理念再次推到人前,加入讨论。

    与此同?时,大禄仍保持着高速发展,科技、国力遥遥领先,进一步吸引了大批海外?商人、学子来访,其?中?不?乏诚心求学的外?国学子。

    盛和帝选择性采纳了孔姿源的意见,对外?来精英人口仔细甄别后分批吸纳,而这?一举措也让大禄在一段时间内汇聚了多国各行业顶尖人才,基本上后世各国教科书上的名人,都能从?大禄朝漫长的历史中?找到他们的痕迹。

    人才汇聚之处会自然而然的出现灵感?碰撞,这?种碰撞时溅出的璀璨火花,又可以成为新的灵感?来源。

    以此为契机,大禄先后几次引导了人类文明和思?想进化,科技各领域也迎来突飞猛进的革新。

    再说回新大陆发现时期。

    航海运动的发展激发了人类对世界本身的探索欲,而这?种探索又反馈到思?想上,并督促科技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探索的脚步……在这?种背景下,关于地球本质的讨论一骑绝尘,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地圆说,已经热烈到大禄太学生们也会时常舌战的地步。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时机已经成熟,秦放鹤采取了下一步行动。

    他以新大陆航线已经成熟,无需秦熠继续霸占功劳为由,请朝廷派人前去接应。

    秦放鹤的请求刚好解决了外?界因秦党权势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非议,所以年迈的盛和帝非常痛快地应允了。

    盛和二十三年末,破浪将军秦熠与人在龙港交割完毕,正?式结束了为期十三年的驻外?任务。

    这?一年,秦熠四十九岁,董娘五十九岁,人生过半。

    确定可以回国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陷入恍惚,总觉得过去这?些年是?那?样的不?真切。

    十三年,人一辈子有几个十三年呢?

    竟也就这?样过去了。

    “回家吗?”已经鬓染霜色的董娘问道。

    “嗯,回家!”秦熠用力点头?。

    但在这?之前,她要验证一件事。

    盛和二十三年,前破浪将军、定安郡君秦熠,定平县君陆蓉,率船队自法兰西国所属大禄之龙港出发,一路西行,终于次年抵达大禄东海岸。

    这?是?人类历史上

    自这?一日起,一切伪科学无处遁形,人类地理文明、科技、文化,都迈入新篇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