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章 报社影响力惊了列车长

    列车长发现是真记者证,看到了上面的单位,当即惊道:“你是《江南文化报》的啊,你们的月末版,我期期都看,很好看。”

    谭文没想到遇到了读者了,就露出了笑脸:“你是我们的读者啊。”

    “那太好了,算是遇到自己人了。”

    列车长高兴的吩咐那个不长眼的乘务员:“拿酒来,炒几个菜。”

    谭文一看列车长这架势,就是要请他喝酒。

    这真是“月末版”的影响力很大啊,让这列车长都追捧他这报社的记者了。

    那女乘务员惊得马上拿了一瓶白酒过来,再马上先端上一碟花生米。

    她没想到这个记者这么牛逼,让列车长都马上请他喝酒。

    幸好没有把他赶走,要不然,自己就完了。

    那些乘客都惊瞪着眼睛的看着谭文,纷纷议论,到底是记者牛逼啊。

    “谭记者,我陪你好好喝几杯。”

    “能和大记者喝酒,太荣幸了。”

    列车长高兴的坐下来。

    谭文马上笑着:“谢谢,你太客气了。”

    说着,他马上掏出了名片,递给列车长。

    上面印着《江南文化报》编辑、记者。

    列车长什么笑着:“我叫董立华。”

    “以后坐这趟车,直接上来找我。”

    谭文忙点了点头,知道,大半夜的,一般都不会坐这趟车。可要这个时候赶路,最好了。

    然后,他们慢慢的喝酒,慢慢的聊天。

    吃了一个小时,谭文和董立华把一瓶白酒喝完,他喝了六两多,感觉没有醉意。

    心里明白,这酒量变大了不少啊。

    然后,董立华就笑着:“到卧铺去休息。”

    “差不多五点到雁峰,还有四个来小时呢。”

    谭文面对董立华的热情,客气的拒绝了两下,还是跟着去了卧铺车厢。

    白天四个小时容易熬,晚上四个小时就很难熬。

    董立华把谭文安排好后,就笑着说:“你好好休息,到站了,我来叫你。”

    谭文道了谢,就躺下放心的休息。

    董立华笑着离开后,返回了餐车,当即对那个女乘务员严厉的训斥着:“你脑瓜子被驴踢了啊,记者你都敢惹。”

    “我们没有告诉你,你也应该想到,记者是不能招惹的。”

    “他们经常帮别人摆平事情,你今天把他赶出去了,我的列车长都被你给害了。”

    “跑完这趟车,给我换岗,别跟在车上了。”

    女乘务员没想到,到头来,自己还是被自己害了,这下车换岗后,自己就要待岗。

    特别是因为自己驱赶记者,单位都不敢用她了。

    当即哭的眼泪直流,很后悔自己不把记者放在眼里。

    餐车里的乘客,也没想到列车长还是处理了这个乘务员,说明列车长很害怕记者。

    当即感觉,这当记者真好。

    他们不知道,谭文前世当了很多年记者,知道怎么运用记者的权力,收拾那些不正之风的人。

    有事当面说,不随便拿笔杆子戳。

    遇到需要用笔杆子对付的,直接把情况反映到对方单位,不去公开发表。

    这主要是解决问题,不是抓新闻线索。

    公开发表后,往往会引起对方单位的抵触情绪,处理起来不会那么快速,也不会那么到位。

    没有公开发表,直接反映给他们单位,单位领导感觉你保住了他们的颜面,给了他们的面子,相信他们会处理好,就会很痛快的处理到位。

    董立华也知道这一点,谭文没有深究了,就是给了他的面子。

    要不然,他像那些愤青一样的记者,非要揪着不放,他得上报。那就麻烦了。

    当火车快到雁峰市时,董立华笑着来把谭文从睡梦中叫醒,亲自送谭文下车。

    还提了他当地的特产递给谭文:“这是我们东北的特产,你尝尝。”

    谭文忙笑着:“这不好意思啊,都打扰你了。”

    董立华笑道:“谢谢你的宽宏大量。”

    “来日方长,友谊长存。”

    谭文就接过了董立华的礼物,笑着和他握着手告别。

    心里想着,董立华看到下一期的月末版上,他发的杂感后,估计会很激动,认为自己认识了他这个大作者,走到哪里都会吹嘘一下。

    谭文背着牛仔背包,提着了董立华送的礼品,不紧不慢的走出车站。

    他看了一下礼品后,才发现,里面是东北猴头菇,还有一根东北人参。

    哟,这礼物够重的啊。

    这根人参,谭文一看,可要上百啊。

    这是一般工人的一个月工资了。

    送给总编,这可是好礼物。

    可转念一想,这人参,可是货真价实的,在市面上难买到呢,可不能拿出去送礼。

    要送,只能送给恩师。

    但他知道,恩师不会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只有等自己有钱了,那送礼给他,他才会高兴的接受。

    那就拿回去,给父母炖鸡吃,好好补补身体。

    自己搞了几个广告版面后,赚了钱,再托董立华帮忙买一些人参,送给恩师。

    不一会,谭文走出了火车站,闻到了家乡浓浓的气息,感觉非常的亲切,熟悉。

    他就站在火车站的广场上,如痴如醉的看着家乡火车站的夜景和四周的环境。

    一站,站到了天亮时分,他上了第一趟公交车,赶到了汽车站,坐上开往家乡铁铺镇的班车。

    他家就在铁铺镇政府坐落的村子里。

    这班车,每天两班。早上七点一班是汽车站发的,下午两点钟一班是自己镇里的私营的班车。

    班车开出了雁峰市,向东开去,沿着弯弯曲曲的土马路不紧不慢的开着。让谭文感受到了流失过的岁月和风景。

    看着那留存在记忆中的沿途风景。

    这班车跑到了铁铺镇,花了两个多小时。

    谭文下了客车,当即看着留存在记忆中的家乡的人和物,非常的亲切,非常的激动。

    这是非常珍贵的时光倒流啊。

    让他重新体会这再不可能重返旧时光。

    “谭文,回来了啊。”

    “谭文,你回来这么早啊。”

    “你怎么回来了啊?谭文。”

    “谭文,你家祖坟真是冒青烟了啊,保佑你进了省府去工作了。真是鲤鱼跃龙门了啊。”

    乡亲们看到了谭文,纷纷热情的惊叹的打着招呼。

    看着乡亲们都回归到了他年少时的岁月,谭文很是激动。

    也感觉自己的人生太逆天了,如乡亲们所说的,真是鲤鱼跃龙门了,从一个农民进入了省府部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