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章 十两银子都拿不出手了

    这一晚记账,姜南是一会兴奋,一会又止不住的肝疼。

    前两天买回来的药材还没泡好,这次去镇上送膏贴只带了前一阵断断续续做好的两千贴。

    这段时间随着黑膏药的生意越来越成熟,她每贴又让了几文的利润留给韩守世,最后定价十八文出货给他。

    每贴药材、香油、樟丹粉以及熬煮的人工和时间成本都加上,按八文钱计算,一贴净赚十文,这在普通的庄户人家已是想都不敢想的买卖,姜南很知足。

    按最近这半个月济世堂店里的售卖情况来看,虽时多时少,但平均下来每天也能卖出差不多五十贴。

    接下来家里没什么别的大事,能稳定做一段时间的膏贴,每天五百文的盈利,积累下来也很是可观。

    一路上她这样计算着,到店送货时本以为要下次送药时再去结账,可没想到韩守世这人平时看起来闲散,对于她嘱咐的事倒是做的干脆利索。

    前两天才谈好要给其他医馆分销黑膏药的事,他一转眼已经谈了妥当,并且还提前收了定金。

    有些是二十二文拿货,有些是二十四文,完全根据当初谈好的按进药数量来定价。

    并且还坚决不让从她这里再削利,一分不少的提前结清了这次的三十六两膏药钱,抛去成本,姜南净剩二十两。

    同时,送货的频率也由五天一次改为三天。

    形势一片大好,她乐呵呵揣上钱,出城门时还盘算着,加上之前存起来的八十两没动,这次是实实在在的凑了个整。

    可还没揣热乎,回去路上从系统中买树苗和灵芝菌包,又差点把她刚攒的老底全豁出去。

    桑树苗倒是不贵,两文钱一棵,昨天练习赶车时她曾去以腿脚丈量过,按照桑树最佳的种植间距,平均一亩地差不多能种八百棵,十亩地也就需要八千棵,合计十六两白银。

    牛车拉树苗地方有限,再加上她不想太过惹眼,这趟只买了五十棵,一百文钱连个响儿都没有就消失不见。

    可她还来不及心疼,当点到真菌解锁列里找到了灵芝菌包,发现一个菌包袋居然要二百五十文!

    一亩地虽然不多,但看李二梁埋下段木的密度,保守估计三百包是少不了的。

    整整七十五两雪花银,姜南犹豫许久都舍不得,最终咬着牙先买了五十包拉上车,用树苗盖住才回了家。

    现如今她坐在实验室电脑前沉默良久,盯着存下的银子看了又看,最后长叹口气。

    到底还是把预支付要买的十亩地树苗和余下二百五十袋灵芝菌包的钱全都提前拿了出来。

    手里一下子只剩了区区九两银,加上之前李四丫绣被单子给她的一百五十文钱,百两户瞬间连十两银子都拿不出手了。

    姜南着实心痛了好一阵,才强迫自己再度冷静下来。

    想到和齐老板聊天时,了解到目前镇上的蚕茧行情虽然一般,但听说银德郡里大户人家多,用蚕丝绢的小姐丫头们也不少,蚕茧缫丝一转手卖价能翻一倍,她顿时又提起了力气。

    就算气候不好产量不高,最起码明年她还能落一季节的桑葚,除了给自家孩子解馋的,其余全卖出去,少说也能回了种养桑蚕的本钱。

    再说了,这个朝代的灵芝可是进贡都难得一见的神药,若她人工培育成功,整整一亩地少说也有四五百斤的收成,就是按斤卖她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她攥着不足十两银子手心微微发热,拳头撑在桌面显露出势在必得的气魄。

    眼前这点穷不是真的穷,接下来她就是排除万难,也务必要保证这两块的农业投入取得百分之百的成功!

    和她同样赚钱心切的还有周氏。

    这次她学聪明了,第二天一大早,刚吃过饭就往半坡小院跑。

    李小桃跟着一块来,从愣神的李二梁碗里抢了个煎蛋,随后“嗖”一下子跑去后院,忙着帮五妞除鸡粪,给猪羊添草料,给新出生的一堆小兔子草编一个更大的窝。

    周氏就趁这点时间,在前院缠着姜南一点点汇报包工盖房子的进度。

    “还是大嫂说得对,我们按你的意思抓紧多找了五个人,都是附近住着的乡亲,谁的手艺什么样,大家都心里清楚,我给他们每人每天三文的工钱,叫他们认真仔细着干活。”

    “十天估计还是紧了点,但嫂子要是能再多宽限一两日,这活保证给你干的利利索索!”

