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章 沛县寻才

    虽然毛笔、纸都有了,但是每天要处理的奏折,要决议的政事、军事还是有这么多。扶苏不是秦始皇,可以白天干晚上干。所以必须要找人分担。

    但是扶苏能相信的人又有那些呢?

    蒙恬在北方,李斯有背叛的先例,要不是还需要法家,早就让他滚蛋了。章邯一个武夫,王离又没成长起来,冯家的贵族利益又不是和扶苏一条心的,儒家的又没什么能力,还天天嚷着要搞周礼那一套。

    身边就只有一个蒙毅,可以谈谈心。

    军队那边也要新人加入啊。到处缺人,难啊!

    扶苏是真的越来越像个秦朝人了,居然把这些个名臣良将给忘记了。张良、项羽、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王陵、夏侯婴等等。

    张良是坚决的反秦分子,不可招揽。

    项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扶苏必杀名单上的一员。

    剩余的几位都是刘邦的班底,像萧何、曹参、周勃、夏侯婴、王陵、韩信都是可以招揽的。至于刘邦,今后都不会有刘邦这个人了。

    扶苏决定招揽萧何、曹参、周勃、夏侯婴、王陵、韩信这些人,于是写了一道招揽的旨意,派人去沛县传旨。

    至于刘邦,扶苏则派人去秘密解决掉。

    招揽圣旨到沛县。

    沛县县令一个可悲的小人物,历史上曾经想要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招揽刘邦等人为自己效力,但后来又反悔,担心刘邦夺取自己的权力,于是把刘邦拒之城外,还想杀死萧何、曹参等人。结果,他被萧何等人杀死,沛县被刘邦占领。

    县令收到圣旨后,心中一惊,原来皇帝竟然想招揽沛县的几个有名的人才,其中有担任沛县主吏掾的萧何,有担任狱掾(典狱长)的曹参、还有韩信、周勃、王陵、夏侯婴等人,这些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县令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按照圣旨的要求,把他们都找来县衙,宣读圣旨。

    萧何、韩信、曹参、周勃、王陵、夏侯婴等人都是沛县的名人,他们都有着各自的才华和故事,但是都没有得到重用,只能在沛县过着平淡的生活。他们听说县令找他们有事,虽然都不知道是什么事,还是跟着来到了县衙。

    县令见到他们都到齐了,就把圣旨拿出来,大声宣读:

    “扶苏诏曰:沛县萧何、韩信、曹参、周勃、王陵、夏侯婴等人,皆是天下英才,有文有武,有谋有勇,朕甚为敬重,特下圣旨,招你等入朝,授以重任,共治天下,不知你等意下如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沛县主吏掾萧何、狱掾曹参、韩信、周勃、王陵、夏侯婴等人,皆是天下英才,有文有武,有谋有勇,朕甚为敬重,特下圣旨,招你等入朝,授以重任,共治天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圣旨一读完,众人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扶苏竟然会注意到他们,更没想到他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入朝做官,参与治理天下的大事。

    萧何,心中一动,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但因自己身份而被沛县束缚的不甘,他想起了自己对天下的渴望,他想起了自己对研究出纸的扶苏的敬佩,他想去看看扶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觉得这是上天给他的一个机会,一个重新展现自己的机会,一个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对县令说道:

    “臣萧何,愿效犬马之劳,为皇帝陛下分忧,为皇帝陛下尽忠。”

    韩信,心中一喜,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英雄气概,想起了自己的胯下之辱和被沛县遗忘的委屈,他想起了自己对军旅的热爱,渴望建功立业,出人头地。他觉得这是命运给他的一个转机,一个重振雄风的转机,一个再战沙场的转机。他毫不迟疑地对县令说道:

    “臣韩信,愿效虎豹之威,为皇帝陛下出征,为皇帝陛下杀敌。”

    曹参,心中一冷,他想起了自己对法度的尊重,他觉得这是试探给他的一个考验,一个忍辱负重的考验,一个守法奉公的考验。他毫不动摇地对县令说道:

    “臣曹参,愿效鹤鸣之声,为陛下断案,为陛下执法。”

    周勃,心中一热,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豪迈之气,在沛县的压抑的无奈,他想起了自己对战斗的渴望,他觉得这是机遇给他的一个契机,一个挥洒热血的契机,一个再展神威的契机。他毫不退缩地对县令说道:

    “臣周勃,愿效熊罴之力,为陛下征战,为陛下建功。”

    王陵,心中一悦,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风流才情,有被沛县埋没的遗憾,他想起了自己对文化的热爱。他觉得这是天赋给他的一个机缘,一个展现才华的机缘,一个辅佐明君的机缘。他毫不保留地对县令说道:

    “臣王陵,愿效鹏鹍之翼,为陛下策谋。”

    夏侯婴,心中一静,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机智敏捷,他觉得这是缘分给他的一个机会,一个重拾信心的机会,一个再施奇计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对县令说道:

    “臣夏侯婴,愿效鹰隼之目,为陛下谍报,为陛下奇袭,为陛下立功。”

    这六个人,都是沛县的名人,他们都有着各自的才华和故事,但是都没有得到重用,只能在沛县过着平淡的生活。他们听到扶苏的圣旨,都有着不同的心情和反应,但是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愿,就是跟随扶苏,为扶苏效力,为扶苏建功。

    县令听到他们的回答,心中也是一阵感慨,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和理想。

    “你们都是我沛县的骄傲,你们的才华和志向,都值得陛下的重用,你们的选择,我都尊重,我只希望你们能够珍惜这个机会,不要辜负陛下的期望,也不要忘记沛县的情谊,无论你们将来将来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你们是沛县人,都是我的兄弟。”

    他说完,就让他们收拾行囊,准备出发,前往咸阳拜见扶苏。

    萧何、韩信、曹参、周勃、王陵、夏侯婴等人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准备了自己的行囊,然后在第二天,集合在县衙,跟随县令的安排,乘坐马车,向着咸阳出发。

    他们的马车队伍很快就离开了沛县,沿着官道,向着秦朝的都城进发。他们都不知道他们的选择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他们只知道他们即将面对一个新的挑战,一个新的机遇,一个新的命运。