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 皇帝的孙子在民间

    前世,宪王的结局不算好,甚至可以说是凄惨。

    温言作为外人,跟随裴司后,从下人口中听到宪王的结局,险些听吐了。皇帝无子是不假,可他有个孙子在民间。孙子年岁不大,后来登基,处置了宪王。

    如今跟着宪王,是最差的决定。

    温言望向裴司,同时,裴司的视线落在她的身上,两人对视一眼,温言绽开笑颜,“哥哥今日高兴吗?”

    “我拒绝了宪王,我想自己参加科举。”裴司对她笑了笑,一改往日的阴冷,眉眼添了两分意动,看上去,更像个少年人。

    温言轻轻松了口气,长睫轻轻一颤,“我也赞成哥哥的选择,哥哥,状元出身的人都是不差的。”

    “啧啧啧,他能考状元?”宋逸明嘲讽一句,目光在两人之间的徘徊,“你二人依依不舍,又不是生离死别,十一娘,你怎么那么紧张。”

    温言眼皮子一跳,转身看向俊秀的郎君:“参与皇家的事情,总是不好的,你怎么不去三夫人家呢?”

    宋逸明的眼神飘忽起来,温言与他相熟,一眼就看破他的心思。

    宋家数宋三爷出息,但这些年来没怎么帮助宋逸明的爹。帮不帮是情分,宋家也不好勉强宋三爷,但宋逸明来了京城,自尊心作祟,在考出成绩前就不想和宋家的人打交道。

    宋家都有如此大的差距,遑论裴司与宪王。

    肉吃不到,喝点汤,别因为这些汤将命都没了。

    裴司坐下来,厨娘拿来碗筷,三人坐下又喝酒,裴司说:“十一娘,我想吃你做的面条。”

    温言疑惑:“我什么时候给你做过面条,你想支开我就说支开,连话都不会说了。”

    被说了一顿后,裴司脸红了,顿显无措,温言还是走了。

    将十一娘支开后,裴司长话短说,“宪王寻我,说这回陛下出试题,提点我,今上以仁慈为本。”

    说起科举,裴知谦就搭不上话了,他不是读书的料子,对这些也不懂,只能静静听着。

    宋逸明抓住了机会,“你的意思是宪王故意给你偷题?”

    “不算。谁都知晓今上仁慈,他不过是卖个人情罢了。”裴司摇首,宪王不算是透露试题,只说了陛下出题,题目就会受到很多局限。

    这位皇帝早年立了太子殿下,可东宫谋逆,太子被赐死,接下来,几位年幼的皇子跟着病死了。

    皇子死后,他就没了继承人,如今亲近着宪王。

    都以为宪王会继承大统。

    宋逸明想了想,咬咬牙,“不如我去找我那个伯父,试试风声?”

    “不要勉强。”裴司不赞同,“陛下出试题不假,可看考卷的未必是陛下,还是要看主考官是谁。”

    两人说了会儿话,温言端着面条来了,喝酒吃面条,心里最舒坦了。

    酒足饭饱后,天色也黑了,温言回屋去了。关上门,画自己的图纸。

    安静过了两日,外面打探消息的青叶回来了,他说:“外面说定了,主考官是衡少傅。”

    衡勉是先太子的少傅,当年事发之际,他出去游学了。回来后,学生惨死,他一直顶着少傅的名头,不过,却没有教导皇子了。

    宋逸明皱眉,“衡少傅是谁?我怎么没听到他的事情。”

    温言解释:“他是先太子的少傅,这些年来关门写书,他写了很多书,你们赶紧去买。消息一旦走开了,都会去买的。你们慢一步就买不到了。”

    宋逸明闻言,没多想就打发贴身小厮去买书,裴司看向青叶,同样,青叶也去了。

    待小厮们退下,宋逸明才咦了一声,狐疑地看向十一娘;“你怎么知道衡太傅写书的。”

    “我前几日去街头上走了走,去书肆里看到他的书了,有什么好惊讶的。我这个生意人,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正好便宜你们了。我还听了些关于衡少傅的事情。”温言故作神秘,眼梢挑起,目光带了两分狡黠,“你们要听吗?”

    这些事情都是前世里相府下人说的,毕竟裴司这个疯子,唯有对衡勉礼贤下士,态度恭敬。

    后来打听下才知道,衡勉曾看重裴司,想要裴司跟着他写书,后来,裴司拒绝了。

    前世那么疯的人,怎么会跟着写书呢。

    她后来问裴司,为何会对衡勉不同。

    裴司倒是正经回她一回:“衡勉是先太子的少傅,先太子出事后,他敢于为太子说话。可见其人品。”

    不过,疯子裴司倒是没说,衡勉曾是他的主考官,他是衡勉的学生。

    一旦入仕后,衡勉就是他的引路人。

    这回闹出这么一档子事情,不知道前世有没有。温言后悔了,当时应该问一句,衡勉是不是他的老师。

    宋逸明来了兴趣,让她说下去。

    “当年先太子出事,被冠上谋逆的罪名,少傅回京后,特地到陛下跟前为他说话。当年,唯有他一人为太子说话。”

    宋逸明听得入神,“你的意思是这位大人与众不同?”

    “应该有很大的不同。”温言提醒两人,“你们还是多看看他的书,这回陛下将他请出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她看不懂朝堂政事,再多的帮不了两人。剩下的就看两人的领悟了。

    天色漆黑,一场春雨后,院子里湿漉漉的,晚间吹着一阵阵冷风。

    青叶等人回来,抱着书赶了回来,皆是一身湿漉漉的,有些头发都散了。

    青叶说:“我们回来的时候,很多人去买书了,都卖完了。幸好我们提前一步去了,若不然也买不到。”

    “十一娘,记你一功,待考完后,哥哥给你买首饰。”宋逸明作势夸赞一句,自己拿了书翻看。

    崭新的书页上还有墨香气息,书角平整,可见平日里无人问津,今日一朝被人抢夺。

    两人分了书,各自收拾好。

    宋逸明回房去了,裴司送温言回房。

    黑夜下,少年人俊秀无双,一袭蓝袍,雅致贵气,气质天和。

    温言笑了起来,“转角就到了,哥哥不必送我,我明日去宋夫人府上,你别担心我。”

    “我陪你过去,在宋府门外等着你。”裴司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