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6章 恐怖的治疗方法

    汉子看屋里太黑,狠心点亮油灯,昏暗的室内这才亮堂许多。

    借着这微弱的光亮,乔澜仔细查看了老伯的眼球和舌头,确认是中风无疑。

    大娘提着心问道:“贵人,我老伴这病可还能治?”

    乔澜根据老伯的症状已经想出来一套针法,她道:“老伯的病还能治,只是需要针灸治疗。治疗完之后,还需要慢慢恢复,估摸要几月。”

    “这是什么病?如此复杂?”

    “中风之症,此症状多发于老伯这个年纪,老伯往后一定不能有大的情绪,恐怕也干不了重活。我怀疑这回会中风便有可能是太劳累所致。”

    昨日她们遇到老伯时他的手便开始发麻,乔澜忍不住自责,若是昨日就发现了该多好?

    怔得大娘和汉子的同意后,乔澜拿出随身携带的针包。

    在老伯家人眼中,乔澜就如同神仙一般,拿出许多根银针一根一根刺入老伯身体里。

    汉子又害怕又想仔细看看,待看到老爹被扎得像刺猬一样时腿肚子都在打颤。这世间真有如此恐怖的治疗方法?

    不论围观的人如何想,都没有阻挡乔澜医治的脚步。她彻底陷入针法的排布中,就像一个聪明谨慎的大将军,每一场指挥都直指要点。

    一柱香过后,大娘惊喜地发现老伯没有再流口水了。但怕打扰到乔澜,两人大气都不敢出。

    小桃一直与乔澜做练习,此时也能配合默契地给她递工具,擦汗。

    “完成了。”乔澜长舒一口气。幸好她来的还算及时,若是再过上几日,她还真不确定能让老伯一定恢复。

    她沉住气把银针一根根拔出来清理,大娘才小心翼翼问道:“大夫,可是治疗完了?”

    乔澜笑着道:“很成功!一会老伯醒了应该就可以试着说话了!”

    “太谢谢!太谢谢你了!”大娘激动的想上前握手,又怕自己的手脏了乔澜的手,缩了回去。

    “狗蛋,你收的钱快给贵人还回去!贵人救了你爹的命,怎么好意思再收这些钱?”

    汉子高兴地从兜里掏出方才乔澜给的钱袋子。

    乔澜婉拒道:“不必了,你们能帮我找到刺泡鬼就是帮我最大的忙。”

    乔澜走时还为大娘和汉子整理了一份康复的注意事项,两人不识字,她便一遍遍口述,直到她们记下为止。

    大娘最后把能搜罗到的刺泡鬼都给了她们,还塞了一些其他的农作物,把两人的小马车塞满了一半。

    乔澜看着马车里一半都是农作物,不禁笑了。

    回到院子里时,还是小桃叫来的追风搬。追风招呼人搬的时候忍不住问道:“王妃为何买了这么多东西?”

    乔澜摇头道:“这并不是买的,这是热情的百姓送的。”

    当晚,那些农作物就进了院子的厨房。那些辣椒全部被乔澜搬进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日,乔澜直接开始炒制辣椒,整个院子都弥漫着一股又呛又香的味道。

    连离得远的端太妃都忍不住打了几个喷嚏,“这是何味道,怎的如此奇怪?”

    “好似是…咳咳!是王妃在做什么东西咳咳!”

    而小厨房里的乔澜就更不好受了,她被呛得忍不住又咳嗽又流眼泪。

    “这辣椒…咳咳!太厉害了!”

    这股又香又呛人的味道直过了两日才逐渐散去,这奇怪的香味也成为周围不少百姓的谈资。

    谢沉晔这几日不在院子里,因此对这件事全然不知。等他把矿井里的事收尾完成,皇上的旨意也快马加鞭到了院子里。

    皇上点名给他的旨意,旁人也没那个胆子接。因此皇帝的信差在驿站住了几日才等到谢沉晔。

    谢沉晔与乔澜跪在前头,皆是低头听着宣旨。

    以乔澜如今的理解能力,只听得出谢沉晔立大功云云,特赦庸王携家眷回京查明此事。

    两人恭恭敬敬接旨,乔澜已经在想行李该怎么打包了。

    此去回京路途遥远,各种解毒的小药丸必不可少。除了常备的急救药品,乔澜还得准备防身的东西。

    旨意已下,除了信差在驿站等的那几日,众人可以准备的时间不多了。

    一时间,镇子里各处都因为庸王的离开骚动起来。

    乔澜盯着人把自己的铜人和其他做药需要的东西打包起来装箱,出发的那一日,庸王的马车车队足足排出去老远。

    “庸王回京,闲杂人等绕道!”坐在最前头开路的人敲锣喊话。

    这是车队正式出发的号角,乔澜坐在马车中掀开帘子往外头看,往日还算热闹的街道因为清场看不到一个人影。

    “这回走了,也不知还会不会回来。”因为一切未定,乔澜只好把一切得用的东西带上。

    在这个镇子待了这么久,怎么都生出来些许的感情,乔澜正感慨之际,便看到那位中风被救治的老伯包得严严实实的在街角朝她勉强挥手。

    老伯身旁是大娘和汉子,几人脸上皆是感激的神色。

    他们的出现好似一个信号,街边越来越多人出现,其中不乏许多乔澜眼熟的面孔。

    “庸王,王妃,一路顺风啊!”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周围的人也开始接二连三叫起来。

    乔澜不禁听得热泪盈眶,那些欢送的人里甚至不乏被贬的囚犯。

    原来不知何时,他们与这座城的牵绊已经如此之深。

    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百姓们追出镇子好一会,还是停下了脚步。

    谢沉晔在前头驾着马,看着乔澜与欢送的百姓门一个个打招呼,告别。

    认识的,不认识的,竟都在此时汇聚。他竟是没有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她竟如此得民心,连他都沾了她的光。熟悉的树丛,熟悉的泥土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心情。

    端太妃在马车中也瞧见了方才的场景,纵使她活得久,也没有经历过君民如此融洽的场面。

    百姓们的尊敬和喜爱是没法装出来的,乔澜与谢沉晔的所作所为,早就在百姓们心中种下了种子。

    她看着马车里乔澜特意嘱咐的厚毯子,感觉心中妥帖。乔澜这样的女子,受到喜爱似乎是必然的事情,有她在身边,再困难的事情都有乐观的应对方法。

    因为是带着旨意回京,这一路她们的待遇也不像来时一样苛刻。可以去驿站,不需花费任何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