    姜南轻笑了下,暗叹这周氏还真是比自己会过日子。

    之前村里人过来帮她修缮房子翻盖小院,二三十口人,分散下来活不多也没那么累,她开价两文一天,连现在家里帮忙的孩子和学徒她都给一文一天。

    可那么紧的工期,仅仅雇了五个人,周氏竟然还能成功劝说每人三文一天保质保量。

    十几天工期不过分出她二百文钱,她这包工头做的猴精,真是手指头缝里扣钱花的神人。

    周氏见姜南没什么意见,终于轻轻舒口气,随后又迅速扯着嘴角贴上去。

    “我说大嫂啊,你昨天跟我们说的别的活是啥,能不能提前跟我透个底儿?”

    “你看,这马上田里要开始挑拣防虫,浇水是一天也不能耽误,帮忙做活的人少,到时候要是临时凑不上人数,耽误了大嫂的正事可就不好了,你说对不?”

    姜南正套牛车,打算接着外出多跑几趟,赶这两天尽快把剩下的树苗和菌包都拉回来,一时没顾上回她的话。

    周氏也不恼,径自在院子里转悠着,没走两步却突然惊怪大叫起来。

    “哎呦我的天,我光看见昨天大嫂子回来时在村口那块荒地上卸下许多树苗子,怎么原来还买回来这么多土包子?”

    “这是干啥用的啊,这得有几十包吧,这玩意能吃还是能拿来种地啊?”

    姜南一回头见她正好奇想要打开一袋看个究竟,赶忙跑过去拦住。

    不想在灵芝种成之前闹得全村都沸沸扬扬太招眼,于是赶紧追上她先前的话转移注意。

    “我确实还有别的活需要村里人帮忙,就是你看见的那块西坡荒地,既然你这么热心肠,那就还是和盖房子一样,整块包给你去张罗吧。”

    “我从镇上还有附近其他村子总共定了八千棵桑树苗,这两天陆续都能拉回来,需要在靠路边画着印儿的十亩地里分散着种。”

    “另外画着四方大格子的十亩地我打算建个鱼塘,先挖六七尺深测测水量,具体的工序我回头再跟你细说。”

    “房子那边你让他二叔盯着干,地里的活就全都交给你了。”

    “荒地不管是种树还是刨坑都得先清理石头,就算最快的能手一天种五十棵也顶天了,活又脏又累的,这次就按八两算吧。”

    “还和上次一样,这四两先给你,剩下的一半干完再结,你看没问题吧?”

    周氏愣了好一会,盯着姜南嘴里无意识反反复复念叨:“天爷,大嫂你家是真发迹了呀。”

    最后猛掐了自己一把才回神笑开,一双眼眯的只剩条缝,拿了银子摸两下揣进兜,一个劲点头,拍着胸脯说肯定要给姜南好好干。

    随后还趁着激动劲,一扭头跑去院子里,撸起袖子就要忙活着搬树杈子。

    可还没抱起来就再次被姜南拦住。

    “这四棵不是桑树是果树,一会让二梁三柱他们给种到院子里就行。”

    李五妞跑前跑后路过时听到,不禁舔一舔小嘴,蹦跳着过来拉着姜南一只胳膊轻轻摇晃撒起娇。

    “娘,这四棵都是啥果树呀,我看长得都不太一样,其中一棵还带刺哩,是不是山上的酸枣子呀?”

    姜南擦擦五妞嘴角的口水。

    见李二梁也过来,特意在他眼前指着一棵棵介绍。

    “不是枣树,这棵是橘树,这棵是桃树,这个是杏树。”

    “最后那个都认识吧,吴阿婆家院子里就有,每年秋天柿子红透了,一个个高高挂着,像小红灯笼似的。”

    “二梁,你好好养护着,娘希望以后咱家也能那么喜庆。”

    李二梁面无表情,和家里其他孩子的激动开心完全相反,闻言只是老实的点点头,再无其他言语。

    姜南等了好一会,见系统提示音迟迟不响,不由默默叹气。

    看来槐丫的事还需再加把火,早点有个定数,也就不会这般魂不守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