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第一次大朝会(上)

    扶苏决定在即位后的第三天,召开第一次大朝会,向天下宣布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也要处理一些紧急的政事。他命令左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等百官,以及功臣蒙毅、章邯、王贲等,都要参加这次大朝会,不得有误。

    大朝会的地点,就选在了阿房宫的前殿。阿房宫是秦始皇为了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而下令修建的天下第一宫。它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

    阿房宫虽然未完工,但已经是气势恢宏,壮观无比。扶苏选择在这里举行大朝会,也是为了借用父皇的威名,震慑群臣,稳定局势。

    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扶苏身穿龙袍,头戴玉冠,手执传国玉玺,坐在金銮殿的龙椅上,俯视着文武百官。

    大殿上分别站着两位丞相,左丞相李斯,(因为李斯还有用,需要他继续发光发热)右丞相冯去疾,他们都是秦始皇的老臣,对秦朝的制度和政策十分熟悉。

    丞相后面是太尉尉撩(之前太尉空缺,尉撩已经退休。是扶苏三上其府将他请出来的),御史大夫冯劫。

    之后站着蒙毅、章邯、王贲等任职九卿的官员,他们都是秦朝的精英,各有所长,各司其职,为秦朝的稳定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扶苏看着这些官员,心中有些欣慰,也有些忧虑。他知道,这些官员中,有的是真心拥护他的,有的是暗中观望的,有的是心怀不满的,有的是有野心的。他要如何处理这些官员,如何团结他们,如何利用他们,如何制约他们,是他面临的一大难题。

    他想起父皇的话,秦朝的制度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只要官员遵守法律,执行命令,就可以保证秦朝的统一和强盛。

    他也想起自己的心愿,他希望能够改变秦朝的残酷和刻板,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官员尽忠职守,让秦朝更加仁义和文明。

    他不知道,他能否做到这一点,他不知道,他能否得到这些官员的支持,他不知道,他能否继承父皇的大业,他不知道,他能否成为一个明君。

    扶苏摇了摇头,暂时抛开了这些烦恼,他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诸位,今日召开大朝会,有两件要事要与诸位商议,望诸位尽言无隐,共谋国事。”百官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扶苏点了点头,说道:“第一件事,就是对胡亥、赵高、阎乐及赵高一系阴谋叛乱的官员的处理。诸位都知道,这些奸贼曾经篡改先皇的遗诏,企图谋杀朕,欲立胡亥为帝,幸亏朕英明神武,及时平定了叛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现在,这些奸贼已经全部落网,朕想听听诸位的意见,该如何处置他们。”说完,他看了看左右两位丞相,示意他们先发言。

    扶苏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声音响起,说道:“陛下,臣有一言。”扶苏看去,发现是左丞相李斯,他点了点头,示意他说话。李斯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认为,对于胡亥、赵高、阎乐及赵高一系阴谋叛乱的官员,应该严惩不贷,以儆效尤。赵高、阎乐是罪魁祸首,应该处以极刑,并夷灭三族,以示天下。胡亥虽然是先皇的亲子,但是他却勾结奸贼,谋害陛下,背叛先皇,罪不容诛,应该赐死,以正国法。至于赵高一系的官员,他们都是参与叛乱的同党,应该一并诛杀,不留余孽,以绝后患。”

    李斯的话一出,立刻引起了一片赞同的声音,有的人说:“丞相说得是,这些奸贼罪无可恕,应该杀无赦。”有的人说:“丞相说得是,这些奸贼祸乱天下,应该诛灭三族,以儆效尤。”有的人说:“丞相说得是,这些奸贼背叛先皇,应该赐死,以正国法。”扶苏听了,心中有些动摇,他想,李斯的话虽然有理,但是胡亥毕竟是他的弟弟,他能不能下得了手呢?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声音响起,说道:“陛下,臣有异议。”扶苏看去,发现是右丞相去疾,他是秦国的名臣,曾经辅佐秦始皇平定六国,统一天下,他对扶苏也很敬爱。他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对于赵高和阎乐的处理,臣支持左丞相的意见。

    但是胡亥是始皇亲子,陛下兄弟、虽然被赵高蒙蔽,误入歧途,他并没有主动参与叛乱,也没有伤害过太子,他的罪过并不重大,应该网开一面,赦免他的性命,让他在宗人府圈养,以示陛下的仁德。

    至于赵高一系的官员,他们有的是被赵高威逼利诱,有的是被赵高胁迫威胁,有的是被赵高欺骗蒙混,他们并不是真心叛乱,也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应该按照他们的罪行轻重,分别处理,不必一刀切,以免冤枉了忠良,伤害了朝廷的声誉。”

    冯去疾的话一出,立刻引起了一片反对的声音,有的人说:“丞相说得不对,这些奸贼都是赵高的同党,都是叛乱的帮凶,应该一并诛杀,不留余孽,以绝后患。”有的人说:“丞相说得不对,这些奸贼都是背叛先皇的贼子,都是伤害太子的仇敌,应该赐死,以正国法。”有的人说:“丞相说得不对,这些奸贼都是祸乱天下的罪人,都是败坏风俗的恶徒,应该诛灭三族,以儆效尤。”扶苏听了,心中有些犹豫,他想,冯去疾的话也有理,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参与了叛乱,他能不能放过他们呢?

    “两位丞相都说的在理,各位还有其他意见吗?”扶苏看向文武百官。

    “请圣裁!”

    扶苏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诸位,你们的意见,我都听到了,我也都考虑了。我认为,对于胡亥、赵高、阎乐及赵高一系阴谋叛乱的官员,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做出一个公正而仁义的处理。赵高、阎乐是罪魁祸首,应该处以极刑,并夷灭三族,以示天下,这一点无需多说。

    胡亥虽然是始皇亲子,但是他却勾结奸贼,谋害朕,背叛先皇,罪不容诛,应该赐死,以正国法。

    至于赵高一系的官员,他们有的是被赵高威逼利诱,有的是被赵高胁迫威胁,有的是被赵高欺骗蒙混,他们的罪行各有不同,应该按照他们的忏悔程度,分别处理,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也要给他们一个警示的惩罚,让他们知道错了,改了,不敢再犯。具体的处理方法,我会让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一起负责,他会根据法律和情理,给出一个合理的判决,你们有何异议吗?”

    扶苏的话一出,立刻引起了一片称赞的声音,有的人说:“陛下英明神武,真是先皇之福,天下之幸。”

    扶苏看着这些文武百官,心中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