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3章 你和如来是什么关系?(谢谢太虚恶尸的多个

    此时众目睽睽之下,张天也不好纠结这些小事。

    对安佑帝道:“皇帝,新年好,欢迎光临。”

    安佑帝“哈哈”一笑:“谢上仙祝福。今日朕并非主角,上仙勿须在意朕,且去接待道、佛两教。”

    张天也不客气,迎上佛道两支队伍。

    “白道长、慧圆方丈,新年好,有些日子没见面了。”张天道。

    “福生无量天尊,见过张公子。”

    “阿弥陀佛,见过张公子。”

    打过招呼之后,张天示意慧圆先说。

    慧圆用手掌指向一个瘦削的和尚道:“张公子,这是弘愿大师,自泉州上元寺而来。”

    “上元寺建于唐代,传承悠远,高僧大德辈出,弘愿大师怀着一颗求佛之心而来。”

    弘愿大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贫僧见过上仙。”

    张天笑笑道:“既然慧圆方丈和白玉蟾道长都称呼我为张公子,以后你们如此称呼即可。”

    “是,张公子。”佛道两教的队伍响起一片回应。

    周围的吃瓜群众窃窃私语,觉得这是上仙给修行中人的特殊待遇。

    将来谁若修成了仙、佛,就是同道中人。

    不必叫“上仙”显得生疏。

    白玉蟾开口道:“张公子,这是紫阳真人张伯端,相信张公子比贫道更为熟悉。”

    张天心道,不熟,我真的不熟。

    若是知道这尊大神还活着,早就将《西游记》给改了。

    张天见紫阳真人虽然年纪很大,须发皆白,但是体态挺拔,动作不衰,双目如壮年人有神,确非常人。

    “欢迎光临,紫阳真人。”

    紫阳真人打了个稽首:“无量寿福,见过张公子。”

    与三方队伍打过招呼之后,正式迎接大家进府。

    这等大事,皇宫、道教、佛教早就有人与张府协调得妥妥当当。

    过来多少人,都是谁,背景如何,位置安排在哪里,等等,事无巨细。

    三方人马进了张府,大门不关,由禁军守卫。

    虽然看不到任何东西,但外面的群众不愿散去,只顾盯着张府大门,期待能看到什么仙法。

    进到内院。

    一些身份不高的道士、和尚、关系户,只能挤在庭院外面。

    如今寒冬时节,大家也不怕冷,反而兴奋异常。

    就连道士和尚脸上,喜悦之情都掩盖不住。

    张府也早有准备,预备了暖袋和外衣。

    若是谁经受不住寒气,可以跟仆人索取。

    客厅里面。

    张天坐在主座。

    皇帝则坐在主座左侧角落,身边是抱着皇子震生的靖妃,还有一位张天未见过的妃子,亦抱着一个孩子。

    卓平、以及两位皇家的关系户站在安佑帝等人身后。

    主座右侧,坐的是徐闻、史尚书、傅文林、闻作民等朝廷重臣,还有几个像傅瑾瑜这样的关系户站着。

    起居郎这次来了两个,各在一个角落里摆了一张小桌子,磨墨静候。

    客厅两旁,一边是道士,一边是和尚。

    紫阳真人则是坐在对面,与张天相望而坐。

    等众人坐好站好,徐闻开口道:“仙师有言,弘愿大师先来拜访,可先论佛法神通。”

    虽说是“先来后到”,但大家心中都有杆秤。

    知道张天最看重的是紫阳真人。

    显然是想先打发佛门,将更多的时间精力与紫阳真人的论道。

    佛门也不排斥,趁着机会先将自己的问题讨论完。

    后面他们也想看看,一位“天仙”和一位未成仙的高人,会如何论道,这对他们也极其重要。

    “阿弥陀佛……”弘愿缓缓开口,“张公子,贫僧上次呈上一本佛法经义心得,不知张公子看了没有,可有指教?”

    张天道:“翻着看了一下,不过,我不通佛法,恐怕无法和大师讨论了。”

    说着,示意徐闻将那本佛法经义还给弘愿大师。

    弘愿大师道:“阿弥陀佛,贫僧耽迷于神足通的修炼,想必佛法参悟,不入张公子法眼,惭愧惭愧。”

    张天笑笑道:“大师不必自谦,我确实是不懂佛法。”

    “既不是看不起你,也并非故意不与你们探讨。”

    “谢张公子坦言相告。”弘愿大师双手合十。

    然后又道:“听临安僧人说,上次皇城斗法,张公子请动如来佛祖降临。”

    “贫僧远在上元寺,当时因俗事未成行,遗憾未能见如来佛祖法身。”

    “敢问张公子,与如来佛祖是何关系,何以请动佛祖降临?”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在佛门、民间中猜测了无数遍。

    但是无论大家怎么猜,怎么及得当面问上仙准确呢?

    因此,佛门来论道,就准备了这个问题。

    张天模棱两可道:“我跟他不是很熟。”

    “呃……”众人错愕。

    他们甚至猜测过,张天的地位可能在如来佛祖之上。

    毕竟能请来如来佛祖的,地位再低也低不到哪里去。

    而且当时如来佛祖一怒之下,想戳死慧圆。

    结果张天一开口,如来佛祖顿时收回佛指,显然非常给面子。

    万万没想到张天给的是这个答案。

    不熟,那就是说还是认识的?

    如果仅仅是认识,那该是何种关系,才能请得动如来佛祖?

    这下子,问题没解决,反而催生了更多疑惑了。

    但弘愿和慧圆等和尚不敢再追问。

    到了他们这种层次,问了问题,对方给了答案即止。

    无论答案是什么,都不能像市井俗人那样喋喋不休,否则徒增人厌。

    弘愿又道:“不知张公子,可有让贫僧等人与佛祖沟通的渠道?”

    在场的佛门高僧,齐齐望向张天,极为希冀能够得到张天肯定的回答。

    当时“如来佛祖”降临,复现了失传的《三十七品经》,又责罚僧门敛财。

    对整个佛门影响巨大。

    尤其是《三十七品经》,各地的佛门一联系对照,发现大家都没有这本经书。

    僧人们吓得冷汗涔涔。

    之前还以为是自己所在的佛寺收集经书不全,没想到这么重要的经书居然失传了。

    这是何等罪过!

    怪不得佛祖现身之后,佛火大冒,欲以天柱般的佛指想灭了慧圆。

    幸好张公子在场,才捡了一条小命,否则就要去地府见地藏王菩萨了。

    既然如来佛祖肯现法身传经,或许能借张公子之手,联系上佛祖。

    张天微微摇头,默然不语。

    “如来佛祖”是个全息投影,哪有什么联系渠道。

    如果有什么失传经义,张天倒不介意再传给他们。

    其他的,张天能不说的尽量不说,免得又给未来的自己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